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03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电机绕组和电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机绕组和具有该电机绕组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绕组漆包线与电源线连接方式一般采用焊接和打端子方式(例如,打刺破端子),由于打端子连接方式可靠性好,生产效率高,已经被广泛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打端子方式通常最大是三根圆漆包线和电源线打接,即最大能打接四根线,大于四根漆包线时,存在漆包线刺破不到位而带来接触不良风险。

在三相电机领域,当绕组采用双线并绕方式,而公共端又采用y型(星形)接线方式时,公共端将存在六根漆包线,这样,该公共端将无法通过直接打端子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绕组和具有该绕组的电机,该电机绕组解决了多相绕组的公共端在漆包线根数较多时而出现漆包线与连接端子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包括导线和多相绕组,所述绕组中的多根漆包线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其中,所述漆包线的所述第一端分成至少两组,所述导线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子,每组所述第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端子连接。

优选地,每相所述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至少两根所述漆包线,每相所述绕组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多相绕组的所述第二端用于分别与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一端分为多组,每组与所述导线的一个所述连接端子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绕组包括三相绕组,所述导线具有两个所述连接端子,所述每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两根所述漆包线,三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端分成两组,两组分别与所述导线的两个所述连接端子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绕组包括三相绕组,所述导线具有三个所述连接端子,每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两根所述漆包线,三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端分成三组,三组分别与所述导线的三个所述连接端子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绕组包括三相绕组,所述导线包括三个所述连接端子,每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三根所述漆包线,三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端分成三组,三组分别与所述导线的三个所述连接端子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刺破端子。

优选地,所述导线在所述刺破端子中与所述漆包线互相导通。

优选地,所述漆包线的线径相同。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的定子槽中嵌有所述的电机绕组。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三相电机,每相绕组的所述第二端通过刺破端子与所述电源线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电机绕组的多根漆包线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分组的方式来与导线上的每个连接端子连接,可以减少每个连接端子所连接的漆包线的数量,从而使得每根漆包线能够与连接端子有效可靠地接触,避免漆包线根数较多而出现与连接端子接触不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绕组的端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6漆包线17刺破端子

18导线19线芯

n第一端m第二端

aa相绕组bb相绕组

cc相绕组

x1第一漆包线x2第二漆包线

x3第三漆包线x4第四漆包线

x5第五漆包线x6第六漆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电机绕组漆包线与电源线连接方式一般采用焊接和打端子方式,由于打端子连接方式可靠性好,生产效率高,已经被广泛使用。在现有技术中,然而打端子方式通常最大三根圆漆包线和电源线连接。大于四根漆包线时,存在漆包线刺破不到位而带来接触不良风险。在三相电机领域,当绕组采用双线并绕方式,而公共端又采用星形接线方式时,公共端将存在六根漆包线,无法通过直接打端子连接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包括导线18和多相绕组,所述绕组中的多根漆包线16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端n,其中,漆包线16的第一端n分成至少两组,导线18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子,每组第一端n分别与一个连接端子连接。

本发明通过将电机绕组的多根漆包线16相互连接的第一端n分组的方式来与导线18上的每个连接端子连接,可以减少每个连接端子所连接的漆包线16的数量,从而使得每根漆包线16能够与连接端子有效可靠地接触,避免漆包线16根数较多而出现与连接端子接触不良的情况。其中,优选地,连接端子为刺破端子17,或者连接端子设有刺破端子17。因此本发明的电机绕组解决了多相绕组的第一端n漆包线根数较多无法通过刺破端子17直接连接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绕组采用双线并绕方式,而公共端又采用y型(星形)接线方式中。由于电机的y型(星形)接线方式是将每相绕组的漆包线16的第一端n连接在一起,其漆包线16数量相对较多,如果直接连接,容易出现漆包线16与连接端子接触不良的情况。

因此,特别地,本发明的电机绕组包括导线18和多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至少两根漆包线16,每相绕组均具有第一端n和第二端m,多相绕组的第二端m分别与电源线连接,第一端n分为多组(包括两组及两组以上的情况),每组与导线18的一个连接端子对应连接。

