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722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振动马达,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结合磁轭外壳和磁轭支架形成磁场闭合电路,以防止颤动,提高磁力并将提高了的磁力集中于中央部,从而具有可提高振动马达的振动力的效果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具体涉及一种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lineartypevibrationmotorvibratedverticality}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发展逐渐呈小型化及轻量化的趋势,而根据上述小型化及轻量化的趋势,搭载于便携式通信设备内部的包括机构装置、ic芯片及电路在内的部件变得高集成化及高功能化,从而需要大小及形状的改进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但是,安装于便携式通信设备内部以无声振动提示来电的扁平振动马达也迎合上述趋势进行了大量研究。

搭载于便携式通信设备内部的振动马达的初始型号为以定子和转子为基本结构的旋转型振动马达形式,上述旋转型振动马达在定子的支架上固定轴,使转子通过轴支撑旋转以产生振动,而为了提高振动力,通过增加转子的体积或增加旋转数改善振动力,但因结构上的问题,在小型化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且,在产生高振动方面存在许多困难,无法保证一定时间以上的寿命。

为了改善上述旋转型振动马达中存在的问题,近来提出上下振动型致动器形式的振动马达。

上下振动型致动器形式的振动马达包括相互对合的上部外壳及下部外壳、形成于上部外壳及下部外壳的至少一面的磁力产生部件、施加与磁力产生部件相反方向的拉力或斥力的磁铁、安装磁铁形成一体并通过上下移动增加振动力的重量物、位于重量物的上面和下面中的至少一面的下部以弹性支承重量物的弹性部件、将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固定于上部外壳及下部外壳的固定部件。

较之旋转型振动马达,上述上下振动型致动器形式的振动马达不仅可延长使用寿命,可克服大小的局限性,而且,还可以获得快的应答速度。

另外,上下振动型振动马达可制造出更优秀的振动马达,通过防止内部部件收到振动体的冲击,可延长振动马达的寿命,且可提高振动体的振动力,需要持续开发进一步提高耐久性和振动力的振动马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0-0073301号(2010.07.01.)



技术实现要素:

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磁力并将提高了的磁力集中于中央,以进一步提高振动力的振动马达。

本申请提供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振动马达,包括:

磁轭支架10,可结合的具备f-pcb20、线圈30及弹簧40,包括平面中央部向上部突出的向上突出部11,并与磁轭外壳80结合;

f-pcb20,一侧部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平面,以将外部电源供应至线圈30;

线圈30,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垂直结合于上述f-pcb20的平面,通过与磁铁60的作用产生振动体的垂直振动;

弹簧40,作为振动体,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10的平面,沿上下方向提供用于放大振动的弹性;

板5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弹簧40的上部,内周边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相隔而设,集中磁铁60的磁场的流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磁铁6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板50的上部平面,内周边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相隔而设,通过与线圈30的作用产生磁场,以产生振动体的上线振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重块70,作为振动体,与上述弹簧40的上部及上述磁铁60在上述板50的外周边结合,在上述弹簧40上下振动时,使上述磁铁60及板50更牢固地固定于上述弹簧40,通过自身的重量放大振动;

磁轭外壳80,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上部边缘并以向下开口的盖子形式形成,以在与上述磁轭支架10结合时形成外罩,包括底面中央部向下部突出形成的向下突出部81。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可提高磁力并将提高了的磁力集中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振动马达的振动力。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管理简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所生产的产品的结合不良率。与此同时,本发明在振动时可减少震颤及由震颤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的分解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的结合截面图;

图3至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的线圈30的磁场方向及电磁场闭合电路作用方向示意图;

图5至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轭外壳80的向下突出部81的外周边的直径构成示例示意图;

图7至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铁的结合示例示意图;

图9至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振动体的上下振动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通密度测量图像资料示意图;

图12为表示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结构的结合截面图;

图13为图12的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磁通密度测量图像资料示意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阻尼器d的结合示例的示意图;

图15至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子磁轭90的构成示例的示意图;

图18至图1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的结合截面图;

图20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簧40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

10:磁轭支架

20:f-pcb

30:线圈

40:弹簧

50:板

60:磁铁

70:重块

80:磁轭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可进行各种变形且可有各种实施例,将特定实施例示例于附图并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不是把本发明限定在特定事实方式,而需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附图中所示的各要素的形状有可能被夸张表示,而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若认为对相关已公开技术的具体说明有碍于对本发明的理解,则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为:

一种振动马达,包括:

磁轭支架10,可结合的具备f-pcb20、线圈30及弹簧40,包括平面中央部向上部突出的向上突出部11,并与磁轭外壳80结合;

f-pcb20,一侧部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平面,以将外部电源供应至线圈30;

线圈30,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垂直结合于上述f-pcb20的平面,通过与磁铁60的作用产生振动体的垂直振动;

弹簧40,作为振动体,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10的平面,沿上下方向提供用于放大振动的弹性;

板5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弹簧40的上部,内周边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相隔而设,集中磁铁60的磁场的流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磁铁6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板50的上部平面,内周边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相隔而设,通过与线圈30的作用产生磁场,以产生振动体的上线振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重块70,作为振动体,与上述弹簧40的上部及上述磁铁60在上述板50的外周边结合,在上述弹簧40上下振动时,使上述磁铁60及板50更牢固地固定于上述弹簧40,通过自身的重量放大振动;

磁轭外壳80,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上部边缘并以向下开口的盖子形式形成,以在与上述磁轭支架10结合时形成外罩,包括底面中央部向下部突出形成的向下突出部81。

上述磁轭支架10可结合的具备f-pcb20、线圈30及弹簧40,包括平面中央部向上部突出的向上突出部11,并与磁轭外壳80结合。

上述f-pcb20的一侧部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平面,以将外部电源供应至线圈30。

上述线圈30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垂直结合于上述f-pcb20的平面,通过与磁铁60的作用产生振动体的垂直振动;

上述弹簧40作为振动体,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10的平面,沿上下方向提供用于放大振动的弹性。

上述板5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弹簧40的上部,内周边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相隔而设,集中磁铁60的磁场的流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此时,上述板50可结合于上述弹簧40的上部或上述弹簧40的下部中的至少一处以上。

因此,通过将磁场的磁力集中于中央提高振动体的振动力,缩短振动体的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上述磁铁6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板50的上部平面,内周边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相隔而设,通过与线圈30的作用产生磁场,以产生振动体的上线振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上述重块70作为振动体,与上述弹簧40的上部及上述磁铁60在上述板50的外周边结合,在上述弹簧40上下振动时,使上述磁铁60及板50更牢固地固定于上述弹簧40,通过自身的重量放大振动。

上述磁轭外壳80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上部边缘并以向下开口的盖子形式形成,以在与上述磁轭支架10结合时形成外罩,包括底面中央部向下部突出形成的向下突出部81。

如图3至图4所示,此时上述磁轭支架10及上述磁轭外壳80在相互结合时,以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向下突出部81为中心形成磁场闭合电路。

因此,无需追加结合磁轭即可将磁场集中于中心。

如图11所示,此时本发明的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将磁场集中于中心,而沿图11所示的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为0.12638n。

如图12至图13所示,图12为表示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结构的结合截面图,而图13为图12的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磁通密度测量图像资料示意图,此时,沿图13的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为0.037647n。

即在上述图11的本发明的磁通密度分布测量图像资料中,沿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可获得0.12638n的值,而在图12至图13的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磁通密度分布测量图像资料中,沿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可获得0.037647n的值,这表明较之现有的一结构的振动马达,本发明的振动马达的沿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为约三、四倍,因为随着磁场集中于中央,可实现更强大的振动力。

如图7至图8所示,此时,上述磁铁60,如图7所示,可构成为n极位于上侧,s极位于下侧,或如图8所示,可构成为n极位于下侧,s极位于上侧,可不受磁铁60的上下极的方向的影响。

如图5至图6所示,此时,在上述磁轭外壳80中,向下突出部81的外周边的直径小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的直径。

即如图5所示,构成为向下突出部81的外周边的直径小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的直径,或如图6所示,构成为向下突出部81的外周边的直径等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的直径。

