一种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252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配电线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配送施工工作中,拉接导线是主要的工作之一。电力配送导线一般具有较长的长度和较大的重量,将导线拉接在两电杆之间需要非常大的拉力,通过人力牵拉不仅所需人员较多,耗时费力,且拉紧效果不佳,难以达到施工要求;因而,为了减轻劳动量,在导线连接时通常需要借助紧线器拉紧待接导线。

现有的用于拉接导线的紧线器大多是单向紧线器,主要结构包括固定牵线端、活动牵线端和棘轮紧线结构,使用时,固定牵线端和活动牵线端分别牵接两待连接导线接头端,再转动棘轮使活动牵线端不断向固定牵线端靠近,从而实现紧线功能。

然而,现有的紧线器在某些场合使用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当需要将导线拉接到电杆上悬吊的绝缘瓷瓶上时,由于瓷瓶不可受力过大,通常的施工方式是将紧线器的固定牵线端牵接到电杆上,将活动牵线端牵接在待连接导线接头端,当导线被拉紧后,再通过多人攀爬在电杆上间悬吊的瓷瓶托起,并牵引到拉紧的导线接头处,将导线接头连接在瓷瓶上,此过程所需协助人员较多,非常费力,且施工过程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此外,当待连接导线的接头端离瓷瓶所在电杆较远时,先要使用粗调紧线器紧线,其扳转棘轮过程耗力逐渐变大,紧线过程非常费力,且到了一定距离后难以扳动,以及容易出现牵引线卡入绕线圈内的问题;然后再使用细调紧线器紧线,紧线过程非常缓慢,且卡线问题同样存在;为了克服费力或耗时问题,施工人员一般会采用粗调紧线器与细调紧线器交替紧线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紧线器的安装与交替过程比较麻烦,且不便于携带,尤其是在野外作业中,携带较重的工具非常消耗体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紧线器在拉接导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要求较多、劳动强度较大、容易出现卡线,以及现有紧线器耗 力与耗时,通常需要携带多个紧线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包括棘轮紧线机构1以及分别设置在棘轮紧线机构两端的活动牵线机构2和固定牵线端3,所述棘轮紧线机构1包括并排安装在轴承架13上的两个绞线盒,所述绞线盒分别与两组棘轮同轴固连并一同转动安装于轴承架上的线盒转轴12上,两组棘轮分别设有锁止棘爪和传动棘爪,所述锁止棘爪安装于轴承架上,所述传动棘爪安装在与线盒转轴12连接的扳转手柄16上,通过扳动扳转手柄16推动棘轮单向转动;两组传动棘爪分别与棘爪离合调节器连接;所述活动牵线机构为两组,分别通过牵引线与两个绞线盒连接,所述固定牵线端3与轴承架1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棘爪离合调节器包括挂钩弹簧191和档位孔片192;所述传动棘爪转动套装在扳转手柄16的传动棘爪转轴18上,所述档位孔片192固定设置在棘爪的尾端,其上设有分别对应棘爪与棘轮齿合及分离的条形档位孔,通过固定连接在扳转手柄上的挂钩弹簧191与对应的条形档位孔挂接。

进一步的,所述扳转手柄16为叉形,其分叉端部分别与绞线盒两端的线盒转轴12固连,所述传动棘爪转轴18固定在扳转手柄16上并与线盒转轴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棘爪包括棘爪齿151、恢复弹簧152和限位挡杆153;两组锁止棘爪的棘爪齿同轴安装在轴承架13上,并分别与恢复弹簧152连接;所述限位挡杆153穿过棘爪齿151并螺接在轴承架13上,所述限位挡杆153上设有突出帽体对棘爪齿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杆153上套装弹簧并与棘爪齿15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牵线端3为铰接在轴承架13后端的固定挂钩31。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牵线机构2包括分别对应两组绞线盒的滑轮挂钩,所述牵引线一端固定在绞线盒上,另一端绕过滑轮挂钩的滑轮并与轴承架上固定的分力连接点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绞线盒之间设有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承固定安装在轴承架上。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绞线盒的绞线半径大于另一组绞线盒;其中,半径大的绞线盒的两端设置一对棘轮和一对传动棘爪,半径小的绞线盒一端设置一个棘轮和一个传动棘爪。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上述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的紧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固定牵线端牵接在瓷瓶所在电杆上,再将其中一组活动牵线机构的滑轮挂钩与导线夹线器挂接;

