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模结构的绕线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动领域的不断发展,线圈作为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量非常大,而对于不同的需求线圈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采用不同的绕线模。
早期,由于绕线模的更换难度比较大,一般都是一台绕线机对应一种大小的线圈,如果需要生产多种不同大小的线圈,则需要多台及绕线机,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
现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厂家生产了可以调节绕线模的前模和后模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多以手动为主,以方便调节难度比较大,在调节时需要停机,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由于是手动操作,精度很低,很难达到相应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也可是研制自动调模的结构,通过自动调模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是目前的自动调模结构只能在某一特定的位置进行调模,即只能沿着Y轴移动而不能沿着X轴移动,当具有多个绕线模时,必须设置与绕线模同样数量的调模结构。显然,这也增加了整台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绕线模以及安装有该绕线模的绕线机,一方面实现了前模和后模距离的自动调节,另一面在调节的同时能够满足较高的精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调模结构的绕线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安装板以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多个绕线模,每个所述绕线模包括前模和能够相对前模前后移动的后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绕线模上且能使后模相对前模移动的被动调模结构和安装在安装板能够与被动调模结构选择性配合的主动调模结构,所述主动调模结构能够在沿XY平面内运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调模结构包括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旋转轴靠近绕线模一端的主动齿轮,所述被动调模结构包括于后模配合的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朝向主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主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限位齿,在后模或者后模的安装结构上设置有选择性地与限位齿配合的限位卡销。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销朝向主动齿轮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倒角,所述主动齿轮朝向从动齿轮的一端为锥形。
优选地,所述主动调模结构还包括与旋转轴平行设置的调模气缸,所述调模气缸的气缸杆朝向绕线模的方向伸出,所述气缸杆的端部与旋转轴的前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模气缸为多个并相互对称地与旋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调模结构通过移动装置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板上且可沿Y轴移动的Y轴移动装置和安装在Y轴移动装置上的X轴移动装置,所述主动调模结构安装在X轴移动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X轴移动装置通过导轨和滑块组合安装在安装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绕线机的主动调模结构不仅能够沿Y轴运动也能够沿X轴运动,通过一个主动调模结构能够实现对绕线机上的所有绕线模进行调模,在实现自动调模的同时,也避免了每个绕线模都需要安装一个对应的调模结构,提高了调模的效率和精度,也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绕线机的左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动调模结构在绕线机上的安装图
图5-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动调模结构和被动调模结构的结构图
图9-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具有自动调模结构的绕线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安装板2、安装在安装板2上的沉模结构3以及位于安装板2下方且与沉模结构3相连的绕线模4,所述沉模结构3能够使绕线模4上下移动,导线缠绕在绕线模4上形成线圈,所述绕线模4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台阶43,所述台阶43用以确定待绕线圈的宽度,并且所述绕线模4包括前模42和可前后移动的后模41,通过前后移动后模41能够改变前模42与后模41的距离进而改变待绕线圈的长度。
如图5-8,所述绕线机还包括主动调模结构5和被动调模结构7,所述主动调模结构5安装在安装板2的下方并且能够在XY平面内运动,所述被动调模结构7设置在每个绕线模4上以调节后模41和前模42的距离,所述主动调模结构5能够选择性地与被动调模结构7配合进而主动调模结构5带动被动调模结构7动作使后模41相对前模42前后移动。
