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属于电学绝缘支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箱常用到的绝缘支撑装置将带电的金属部件与电源机壳固定,其不仅要给金属部件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还要确保金属部件与电源机壳之间的绝缘。
现有绝缘支撑装置由绝缘主体和主体两端镶嵌铜质的内螺纹螺柱构成,而绝缘主体的绝缘材料采用环氧树脂和陶瓷两种;其环氧树脂自身可以容易埋入电场缓冲屏蔽,但是由于介电常数变化,需使用成分不同的环氧树脂,增加了注塑操作的困难度。而陶瓷介电常数比环氧树脂大,但由于陶瓷是在高温下烧结金属氧化物而制造,在绝缘层内埋入电场缓冲屏蔽是困难。另外,现有绝缘支撑装置在结构上,主体的两端镶嵌铜质的内螺纹螺柱,固定时需两头固定螺丝,该结构加工繁琐,成本较高,且不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提高绝缘强度和绝缘效果,能缩短带电金属部件与电源机壳之间的安装距离的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陶瓷绝缘体和注塑在陶瓷绝缘体外周的环氧树脂绝缘体,环氧树脂绝缘体嵌接有带有端座的电场缓冲屏蔽,电场缓冲屏蔽的端座外端面与环氧树脂绝缘体的一端面持平,且端座的内台阶与陶瓷绝缘体的一端连接,电场缓冲屏蔽和环氧树脂绝缘体形成用于螺栓穿过的腔体,电场缓冲屏蔽的长度L1超过环氧树脂绝缘体长度L的1/2,且电场缓冲屏蔽外周直径D1大于环氧树脂绝缘体中心圆直径D。
本实用新型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采用圆柱形的陶瓷绝缘体和注塑在陶瓷绝缘体外周的环氧树脂绝缘体,且环氧树脂绝缘体嵌接有电场缓冲屏蔽,使瓷绝缘体、环氧树脂绝缘体和电场缓冲屏蔽形成一体圆柱体结构,解决了注塑难的问题。再则因电场缓冲屏蔽在相对于轴长方向超过环氧树脂绝缘体长度L的1/2,通过递变长度的差异,改善了绝缘装置沿面电场分布,使绝缘装置表面电场分布更加均匀,同时由于增大了电场缓冲屏蔽的外周直径,而能大电场缓冲屏蔽与带电金属部件接触面积,使屏蔽性能大大提高,在提高绝缘强度和绝缘效果的前提下,还并能缩短带电金属部件与电源机壳之间的安装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电场缓冲屏蔽和环氧树脂绝缘体形成用于螺栓穿过的腔体,因此取消了绝缘支撑装置两头内嵌的铜质内螺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将螺栓穿过金属部件、绝缘支撑装置及电源机壳并通过螺母固定,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将铜排安装在电源机壳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场缓冲屏蔽,1-1—端座,1-2—内台阶,2—环氧树脂绝缘体,3—陶瓷绝缘体,4—螺栓,5—绝缘垫片,6—铜排组件,7—电源机壳,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包括圆柱形的陶瓷绝缘体3和注塑在陶瓷绝缘体3外周的环氧树脂绝缘体2,环氧树脂绝缘体2嵌接有带有端座1-1的电场缓冲屏蔽1,由于陶瓷绝缘体3的介电常数约为8,而环氧树脂绝缘体2的介电常数约为4,电场缓冲屏蔽1采用金属件,在电场缓冲屏蔽1作用下,通过介电常数的差异来改善绝缘支撑装置的沿面电场分布,同时能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快,适合大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场缓冲屏蔽1的端座1-1外端面与环氧树脂绝缘体2的一端面持平,端座1-1的内台阶1-2与陶瓷绝缘体3的一端连接,使嵌接在环氧树脂绝缘体2内的电场缓冲屏蔽1与陶瓷绝缘体3连接,电场缓冲屏蔽1和环氧树脂绝缘体2形成用于螺栓穿过的腔体,可通过螺栓4和螺母8将绝缘支撑装置安装固定在带电的金属部件与电源机壳7之间,而起到绝缘的作用,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还能降低成本。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场缓冲屏蔽1的长度L1超过环氧树脂绝缘体2长度L的1/2,该电场缓冲屏蔽1沿轴向延伸而超过环氧树脂绝缘体2中心截面,最好电场缓冲屏蔽1的长度L1不超过环氧树脂绝缘体2高度L的2/3,电场缓冲屏蔽1外周直径D1大于环氧树脂绝缘体2的中心圆直径D,该电场缓冲屏蔽1外周直径D1是环氧树脂绝缘体2的中心圆直径D的0.6~0.75,通过电场缓冲屏蔽1在提高绝缘支撑装置强度,并增加与带电金属部件的接触面,通过递变长度的差异,使绝缘装置表面电场分布更加均匀,使屏蔽性能大大提高,而能提高绝缘强度和绝缘效果。
见图2所示,将铜排组件6放置在本实用新型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的电场缓冲屏蔽1的一端,而贯通式绝缘支撑装置另一端与电源机壳7相接,螺栓4穿过绝缘垫片5、铜排组件6上的安装孔以及绝缘支撑装置中的腔体和电源机壳7上的安装孔及另一绝缘垫片5,用螺母8紧固,将带电的铜排组件6安装在电源机壳7上,通过绝缘支撑装置进行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