第二步、通过拨动调整两组传动棘爪的棘爪离合调节器,分别控制连接导线夹线器的绞线盒的传动棘爪与其棘轮齿合,另一绞线盒的传动棘爪与其棘轮分离;

第三步、反复扳动扳转手柄,待导线被拉紧后,将另一组活动牵线机构的滑轮挂钩拉出并与瓷瓶套线挂接;

第四步、通过拨动调整两组传动棘爪的棘爪离合调节器,分别控制连接导线夹线器的绞线盒的传动棘爪与其棘轮分离,另一连接瓷瓶套线的绞线盒的传动棘爪与其棘轮齿合,再次反复扳动扳转手柄,将瓷瓶牵引到待连接导线端,完成紧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在用于拉接导线与瓷瓶时,其中一组活动牵线机构的滑轮挂钩用于拉紧待连接导线,当导线被拉紧时,另一组活动牵线机构的滑轮挂钩可被拉出用于牵引瓷瓶,牵引瓷瓶过程只需一人操作扳转手柄即可,能有效的减少作业人员,且较大地减小了劳动强度和作业危险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包含不同半径的两个绞线盒,结合两组传动棘爪的棘爪离合调节器,可通过两组绞线盒交替拉紧导线,能较好的均衡费力和耗时的不足,且具有较轻的重量,非常容易携带。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牵线机构采用了滑轮挂钩和分力连接点结构,根据动滑轮的受力分析,牵引线的拉力与导线拉力之比为1:2,也即牵引线拉力是导线拉力的一半;而现有的紧线器,无论是细调紧线器,或者是粗调紧线器,它们牵引线的拉力与导线受力是相同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牵引线拉力相比现有紧线器的牵引线拉力减小了一倍,这样能有效的避免牵引线因受力过大导致卡入线圈内的问题。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并且携带非常方便,能较好地减少人力和降低劳动强度,并避免牵引线卡线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第一锁止棘爪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第一锁止棘爪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控制棘爪和棘轮齿合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的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控制棘爪和棘轮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棘轮紧线机构、2-活动牵线机构、3-固定牵线端、11-第一绞线盒、110-第二绞线盒、12-线盒转轴、13-轴承架、14-第一棘轮、140-第二棘轮、15-第一锁止棘爪、150-第二锁止棘爪、151-棘爪齿、152-恢复弹簧、153-限位挡杆、16-扳转手柄、17-第一传动棘爪、170-第二传动棘爪、18-传动棘爪转轴、19-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190-第二棘爪离合调节器、191-挂钩弹簧、192-档位孔片、21-第一牵引线、210-第二牵引线、22-第一滑轮挂钩、220-第二滑轮挂钩、23-第一分力连接点、230-第二分力连接点、24-防脱卡锁、25-中间轴承、31-固定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图示中的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包括棘轮紧线机构1、活动牵线机构2和固定牵线端3三大部分构成,活动牵线机构2和固定牵线端3分别位于棘轮紧线机构1两端;所述棘轮紧线机构1包括第一绞线盒11和第二绞线盒110,第一绞线盒11和第二绞线盒110并排布置,并通过线盒转轴12安装在轴承架13上,第一绞线盒11与第二绞线盒110可各自自由转动。

第一绞线盒11的侧边和第二绞线盒110的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14和第二棘轮140,第一棘轮14和第二棘轮140的后方分别安装有第一锁止棘爪15和第二锁止棘爪150,用于与棘轮齿合以单方向锁止棘轮转动,第一锁止棘爪15和第二锁止棘爪150同轴安装在轴承架13上,线盒转轴12与一扳转手柄16固连,扳转手柄16的下端呈分叉状,其分叉的端部分别连接在第一绞线盒和和第二绞线盒的线盒转轴12两端。

第一棘轮14和第二棘轮140的前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棘爪17和第二传动棘爪170,第一传动棘爪17和第二传动棘爪170均转动连接在传动棘爪转轴18,传动棘爪转轴18安装在扳转手柄16的分叉间,并与线盒转轴12平行,通过往复扳动扳转手柄,带动棘爪推动棘轮转动,并在锁止棘爪的作用下防止棘爪回转。