本发明通过将绕组的多根漆包线16的第一端n分为多组,每组的漆包线16与导线18的一个连接端子对应连接,以实现多相绕组的第一端n星形连接。与现有技术中将较多根漆包线和电源线直接打接相比,本发明的每组漆包线16的数量相对较少,以使得刺破端子17能够准确地刺破到每根漆包线16,避免了刺破端子17与电机绕组漆包线16之间接触不良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电机绕组解决了多相绕组的第一端n漆包线根数较多无法通过刺破端子17直接连接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多线并绕的三相电机的第一端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以电机绕组包括三相绕组为例,对本发明的电机绕组进行详细地描述。

其中,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电机绕组包括三相绕组,即,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两根漆包线16,即a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第一漆包线x1和第二漆包线x2;b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第三漆包线x3和第四漆包线x4;c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第五漆包线x5和第六漆包线x6。导线18具有两个连接端子,三相绕组的第一端n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分别与导线18的两个连接端子对应连接。在图1中,将第一漆包线x1、第二漆包线x2和第三漆包线x3分为第一组,第四漆包线x4、第五漆包线x5和第六漆包线x6分为第二组,即将b相绕组的第一端的两根漆包线16分开。第一组的漆包线16和第二组的漆包线16分别与导线18的两个连接端子对应连接。使得刺破端子17能够分别刺破每根漆包线16的漆皮,以与每根漆包线16导通。有效避免了由于连接处漆包线16较多,部分漆包线16包裹在内部,使得刺破端子17不能被刺破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的现象。

除上述实施方式外,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导线18具有三个连接端子,每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两根漆包线16,三相绕组的第一端n平均分成三组,三组分别与导线18的三个连接端子对应连接。同理,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导线18包括三个连接端子,每相绕组包括并列绕制的三根漆包线16,三相绕组的第一端n平均分成三组,三组分别与导线18的三个连接端子对应连接。使得每组中的漆包线16的根数不超过三根,以确保刺破端子17能够有效刺破每根漆包线16。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三相绕组的第一端n也可以不平均地分成三组,即,第一组包括一根漆包线16,第二组包括两根漆包线16,第三组包括三根漆包线16。只要确保每组中的漆包线16的根数不超过三根,以使得刺破端子17能够有效刺破每根漆包线16。

上述仅以电机绕组包括三相绕组为例进行说明,对于电机绕组包括多相绕组原理则相同,只要确保刺破端子17能够有效刺破每组中每根漆包线16即可。

优选地,参见图2,导线18在刺破端子17中与漆包线16互相导通。其中,导线18可以为裸线,即外部不设有绝缘层;也可以为普通导线,但导线两端不设有绝缘层,以使得导线18在刺破端子17中与漆包线16互相导通。更加优选地,导线18为由多根线芯19构成的电源线。

优选地,所有的漆包线16的线径相同。使得每相绕组的电阻相同,同时方便计算电机的各个数值,例如,额定功率、所需电流和电压等。

由于每相绕组均是通过多根漆包线16并列绕制而成,使得相对于传统的电机绕组相比,绕组的电阻减小,因而流过绕组的电流增大。为了使得漆包线16能够承载较大的电流和热量。特别优选地,漆包线16为耐高温的铝线。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的定子槽中嵌有上述的电机绕组。本发明的电机通过将电机绕组的多根漆包线16相互连接的第一端n分组的方式来与导线18上的每个连接端子连接,可以减少每个连接端子所连接的漆包线16的数量,从而使得每根漆包线16能够与连接端子有效可靠地接触,避免漆包线16根数较多而出现与连接端子接触不良的情况。本发明解决了多相绕组的第一端n漆包线根数较多无法通过刺破端子17直接连接的问题,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电机绕组尤其适用于多线并绕的三相电机的第一端n连接,因此优选地,所述电机为三相电机。其中,每相绕组的第二端m也通过刺破端子17与电源线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