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充电机柜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715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充电机柜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充电机柜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机车充电机柜体。



背景技术:

充电机柜是机车实现电池充电功能和机车电气设备供电功能的装置,是机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充电机柜能否适应恶劣环境实现可靠运行,以及当充电机出现问题或故障时,充电机柜所具有的结构能否便于及时有效的进行维修恢复,都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机车的正常运行。现有机车的充电机柜,为了运输、安装的方便,在上部大多安装吊环,吊环采用螺丝或点焊安装在充电机柜柜体的顶板上,由于充电机柜的自重,以及内部器件的重量,在吊装时,吊环极易脱落。这样,不仅吊装不能顺利完成,充电机柜体内部的器件也会遭到破坏。同时,充电机柜体吊挂在机车的底部,长时间使用,横梁容易产生挠曲变形,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充电机柜体以解决吊装时吊耳不牢固,以提高吊耳与充电机柜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且有效避免横梁容易产生挠曲变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充电机柜体,包括主骨架、铰接在所述主骨架上的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所述主骨架包括设置在其顶部两侧且沿充电机柜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顶纵梁,所述顶纵梁的两端部具有倾斜端面,所述顶纵梁的倾斜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30°≤α≤60°;所述倾斜端面上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具有与所述顶纵梁的倾斜端面相匹配的吊耳斜面;所述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分别与所述充电机柜体的模块仓和控制装置仓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纵梁的两端伸出所述充电机柜体的模块仓门2和控制装置仓门3所在平面以外,且所述倾斜端面从顶纵梁的端部顶面向其中间方向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倾斜端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吊耳的截面呈U字形,所述吊耳的U形开口朝上固定焊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

优选的,所述主骨架还包括有设置在其顶部两端且沿充电机柜体宽度方向设置的顶横梁、以及竖向在充电机柜体四角的支撑柱,所述顶纵梁、顶横梁以及支撑柱为方管,所述顶横梁和支撑柱均与所述顶纵梁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纵梁的伸出部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上设有第一铰链座,所述主骨架上设有第二铰链座,所述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分别通过多个铰链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骨架上。

优选的,所述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上均设置有压缩式门锁。

优选的,所述模块仓门包括外门板和固定在所述外门板内的挡板,所述外门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覆设有防尘过滤器;所述挡板为与所述通气孔对应设置的簸箕状结构,所述挡板的四侧边均与所述外门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走线孔。

优选的,每个所述走线孔的周边设置有保护胶条。

优选的,所述充电机柜体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主骨架底部的多个底部盖板。

优选的,所述模块仓门、控制装置仓门以及所述底部盖板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机柜体,通过连接板在顶纵梁两端的倾斜端面上焊接吊耳,使得吊耳与充电机柜体固为一体,以提高吊耳与充电机柜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机柜体,在支撑柱和顶纵梁之间设置加强板,增加了主体骨架的稳定性,能够经受振动,顶纵梁不会出现挠曲变形。

(3)、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机柜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组装,方便维护,能够满足各车型通用,减少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充电机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纵梁与吊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充电机柜体(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充电机柜体的模块仓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充电机柜体的模块仓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骨架,11、顶纵梁,12、顶横梁,13、支撑柱,14、加强板,111、倾斜端面,2、模块仓门,21、外门板,211、防尘过滤器,22、挡板,221、走线孔,222、保护胶条,3、控制装置仓门,4、吊耳,41、吊耳斜面,42、安装孔,5、连接板,6、压缩式门锁,7、底部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车充电机柜体,包括主骨架1、铰接在主骨架上的模块仓门2和控制装置仓门3、以及设置于主骨架底部的多个底部盖板7。主骨架包括设置在其顶部两侧且沿充电机柜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顶纵梁11、设置在其顶部两端且沿充电机柜体宽度方向设置的顶横梁12、以及竖向设置在充电机柜体四角的支撑柱13,顶横梁和支撑柱均与顶纵梁焊接连接,顶纵梁、顶横梁以及支撑柱均是材质为Q345E的方管。顶纵梁的两端部具有倾斜端面111,顶纵梁的倾斜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30°≤α≤60°;倾斜端面上固定有吊耳4,吊耳具有与顶纵梁的倾斜端面相匹配的吊耳斜面41和用于与机车安装横梁上的安装孔42;模块仓门2和控制装置仓门3分别与充电机柜体的模块仓和控制装置仓对应设置。优选的,顶纵梁的倾斜端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α为45°,该结构设置方便顶纵梁与连接板以及连接板与吊耳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也方便顶纵梁与连接板以及连接板与吊耳之间的焊接操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顶纵梁的两端伸出充电机柜体的模块仓门2和控制装置仓门3所在平面以外,且倾斜端面111从顶纵梁的端部顶面向其中间方向的底面倾斜设置,倾斜端面上焊接有连接板5,吊耳的截面呈U字形,吊耳的U形开口朝上固定焊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吊耳4通过连接板5与顶纵梁焊接连接。焊接完成后需通过磁粉探伤对吊耳与顶纵梁的焊缝进行检测,以保证吊耳与顶纵梁的连接强度。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吊耳与顶侧梁牢固、可靠连接,不易产生断裂的危险。优选的,顶纵梁11的伸出部与支撑柱13之间设有加强板14,进一步保证充电机柜体与车辆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模块仓门2和控制装置仓门3上设有第一铰链座,主骨架1上设有第二铰链座,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分别通过多个铰链轴可拆卸地安装于主骨架上。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上均设置有压缩式门锁6,模块仓门和控制装置仓门均通过压缩式门锁扣装在柜体上。该结构设置使得模块仓门及控制装置仓门安装方便,并且利于间隙调整。在本实用新型中,门采用活动铰链安装到支撑柱上,开关灵活自由度大。模块仓门及控制装置仓门的边沿嵌一圈边保护用于门与支撑柱缓冲及门锁锁紧,使运行时没有震动的噪音。

结合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模块仓门2包括外门板21和固定在外门板内的挡板22,外门板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覆设有防尘过滤器211;挡板22为与通气孔对应设置的簸箕状结构,挡板的四侧边均与外门板固定连接,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走线孔221。当机械间正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模块仓内部的气体可通过走线孔与外部气体进行流通,以达到减压的目的。进一步的,每个走线孔221的周边设置有保护胶条222,防止因走线孔的边太锋利而刮伤、破坏走线。

优选的,模块仓门2、控制装置仓门3以及底部盖板7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可以在保障应有的强度条件下有效降低柜体的总重量,并且利于在车辆下作业时门板与盖板的拆装。在该结构设置中,采用门板包覆柜体的方式,外表美观并保证较好密封效果;模块仓门2、控制装置仓门3以及底部盖板7与主骨架1的密封效果为IP54等级。

在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机柜体由主骨架、模块仓门、控制装置仓门及底部盖板四大部件装配而成,结构牢固且外表美观、加工也较方便;同时,充电机柜体安装在车辆的底部,通过其上设置的吊耳与车辆底架上的安装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一体,不占用机车机械间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