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4981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



背景技术:

端子箱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起测控线路的接线和中转作用,作为电气设备,需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工作环境,特别是不允许产生凝露。凝露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时,遇到低温物体达到露点温度后,水汽在低温物体表面液化的现象。而端子箱安装在户外环境,易受环境影响,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端子箱顶部、内壁经常产生凝露现象,轻者会使端子箱锈蚀,降低其使用寿命,重则可能引起直流接地或端子短路,常常引起误动或者拒动,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有效提高端子箱的防潮防凝露水平,保证端子箱安全运行,满足实际电网运行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为:

一种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包括温湿度控制器、除湿机、第一加热器、温湿度传感器、第一交流接触器和第二交流接触器;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除湿机的一端,所述除湿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连接在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和零线进线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其包括温湿度控制器、除湿机、第一加热器、温湿度传感器、第一交流接触器和第二交流接触器,温湿度控制器实时获取端子箱温湿度信息,并提供给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根据端子箱的温湿度信息,通过第一交流接触器和第二交流接触器,在端子箱组合使用加热器和除湿机,有效提高端子箱的防潮防凝露水平,保证端子箱安全运行,同时避免出现单独配置加热器或除湿机无法满足现有端子箱防凝露的问题,满足实际电网运行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图1所示系统一个具体示例中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个实施例中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温湿度控制器1、除湿机2、第一加热器3、温湿度传感器6、第一交流接触器4和第二交流接触器5;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输入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KM1)4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4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4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4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除湿机2的一端,所述除湿机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KM2)5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5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5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5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3的一端,所述第一加热器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连接在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和零线进线端之间。

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温湿度控制器实时获取端子箱温湿度信息,并提供给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根据端子箱的温湿度信息,通过第一交流接触器和第二交流接触器,在端子箱组合使用加热器和除湿机,有效提高端子箱的防潮防凝露水平,保证端子箱安全运行,同时避免出现单独配置加热器或除湿机无法满足现有端子箱防凝露的问题,满足实际电网运行需要。

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器和第三交流接触器;

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之间,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一加热器与所述第二加热器串联,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之间,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

目前端子箱的防潮防凝露设备需要考虑气候条件突变时的加强配置;南方区域雨水多,端子箱多为金属箱体,在高温天气下突然暴雨降临,持续几小时甚至更长,箱内温度会迅速下降,此时防潮防凝露设备无法及时加大加热功率,会导致箱内湿度升高产生凝露。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在箱内温度迅速下降,湿度迅速上升时,温湿度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对端子箱进行增强加热,保证端子箱工作在一定的温度,避免箱内产生凝露。

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的电阻值相同。

这里,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电阻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除湿机为半导体除湿机。

这里,除湿机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具体地,半导体除湿机就是一种通过半导体制冷来除湿的新型除湿机,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供电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系统,以下详细阐述一个本实用新型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的应用实例。

目前端子箱的防潮防凝露配置的是加热器,或者是半导体除湿机,但这二种设备都有明显缺点,加热器在夏季高温高湿使用时,会导致端子箱内温度过高从而加速箱内电气设备绝缘老化;半导体除湿机在低温高湿时效率很低或无法工作,因为冷凝片会结霜,导致无法除湿,箱内湿度偏高产生凝露。

目前端子箱的防潮防凝露设备按正常气候配置,没有考虑气候条件突变时的加强配置;南方区域雨水多,端子箱多为金属箱体,在高温天气下突然暴雨降临,持续几小时甚至更长,箱内温度会迅速下降,此时防潮防凝露设备无法及时加大加热功率,会导致箱内湿度升高产生凝露。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箱组合式防潮防凝露装置可以包括温湿度控制器(KZQ)1、半导体除湿机(CS)2、第一加热器(JR1)3、第二加热器(JR2)4、第一交流接触器5、第二交流接触器6、第三交流接触器7、温湿度传感器(CGQ)8;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输入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KM1)5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5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5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5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半导体除湿机2的一端,所述半导体除湿机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KM2)6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3的一端,所述第一加热器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连接在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和零线进线端之间;

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KM3)7的常闭触点连接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线圈之间,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7的线圈一端,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7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7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进线端,所述第一加热器3与所述第二加热器4串联,所述第三交流接触器7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器3和所述第二加热器4之间,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KM2)6的常闭触点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加热器3之间,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常闭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零线进线端。

交流AC220V电源通过微型断路器QF给系统供电。

第一加热器3(JR1)和第二加热器4(JR2)的电阻值相同。

温湿度控制器1通过接入温湿度传感器8,检测端子箱箱内空气的温湿度;

当箱内气温T超过高温定值TH时,且湿度高于湿度定值RHV1,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一输出端1动作闭合,第一交流接触器(KM1)5线圈得电激励,第一交流接触器5的常开触点闭合,半导体除湿机(CS)2得电开始工作,当湿度降到RHV1-回差值时,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一输出端1断开,第一交流接触器5线圈失电,第一交流接触器5的常开触点断开,半导体除湿机2失电,退出工作;

当箱内气温T低于低温定值TL时,且湿度高于湿度定值RHV1,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二输出端2动作闭合,第二交流接触器(KM2)6线圈得电激励,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接成串联方式,工作在常态加热功率模式,此时由于串联接法,使得每个加热器上的电压下降到电源电压的50%,单个加热器功率仅为其全压工作时的25%,所以两个加热器总发热功率为单个加热器发热功率的50%;当湿度降到RHV1-回差值时,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二输出端2断开,第二交流接触器6线圈失电,第二交流接触器6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失电,退出工作;

当湿度高于湿度极高值RHV2,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三输出端3动作闭合,第三交流接触器(KM3)7线圈得电激励,第三交流接触器7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导致第二交流接触器(KM2)6线圈失电,第二交流接触器6常开触点断开,第二交流接触器6常闭触点闭合,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接成并联方式,工作在增强加热功率模式,此时由于并联接法,使得每个加热器上的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00%,单个加热器功率为其全压工作时的100%,所以两个加热器总发热功率为单个加热器发热功率的2倍,即增强加热功率模式下其加热功率为常态加热功率模式的4倍;当湿度降到RHV2-回差值时,温湿度控制器1的第三输出端3断开,第三交流接触器7线圈失电,第三交流接触器7常开触点断开,第三交流接触器7常闭触点闭合,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接线方式变为常态功率加热模式,如果此时温湿度控制器1第二输出端2没有动作,则第二交流接触器6线圈失电,第二交流接触器6常开触点断开,第二交流接触器6常闭触点闭合,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失电,退出工作。

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包括温湿度控制器、半导体除湿机、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温湿度传感器、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和第三交流接触器,温湿度控制器实时获取端子箱温湿度信息,并提供给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根据端子箱的温湿度信息,通过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和第三交流接触器,在端子箱组合使用加热器和除湿机,在高温高湿气候时使用半导体除湿机,在低温高湿气候时使用加热器,克服了单独使用时不可避免的高温、凝露隐患,适应了各种气候环境,保证端子箱防潮防凝露的最佳效果;采用加热器双功率模式,实现按需灵活调节加热功率,改进了以往单一功率配置的缺点,解决了气温骤降下防潮防凝露的难题,有效提高端子箱的防潮防凝露水平,保证端子箱安全运行,满足实际电网运行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