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185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属于电动汽车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伴随而来的汽车产业的升级,电动汽车已经逐渐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引领汽车工业发展新趋势。作为电动汽车以及混动汽车的驱动机构,电机在汽车的关键部件,但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上升快,非常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工作状态,严重的时候还会引发火灾,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电动汽车能担当汽车新的引领者大任的关键就是能积极解决电机的散热问题。传统的电机冷却装置一般都是利用螺旋水管进行整个电机的冷却水循环,或者是利用风扇进行空冷,但是风扇空冷噪音大,而利用螺旋水管水冷的,在进水管处的冷却效果好,在出水管由于水温已经提高,冷却效果有限,造成冷却不均,且装置可替换性差,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机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装置,可以充分对电机进行水冷散热,避免了电机不同部位散热效果不同的现象,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可替换性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有冷却壳总成、设于冷却壳总成两端的冷却环,所述冷却壳总成与所述冷却环轴心重合,且相互连通;

所述冷却壳总成包括有筒状的冷却壳、若干对称设置在冷却壳外壁上的散热体,相邻两个所述散热体之间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有弧形壳体,贯穿于整个弧形壳体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

进一步,所述冷却环通过螺纹结构设于所冷却壳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冷却环远离冷却壳的一侧上设有上总管和下总管,所述冷却环靠近冷却壳的一侧上则设有若干组分管,每组所述分管均包括有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若干所述第一分管在冷却环内统一连通至所述上总管,若干所述第二分管在冷却环内统一连通至所述下总管,且每组分管的开关闭合可单独控制。

进一步,若干组所述分管在冷却环上呈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冷却单元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管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二分管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冷却单元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冷却壳外壁上则设有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凹槽,通过所述凸起与凹槽的滑动连接,使所述冷却单元可以在冷却壳上相对滑动。

进一步,所述散热体由若干组平行设置的散热片组成。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可拆卸的冷却单元结构,增强冷却装置的可替换性;同时散热体和冷却单元的共同作用使电机充分冷却,且冷却管的冷却水流流向可以变换,以保证电机不同部位冷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该安装结构冷却单元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该安装结构冷却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该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该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中的该安装结构的一个冷却单元安装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的该安装结构的冷却单元全部安装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壳总成,11、冷却壳,111、凹槽,12、散热体,13、冷却单元,131、弧形壳体,132、第一冷却管,133、第二冷却管,134、凸起,2、冷却环,21、上总管,22、下总管,23、分管,231、第一分管,232、第二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有冷却壳总成1、设于冷却壳总成1两端的冷却环2,所述冷却壳总成1与所述冷却环2轴心重合,且二者相互连通;

所述冷却壳总成1包括有筒状的冷却壳11、若干对称设置在冷却壳11外壁上的散热体12,相邻两个所述散热体12之间设置有冷却单元13;所述冷却环2通过螺纹结构设于所述冷却壳11的两端,且可拆卸;

所述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冷却壳11内壁接触连接,或者以所述冷却壳11的内壁作为电机的外壳。

所述散热体12由若干组平行设置的散热片组成,散热片可以增大电机的散热面积,在冷却壳11接受电机产生的热量后,热量可以由所述散热片散至空气中,散热片较大的散热面积可以提供该冷却装置的散热效率。

所述冷却单元13包括有弧形壳体131,贯穿于整个弧形壳体131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冷却管132、第二冷却管133,传递至冷却单元13的热量通过所述冷却管内冷却水的流动被带至外界;

所述冷却单元13底部设有凸起134,所述冷却壳11外壁上则设有与所述凸起134对应的凹槽111,通过所述凸起134与凹槽111的滑动连接,使所述冷却单元13可以在冷却壳11上相对滑动,便于拆卸;可以根据冷却需要选择冷却单元13的安装数目,为了保证冷却的均匀性,一般冷却单元13在冷却壳11上的分布都是周向对称的。

所述冷却环2远离冷却壳11一侧设有上总管21和下总管22,所述冷却环2靠近冷却壳11的一侧上则设有若干组周向对称分布的分管23,每组所述分管23均包括有第一分管231和第二分管232,若干所述第一分管231在冷却环2内统一连通至所述上总管21,若干所述第二分管232在冷却环2内统一连通至所述下总管21,使进入所述上总管21的水同时可以流通至各组分管23中的第一分管231,而流入所述下总管22的水可流通至各组分管23的第二分管232;且每组分管23的开关闭合可单独控制;所述分管23与所冷却单元13的分布是相对应的,即针对每一个冷却单元,相应的分管23上的所述第一分管231可与所第一冷却管132连通,所述第二分管232可与所述第二冷却管133连通。

具体实施时,将所述冷却单元13插入所述冷却壳11上,若电机的热量产生较多,则可将所述散热体12之间的空间都插入所述冷却单元13,若电机使用产生热量均较少,可以适当减少冷却单元的数目,但要保证冷却单元13是周向对称分布的;冷却单元13插入所述冷却壳11上后,将冷却壳11两端安装上所述冷却环2,且将所述冷却管分别与两端冷却环2上对应的分管23进行连通,所述第一分管231与相应的第一冷却管132连通,所述第二分管232与相应的第二冷却管133连通,未进行连通的分管23则要保持闭合状态;

从一端冷却环2的上总管21输入冷却水,所述冷却水流至各个分管23,由所述分管的第一分管231流至第一冷却管132,经过整个弧形壳体131后从另一端冷却环2的上总管21流出,同样的,所述下总管22的冷却水也可以同样的方式流至第二冷却管133,从另一端的下总管22流出;

特别地,对于某一端冷却环2,所述上总管21和下总管22可以同时作为进水口,如此,所述冷却单元13内的两个冷却管的水流流向相同;但一般地,在所述冷却管流通末端的冷却水温度较高,吸热效果差,容易造成电机两端的冷却效果有差异,热量分布不均匀,影响电机整体性能,因此,可以使一端冷却环2上的所述上总管21作为进水口,而另一端冷却环2上的所述下总管22作另一进水口,如此,所述第一冷却管132与所述第二冷却管133的水流流向相反,可以保证电机的长度方向冷却均匀,均匀散热,克服了传统的电机冷却管路在电机前后端冷却效果不同的缺点。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为水,但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换成油或其他冷却介质,以求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