第一传动棘爪17和第二传动棘爪170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19和第二棘爪离合调节器190,可分别调节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一棘轮以及第二传动棘爪和第二棘轮的齿合和分离。

活动牵线机构2包括第一牵引线21、第二牵引线210、第一滑轮挂钩22、第二滑轮挂钩220、第一分力连接点23和第二分力连接点230,第一牵引线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绞线盒11的盒体上,第一牵引线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轮挂钩22的滑轮连接在第一分力连接点23,第二牵引线2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绞线盒110的盒体上,第二牵引线21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滑轮挂钩220的滑轮连接在第二分力连接点230,第一分力连接点23和第二分力连接点230位于轴承架13前部,固定牵线端3包括一铰接在轴承架13后部的挂钩31。

所述第一锁止棘爪15和第二锁止棘爪150具有相同结构,结合参见图3和图4,以第一锁止棘爪15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锁止棘爪15包括棘爪齿151、恢复弹簧152和限位挡杆153,棘爪齿151下部连接恢复弹簧152的活动端,棘爪齿151可转动设置,在转动棘爪齿后,棘爪齿在恢复弹簧的作用下可恢复至原位。限位挡杆153为螺纹杆状,棘爪齿151中部设有限位挡杆153穿过的通孔,限位挡杆穿过棘爪齿后,与轴承架底部螺接,在限位挡杆153上端有帽体,该帽体与棘爪齿151之间的限位挡杆上套装有压缩的弹簧。当限位挡杆153向下旋转一定长度时,棘爪齿151向上转动受到限制,将棘爪齿在逆时针方向上与棘轮齿合,从而只允许棘轮顺时针单向转动,逆时针则单向锁止,当限位挡杆153向上旋转到一定长度时,限位挡杆的帽体不对棘爪齿产生压迫,棘爪齿151在恢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回位至与棘轮分离,可允许棘轮双向转动,可用于绞线盒回线。

所述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19与第二棘爪离合调节器190具有相同结构,结合参见图5至图7,以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19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19包括挂钩弹簧191和档位孔片192,所述档位孔片192固定设置在棘爪的尾端,其上设有分别对应棘爪与棘轮齿合及分离的条形档位孔,通过固定连接在扳转手柄上的挂钩弹簧191与对应的条形档位孔挂接。第一传动棘爪和档位孔片以传动棘爪转轴18为支点,挂钩弹簧的弹力通过档位孔片作用到传动棘爪上,拨动挂钩弹簧在条形档位孔挂接的档位位置,可分别实现对应的棘爪与棘轮齿合以及分离,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滑轮挂钩22、第二滑轮挂钩220和固定挂钩31均设置有防脱卡锁24。

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绞线盒11和第二绞线盒110之间设置有中间轴承25,中间轴承25与轴承架13一体连接,可实现第一绞线盒11和第二绞线盒110之间的相对自由转动。

所述第一绞线盒11用于较大拉力的牵引线,第二绞线盒110用于较小拉力的牵引线,因此,设计第一绞线盒11的半径大于第二绞线盒110的的半径。对应的,在所述第一绞线盒11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棘轮14,第二绞 线盒110则只在靠外一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二棘轮140即可用于第二绞线盒的牵引。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用于拉接导线与瓷瓶的紧线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固定牵线端3的固定挂钩31牵接在瓷瓶所在电杆上,再将第一滑轮挂钩22挂接在导线夹线器上;

通过拨动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19和第二棘爪离合调节器190,分别控制第一绞线盒11上方的第一传动棘爪17与第一棘轮14齿合,第二绞线盒110上方的第二传动棘爪170与第二棘轮140分离;

反复扳动扳转手柄16,待导线被拉紧后,将第二滑轮挂钩220拉出挂接在瓷瓶套线上;

通过拨动第一棘爪离合调节器19和第二棘爪离合调节器190,分别控制第一绞线盒11上方的第一传动棘爪17与第一棘轮14分离,第二绞线盒110上方的第二传动棘爪170与第二棘轮140齿合,再次反复扳动扳转手柄16,从而实现将瓷瓶牵引到待连接导线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