此时,上述向上突出部11或上述向下突出部81中至少一个以上的突出部可起到磁轭的作用。

因此,可通过将上述向下突出部81的直径设置成不同,调节磁场的流动。

如图2所示,此时,在上述线圈30和上述弹簧40、上述板50、上述磁铁60之间,可涂布磁性流体f。

因此,在停止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的振动时,通过流体的粘性抑制振动力,减少噪音,缩短振动体的停止时间(fallingtime),在上述线圈30和上述板50、上述磁铁60之间形成油膜,防止上述线圈30和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之间的直接的接触。

如图14所示,此时,在上述磁轭支架10的平面、上述磁铁60的平面、上述磁铁60的底面、上述重块70的平面、上述重块70的底面、上述磁轭外壳80的底面中的至少一处以上可结合阻尼器d。

因此,在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振动时,防止上述磁轭支架10、上述f-pcb20、上述弹簧40、上述磁轭外壳80和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之间的直接接触,抑制振动力,限制振动体的振动范围。

如图15所示,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81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平板形的导电性子磁轭90。

因此,可将磁力集中于中央,缩短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如图16所示,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81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向下部开口的形的导电性子磁轭90。

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81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向上部开口的形的导电性子磁轭90。

因此,可将磁力集中于中央,缩短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如图17所示,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81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导电性环形的子磁轭90。

因此,可将磁力集中于中央,缩短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另外,上述弹簧40构成为从上部越向下部宽度逐渐减少的形式,或从上部越向下部宽度逐渐增加的形式,可选用压缩弹簧中的螺旋形弹簧。

此时,当由螺旋形弹簧构成时,如图20所示,较佳地,外侧连接部的宽度d1及内侧连接部的宽度d2大于中央连接部的宽度d3。

因此,当弹簧与振动体一同振动时,内侧连接部和外侧连接部不会受损或断裂,可无变形地长时间使用弹簧。

因此,如图9至图10所示,本发明根据安培的右手定律,当使电流在导线中沿右螺栓旋转的方向流动,则因磁场沿螺栓行进的方向产生,从而因交流信号电流及磁场方向改变,与永久磁铁产生引力、斥力,从而发生上下振动。

因此,本发明可提高磁力并将提高了的磁力集中起来,从而提高振动马达的振动力。

如图18至图19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为:

一种振动马达,包括:

磁轭支架10,可结合的具备f-pcb20及线圈30,包括平面中央部向上部突出的向上突出部11,并与磁轭外壳80结合;

f-pcb20,一侧部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平面,以将外部电源供应至线圈30;

线圈30,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垂直结合于上述f-pcb20的平面,通过与磁铁60的作用产生振动体的垂直振动;

弹簧40,结合于磁轭外壳80的底面,沿上下方向提供用于放大振动的弹性;

板5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弹簧40的下部,内周边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向外侧相隔而设,集中磁铁60的磁场的流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磁铁6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板50的下部底面,内周边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向外侧相隔而设,通过与线圈30的作用产生磁场,以产生振动体的上线振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重块70,作为振动体,与上述弹簧40的下部及上述磁铁60在上述板50的外周边结合,在上述弹簧40上下振动时,使上述磁铁60及板50更牢固地固定于上述弹簧40,通过自身的重量放大振动;

磁轭外壳80,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上部边缘并以向下开口的盖子形式形成,以在与上述磁轭支架10结合时形成外罩,包括底面中央部向下部突出形成的向下突出部81。

上述磁轭支架10可结合的具备f-pcb20、线圈30,包括平面中央部向上部突出的向上突出部11,并与磁轭外壳80结合。

上述f-pcb20的一侧部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平面,以将外部电源供应至线圈30。

上述线圈30中央贯通于上述向上突出部11并垂直结合于上述f-pcb20的平面,通过与磁铁60的作用产生振动体的垂直振动;

上述弹簧4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磁轭外壳80的底面,沿上下方向提供用于放大振动的弹性;

上述板5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弹簧40的下部,内周边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向外侧相隔而设,集中磁铁60的磁场的流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此时,上述板50可结合于上述弹簧40的上部或上述弹簧40的下部中的至少一处以上。

因此,通过将磁场的磁力集中于中央提高振动体的振动力,缩短振动体的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上述磁铁60作为振动体,结合于上述板50的下部底面,内周边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向外侧相隔而设,通过与线圈30的作用产生磁场,以产生振动体的上线振动,以在通过上述弹簧40的弹性作用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在中央贯通于上述线圈3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振动。

