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突入电流的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072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突入电流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dc-dc隔离模块电源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以及稳压范围宽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控、军工、通信以及电力等领域。但在实际使用中都存在一个固有的缺点:在加电瞬间需要汲取一个很大的电流即突入电流,其幅值可达到静态工作电流的10~100倍。由此,突入电流会引发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如果供电设备无法供给足够的启动电流,容易引起供电设备进入锁定状态无法启动;第二,突入电流能够造成输入电源电压的降低,引起同一供电网络的其他用电设备瞬间掉电。

传统的输入突入电流限制方法是串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这种无源限制法存在很多缺陷,如ntc热敏电阻的限流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其限流效果在短暂的输入中断时只能部分达到,同时ntc热敏电阻的功率损耗降低了电源的转换效率。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设计一种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突入电流的电路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突入电流的电路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突入电流的电路结构,它包括dc-dc隔离模块电源,其特征在于: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输出滤波模块,输出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用电设备;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滤波模块,输入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源突入电流抑制模块,有源突入电流抑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直流输入模块;

所述的有源突入电流抑制模块包括串联的电阻r1和无极性电容c1,电阻r1与直流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无极性电容c1与直流输入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还包括串联的电阻r2、电阻r4以及mos管q1,电阻r2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r4的一端电连接,r4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g端连接,mos管q1的d端连接到直流输入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mos管q1的d端,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到电阻r2与电阻r4之间的节点,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到电阻r1与无极性电容c1之间的节点;还包括串联的电阻r3和无极性电容c2,无极性电容c2的一端连接到mos管q1的s端,无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

所述的输入滤波模块包括有极性电容c3和无极性电容c4,所述的有极性电容c3和无极性电容c4相并联,有极性电容c3的正极端连接到直流输入模块的正极端以及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in”引脚,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连接到mos管q1的s端以及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in”引脚、“on/off”引脚;

所述的输出滤波模块包括有极性电容c5和无极性电容c6,所述的有极性电容c5和无极性电容c6相并联,有极性电容c5的正极端连接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out”引脚、“+sense”引脚以及直流用电设备的正极端,有极性电容c5的负极端连接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out”引脚、“-sense”引脚以及直流用电设备的负极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r3位阻尼电阻,阻值小于r2阻值。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是基于mos管的自启动有源突入电流限制法,为确保mos管状态间转换是线性的和可预知的,外接无极性电容c1并联在cgd上,电容c1远大于比mos管内部栅漏电容cgd,以减小mos管内部非线性栅漏电容cgd在状态间转换时的作用,c1跟电阻r1被用作积分器实现对mos管的开关特性进行精确控制。

稳压二极管d1是用来保护mos管q1的栅极以防止其过压击穿;r1、c1和d2用来保证mos管q1在刚上电时保持关断状态;r3为阻尼电阻,r3远小于r2。上电后,mos管的栅极电压要慢慢上升,当栅源电压vgs高到一定程度后,二极管d2导通,这样所有的电荷都给电容c1以时间常数r1×c1充电,栅源电压vgs以相同的速度上升,直到mos管q1导通产生冲击电流。mos管q1放在dc/dc电源模块的负电压输入端,在上电瞬间,dc/dc电源模块的第1脚和第2脚电平一样,然后控制电路按一定的速率将它降到负电压,电压下降的速度由时间常数c2*r2决定,其斜率决定最大冲击电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有源突入电流限制发来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突入电流,解决了传统无源突入电流限制法的缺陷。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突入电流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其中,1-包括dc-dc隔离模块电源,2-输出滤波模块,3-直流用电设备,4-输入滤波模块,5-有源突入电流抑制模块,6-直流输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抑制dc-dc隔离模块电源突入电流的电路结构,它包括dc-dc隔离模块电源1,dc-dc隔离模块电源1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输出滤波模块2,输出滤波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用电设备3;dc-dc隔离模块电源1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滤波模块4,输入滤波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有源突入电流抑制模块5,有源突入电流抑制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有直流输入模块6;

所述的有源突入电流抑制模块5包括串联的电阻r1和无极性电容c1,电阻r1与直流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无极性电容c1与直流输入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还包括串联的电阻r2、电阻r4以及mos管q1,电阻r2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r4的一端电连接,r4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g端连接,mos管q1的d端连接到直流输入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mos管q1的d端,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到电阻r2与电阻r4之间的节点,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到电阻r1与无极性电容c1之间的节点;还包括串联的电阻r3和无极性电容c2,无极性电容c2的一端连接到mos管q1的s端,无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

所述的输入滤波模块4包括有极性电容c3和无极性电容c4,所述的有极性电容c3和无极性电容c4相并联,有极性电容c3的正极端连接到直流输入模块的正极端以及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in”引脚,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连接到mos管q1的s端以及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in”引脚、“on/off”引脚;

所述的输出滤波模块2包括有极性电容c5和无极性电容c6,所述的有极性电容c5和无极性电容c6相并联,有极性电容c5的正极端连接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out”引脚、“+sense”引脚以及直流用电设备的正极端,有极性电容c5的负极端连接dc-dc隔离模块电源的“-vout”引脚、“-sense”引脚以及直流用电设备的负极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r3位阻尼电阻,阻值小于r2阻值。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是基于mos管的自启动有源突入电流限制法,为确保mos管状态间转换是线性的和可预知的,外接无极性电容c1并联在cgd上,电容c1远大于比mos管内部栅漏电容cgd,以减小mos管内部非线性栅漏电容cgd在状态间转换时的作用,c1跟电阻r1被用作积分器实现对mos管的开关特性进行精确控制。

稳压二极管d1是用来保护mos管q1的栅极以防止其过压击穿;r1、c1和d2用来保证mos管q1在刚上电时保持关断状态;r3为阻尼电阻,r3远小于r2。上电后,mos管的栅极电压要慢慢上升,当栅源电压vgs高到一定程度后,二极管d2导通,这样所有的电荷都给电容c1以时间常数r1×c1充电,栅源电压vgs以相同的速度上升,直到mos管q1导通产生冲击电流。mos管q1放在dc/dc电源模块的负电压输入端,在上电瞬间,dc/dc电源模块的第1脚和第2脚电平一样,然后控制电路按一定的速率将它降到负电压,电压下降的速度由时间常数c2*r2决定,其斜率决定最大冲击电流。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