所述主动调模结构5包括旋转轴52,所述旋转轴52通过轴套521可旋转地安装在安装件51的竖板511上,在旋转轴52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齿轮58,主动齿轮58上的齿设置在主动齿轮58朝向绕线模4的一端。在所述轴套521上且在竖板511背向绕线模4的一侧套设有皮带齿轮54。在竖板511背向绕线模4的一侧安装有电机56,电机56的输出轴上也设置有皮带齿轮,所述电机56上的皮带齿轮与设置在旋转轴52上的皮带齿轮相连接进而电机56能够带动旋转轴52旋转。所述旋转轴52能够相对轴套521朝着绕线模4的方向来回移动,所述轴套521能够相对于竖板511发生相对旋转,为了减少磨损,所述轴套521与竖板51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套521与旋转轴52不能相对旋转,为了防止两者发生相对旋转,可以两者的截面设置在不容易发生相对滑动的截面,优选为正方形。
所述主动调模结构5还包括调模气缸53,所述调模气缸53的缸筒的气缸杆531伸出的一端安装在安装件51的竖板511背向绕线模4的一侧,气缸杆531穿过竖板511并朝向绕线模4的方向伸出。所述气缸杆531的前端通过推板55与旋转轴52的前端相连进而所述气缸杆531能够通过推板55带动旋转轴52前后移动以实现与被动调模结构7的结合或者分离。
为了保证受力均匀性,可以在旋转轴52的两侧设置两对称的调模气缸53,两个调模气缸53同时通过推板55带动旋转轴52前后移动。同时为了保证旋转轴52能够顺利旋转,所述推板55与旋转轴52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推板55拉动旋转轴52前后移动时,推板55与旋转轴52之间的轴承不能相对于推板55和旋转轴52沿轴向发生相对滑动。
所述被动调模结构7包括与后模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72,所述调节螺杆71的一端可旋转地固定在前模42上,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71,所述从动齿轮71的端面设置有与主动齿轮58前端的齿相配合的齿,通过齿的啮合来实现主动调模结构5带动从动调模结构7上的调节螺杆72旋转进而带动后模41相对于前模42前后移动。
为了防止在绕线的过程(非调模状态下)中前模42和后模41发生前后移动,在从动齿轮71的外圆周表面还设置有限位齿711,在后模41或者后模41的安装结构上还枢转地设置有限位卡销712,所述限位卡销712能够在不需要调模的时候卡入到限位齿711中,在需要调模时与限位齿711脱离。为了方便限位卡销712能够及时地脱离限位齿711,可以将主动齿轮58面向从动齿轮71的一端的外圆周设置成锥形,限位卡销712靠近主动齿轮58的一端的下侧设置倒角,进而当主动齿轮58向从动齿轮71移动时,主动齿轮58能够轻易地将限位卡销712顶起,从动齿轮71可以旋转,当主动齿轮58退出时,限位卡销712落入限位齿711中,从动齿轮71不能旋转。进一步,为了保证限位卡销712由于震动等原因脱离限位齿711,可以在限位卡销712的枢转位置处设置偏压元件,所述偏压元件始终使限位卡销712具有向着限位齿711运动的趋势。
所述主动调模结构5通过移动装置6安装在安装板2上,所述移动装置6能够带动主动调模结构5沿XY轴运动。
如图9-11,所述移动装置6包括安装在安装板2上的Y轴移动装置和安装在Y轴移动装置下方且可沿Y轴移动的X轴移动装置,所述主动调模结构5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装置上。具体地,所述X轴移动装置包括沿绕线机的左右方向设置的X轴固定板61和X轴丝杆62,在X轴固定板61的两端下侧各设有一X轴丝杆固定块621,所述X轴丝杆62的两端固定在X轴丝杆固定块621上。在X轴固定板6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623,所述电机62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皮带齿轮6231,在X轴丝杆62在靠近电机623的一端也设置有皮带齿轮622,所述皮带齿轮6231通过皮带与皮带齿轮622连接进而电机623能够带动X轴丝杆62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调模结构5沿绕线机的左右方向移动。
所述主动调模结构5的安装件51固定在X轴丝杠62上的X轴滑块624上,当电机623带动X轴丝杠62转动时,主动调模结构5在X轴丝杠62上来回移动进而可以对应不同的绕线模4上的被动调模结构7以实现对不同的绕线模4进行调模。
所述Y轴移动装置包括两端通过Y轴丝杠固定块651沿绕线机的前后方向安装在安装板2下侧的Y轴丝杆65,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X轴固定板61固定在Y轴丝杆滑块653上进而通过Y轴丝杆65能够使X轴移动装置沿Y轴移动,这样就实现了主动调模结构5沿XY轴方向上的移动。在所述Y轴丝杆65的前端设置有皮带齿轮652,在安装板2与皮带齿轮65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电机66,所述电机66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齿轮661,所述皮带齿轮661与皮带齿轮652通过皮带连接进而电机66能够带动Y轴丝杆65转动。
为了保证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X轴固定板61还通过沿Y轴方向设置的导轨64和Y轴滑块63固定在安装板2上,具体地,Y轴滑块63固定在X轴固定板61上,导轨64沿Y轴方向固定在安装板2上,导轨64和Y轴滑块63配合在保证顺利移动的基础上有保证了移动的稳定性。所述导轨64和Y轴滑块63可以有多组。
在该实施例中,Y轴移动装置和调模气缸53都能够使主动调模结构5向被动调模结构7移动,通过两级的移动能够使主动调模结构在收缩后体积更小,暂用空间小,移动灵活。
所述绕线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上述电机623和电机66的转动,具体如何控制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叙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