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开路保护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13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具体说是一种电流互感器开路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以往都是在二次外部利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特性来抑制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产生的高压或者整流桥DG与电子开关DK并联组成并由绝缘介质封装,以上两种技术结构复杂且稳定性差,体积大,不利于集成封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普通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会产生高压,给二次设备及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其二次负载不产生输出特性影响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直接封装的开路保护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流互感器开路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出线端一端连接一双向可控硅的T1极,双向可控硅的G极连接电流互感器二次出线端另一端,双向可控硅的T1极和T2极串联电阻和稳定管,双向可控硅的G极和T2极之间串联电容。

开路保护模块由双向可控硅与电容、电阻、稳压管组成。通过双向可控硅导通压降较低来实现稳压。不必人为对电流互感器进行二次短路操作,在传统电流互感器二次出线端之间增加开路保护模块,可以在互感器二次输出端开路情况下长期运行,可靠性高,广泛适用于中低压电流互感器。

双向可控硅T1极和T2极间串联500Ω电阻、稳压管P6KE6.8C, T2及G极间串联电容,T1和G引出线和电流互感器线圈二次引线并联,实现同步灌封。电流互感器一次通入正弦交流电时,按电磁感应原理,二次绕组两端产生交变压降,该压降持续触发双向可控硅控制极G极,从而使电路导通,T1、T2极导通压降为1V左右,从而达到箝制电压的目的。T1、T2极间串联电阻、稳压管(电阻起分压和降低电流作用,稳压管P6KE6.8C将T1、T2间瞬间压降控制在6.8V),从而防止可控硅受尖峰高的瞬间压降、大电流的作用而损毁。 T2及G极间串联电容能有效防止感性电路震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中:二次线圈L,双向可控硅T,电阻R,电容C,稳压管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电流互感器开路保护模块,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出线端L一端S1连接一双向可控硅T的T1极,双向可控硅T的G极连接电流互感器二次出线端另一端S2,双向可控硅T的T1极和T2极串联电阻R和稳定管D,双向可控硅T的G极和T2极之间串联电容C。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