上述重块70作为振动体,与上述弹簧40的下部及上述磁铁60在上述板50的外周边结合,在上述弹簧40上下振动时,使上述磁铁60及板50更牢固地固定于上述弹簧40,通过自身的重量放大振动。

上述磁轭外壳80结合于上述磁轭支架10的上部边缘并以向下开口的盖子形式形成,以在与上述磁轭支架10结合时形成外罩,包括底面中央部向下部突出形成的向下突出部81。

如图3至图4所示,此时上述磁轭支架10及上述磁轭外壳80在相互结合时,以上述向上突出部11及上述向下突出部81为中心形成磁场闭合电路。

因此,无需追加结合磁轭即可将磁场集中于中心。

如图11所示,此时本发明的包括磁场闭合电路形成外壳的线性上下振动马达,将磁场集中于中心,而沿图11所示的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为0.12638n。

如图12至图13所示,图12为表示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结构的结合截面图,而图13为图12的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磁通密度测量图像资料示意图,此时,沿图13的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为0.037647n。

即在上述图11的本发明的磁通密度分布测量图像资料中,沿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可获得0.12638n的值,而在图12至图13的现有的一振动马达的磁通密度分布测量图像资料中,沿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可获得0.037647n的值,这表明较之现有的一结构的振动马达,本发明的振动马达的沿上下方向作用的电磁场force测量值为约三、四倍,因为随着磁场集中于中央,可实现更强大的振动力。

此时,上述磁铁60可构成为n极位于上侧,s极位于下侧,或可构成为n极位于下侧,s极位于上侧,可不受磁铁60的上下极的方向的影响。

此时,在上述磁轭外壳80中,向下突出部81的外周边的直径小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的直径。

即构成为向下突出部81的外周边的直径小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的直径,或构成为向下突出部81的外周边的直径等于上述线圈30的外周边的直径。

此时,上述向上突出部11或上述向下突出部81中至少一个以上的突出部可起到磁轭的作用。

因此,可通过将上述向下突出部81的直径设置成不同,调节磁场的流动。

此时,在上述线圈30和上述弹簧40、上述板50、上述磁铁60之间,可涂布磁性流体f。

因此,在停止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的振动时,通过流体的粘性抑制振动力,减少噪音,缩短振动体的停止时间(fallingtime),在上述线圈30和上述板50、上述磁铁60之间形成油膜,防止上述线圈30和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之间的直接的接触。

此时,在上述磁轭支架10的平面、上述磁铁60的平面、上述磁铁60的底面、上述重块70的平面、上述重块70的底面、上述磁轭外壳80的底面中的至少一处以上可结合阻尼器d。

因此,在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振动时,防止上述磁轭支架10、上述f-pcb20、上述弹簧40、上述磁轭外壳80和振动体(板50、磁铁60、重块70)之间的直接接触,抑制振动力,限制振动体的振动范围。

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平板形的导电性子磁轭90。

因此,可将磁力集中于中央,缩短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向下部开口的形的导电性子磁轭90。

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向上部开口的形的导电性子磁轭90。

因此,可将磁力集中于中央,缩短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此时,在上述向上突出部11和上述向下突出部之间及上述线圈30的上部表面,可结合导电性环形的子磁轭90。

因此,可将磁力集中于中央,缩短振动开始时间(risingtime)及振动停止时间(fallingtime)。

另外,上述弹簧40构成为从上部越向下部宽度逐渐减少的形式,或从上部越向下部宽度逐渐增加的形式,可选用压缩弹簧中的螺旋形弹簧。

此时,当由螺旋形弹簧构成时,如图20所示,较佳地,外侧连接部的宽度d1及内侧连接部的宽度d2大于中央连接部的宽度d3。

因此,当弹簧与振动体一同振动时,内侧连接部和外侧连接部不会受损或断裂,可无变形地长时间使用弹簧。

因此,本发明根据安培的右手定律,当使电流在导线中沿右螺栓旋转的方向流动,则因磁场沿螺栓行进的方向产生,从而因交流信号电流及磁场方向改变,与永久磁铁产生引力、斥力,从而发生上下振动。

因此,本发明可提高磁力并将提高了的磁力集中起来,从而提高振动马达的振动力。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