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低速感应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806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永磁低速感应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永磁低速感应电机。



背景技术:

在数控机床、金属切割、食品机械、太阳能发电、纺织印染、印刷制药设备、环保设备等轻工行业中,广泛地应用到减速器,在上述行业中应用的减速器,通常要求体积小、结构紧凑、传动比大、精度高、刚性好、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寿命长、噪音低、外形美观及安装方便。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87260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内穿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周向固定有转子,所述的转子外侧套设有与机壳周向固定的定子,所述的转子内嵌接有多极永磁铁,在转轴的内端固定连有散热风叶。

使用时,定子与转子处会发热,导致转轴较热,时间一久整个机壳就发发热严重,但是散热风扇只能将电机尾部的热量散掉,电机前端温度较高,散热效果差,使得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低速感应电机,该电机工作时散热性能好,电机工作稳定且不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永磁低速感应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中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中间转动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上穿设有转轴,所述机壳后端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后风叶腔,所述机壳前端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前风叶腔,所述转轴的后端位于后风叶腔中,所述转轴的前端贯穿前风叶腔,所述后风叶腔中的转轴上安装有向机壳外吹风的后扇叶,所述前风叶腔中的转轴上安装有向机壳内部吹风的前扇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位于前风叶腔中的扇叶向后风叶腔中吹风,同时位于后风叶腔中的扇叶向机壳外吹风,这样将从机壳前端向机壳内部送风,从机壳后端将机壳内部的风抽走,在这个过程中,从机壳前端向机壳内运动的风温度较低,当这些进入机壳中后,电机工作发出的热量将被从机壳前端进入的风吸收并从机壳后端出去,机壳内空气流速大,热量将很快被散发大空气中,因此电机工作时温度不易上升过高,电机将工作在安全温度小,电机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由于前扇叶与后扇叶均安装在转轴上,所以在工作时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外界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且转动速度随着电机转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电机转速较快时,电机发热较为多,而此时前扇叶与后扇叶也转速较快,可以将机壳内的热量及时散出,同时转轴转动较慢时,电机发热较小,而此时,前扇叶与后扇叶转速较慢,也可以及时将机壳内的热量散出,散热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沿着平行转轴的方向设置,且翅片从前风叶腔处延伸到后风叶腔处,所述翅片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前风叶腔与后风叶腔导通的风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发热时,大量的热将散发到翅片上,为了使得机壳散热性能更好,在翅片中设置有风道,使得前风叶腔中的风通过风道进入后风叶腔,使得翅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翅片上的热量将很快散发到空气中,散热性能好,同时,通过风道将前风叶腔与后风叶腔连通,使得二者之中的空气可以互通,增加机壳内部的空气流速,使得散热性能大大提升,同时翅片中设置有风道后,翅片将具有较好的抗震缓冲能力,电机放在底面上工作时,由于空心翅片的存在,电机产生的振动将很小,同时电机发出的噪音也很小。

优选的,所述翅片的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风道为与翅片同心的三角形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翅片与地面接触时,对机壳的支撑更加稳定,将翅片设置成三角形,电机工作时,将会把热量传递到翅片上,为了增加翅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为了使得翅片强度较高,将风道设置成三角形,这样翅片各部分的厚度强度均一致,翅片在工作时不易断裂,而且也保证了风道较大,增加翅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前风叶腔与后风叶腔靠近定子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风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前风叶腔与后风叶腔靠近定子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口,这样前扇叶将可以把外界的风从通风口送入机壳内部,使得机壳内部的热量被吸收,之后又可通过后扇叶将机壳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吸出,使得机壳内的温度快速降低,电机将工作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

优选的,所述前风叶腔与后风叶腔远离定子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外界的冷风方便进入前风叶腔中,也为了使得后风叶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及时排出到外界,在前风叶腔与后风叶腔远离定子侧都设置有散热孔,这样,冷的空气将通过散热孔进入前风叶腔中,然后通过前扇叶的加速进入机壳内部,之后在后扇叶的作用下又从进入后风叶腔中,并从散热孔出去进入外界空气中,完成机壳内部热量的交换,使得机壳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到外界空气中,电机散热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与通风口在垂直转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外界进入的杂物直接从散热孔进入然后又从通风口进入机壳内部,使得电机内部受损,将通风口与散热孔错开分布,这样外界的杂物从散热孔进入后,将不易直接随着风从通风口进入机壳内部,起到一定的格挡作用。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处设置有用于防止外界颗粒物进入的网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前扇叶工作时,将外界的杂物吸入壳体内部,在散热孔上设置有网罩,将有效阻止外界颗粒物进入电机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机壳前端与机壳后端设置有连通的前风叶腔与后风叶腔,可以在电机工作时通过转轴带动前扇叶与后扇叶一起工作,将机壳内部的热量通过流动的空气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使得机壳内部的温度较低,在使用时,电机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半剖视图,主要突出电机的内部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突出后扇叶与风道。

附图标记:1、机壳;2、定子;3、转子;4、转轴;5、后风叶腔;6、前风叶腔;7、后扇叶;8、前扇叶;9、翅片;10、风道;11、通风口;12、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2所示,一种永磁低速感应电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中设置有定子2,定子2中间转动设置有转子3,机壳1前端设置有前风叶腔6,机壳1后端设置有后风叶腔5,在转子3上穿设有转轴4,转轴4的后端位于后风叶腔5中,转轴4的前端将前风叶腔6贯穿,在前风叶腔6中的转轴4上安装有前扇叶8,在后风叶腔5的转轴4上安装有后扇叶7,转轴4转动时,将分别带动前扇叶8与后扇叶7一同工作,其中前扇叶8向壳体内部吹风,后扇叶7向壳体外部吹风。

如图2、3所示,在机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翅片9,翅片9沿着平行转轴4的方向设置,且翅片9从前风叶腔6处延伸到后风叶腔5处,翅片9中设置有风道10,翅片9中的风道10将前风叶腔6与后风叶腔5导通,翅片9的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风道10的形状也为三角形,风道10设置在翅片9的中部;使用时,通过前扇叶8向机壳1内部吹风,这时外界的冷风将被从外界吸到前风叶腔6中,之后冷风通过风道10进入翅片9,然后带走大量机壳1上的热,之后被后扇叶7从风道10中吸出,并排出到外界空气中。

如图2所示,在前风叶腔6与后风叶腔5靠近定子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风口11,在前风叶腔6与后风叶腔5远离定子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12,散热孔12与通风口11形状均为圆形孔,圆形孔方便制造,同时圆形孔没有明显的棱角,在使用时不易将工人划伤;其中,散热孔12与通风口11在垂直转轴4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错开,使得从散热孔12进入的风不会直接从通风口11进入,经过在前散热腔中缓冲之后再从通风口11进入壳体内部,这样风中存在的沙石颗粒物将不易直接进入壳体中,部分颗粒物经过前散热腔的缓冲后将停留在前散热腔中;同时也为了有效防止外界的颗粒物从散热孔12进入机壳1中,在散热孔12上设置有网罩,网罩的网孔较小,对颗粒物的阻碍作用明显。

电机工作时,转轴4发生转动,转轴4正转时,转轴4将带动前扇叶8从散热孔12向前风叶腔6中吸风,进入前风叶腔6中的风将通过通风口11与风道10进入后风叶腔5中,后风叶腔5中的后扇叶7将也随同转轴4一起转动,使得后风叶腔5中的风从散热孔12出去,即风从机壳1前端进入,从机壳1后端出来,在这过程中将带走大量热;当转轴4反转时,风从机壳1后端进入,从机壳1前端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将电机中的热量带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