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980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支架承载着光伏面板发电主体,是光伏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架系统的选型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运行安全、破损率及综合成本。现阶段,光伏支架系统主要分为两种:跟踪式支架系统、固定式支架系统。前者结构比较精密,但其土地使用面积大,成本(运行、维护)高。后者结构简单,运用较广泛。固定式支架系统可细分为固定倾角支架系统和手动可调支架系统两类,两者相比较手动可调式支架系统发电量较固定倾角支架系统发电量年的提高幅度具有更大的空间。

目前,市场上手动可调式支架调节的方式多为:

(1)直接施力于支架或与支架连接的部件,此种支架系统调节耗力且场地适应性低,若要在复杂的场地适用,会导致工程量增大、成本升高。

(2)通过齿轮传动来带动支架转动,这种传动结构每套单排支架需配备一套传动结构,使得造价成本升高。

中国专利CN203026524U披露了一种手动调节光伏支架系统,其采用调节支架的方式为:直接施力于用以固定光伏面板的横梁相垂直的弧形梁,此种支架系统调节耗力且土地适应性低,适用于平坦地形。若要在一些坡度较大的场地使用,必须事先对场地的平整性作处理(工程量增大、成本升高)或调整支架的系统结构。

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支架系统场地适应性高,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传动省力的调节支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场地适应性高,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传动省力的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包括:横梁以及第一支撑柱,该横梁通过一枢接轴枢设连接于该第一支撑柱上,还包括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及第二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横梁以及第一支撑柱之间,用于调节所述横梁相对于第一支撑柱的角度;

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及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柱一端设有安装座用于固定在地面上,其另一端通过一枢接轴枢设连接于第一支撑柱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上进而形成一三角形固定结构,通过调整连接杆在第一支撑柱和/或第二支撑柱上的连接位置来对第一支撑柱相对于第二支撑柱的角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一连接孔,并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其中之一或者二者均是并排设置多个,通过连接孔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之间的对应位置的调整,进而调节第一支撑柱相对于第二支撑柱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弯弧梁及设有蜗杆的蜗杆支架,所述弯弧梁沿其弧长方向设有相同曲率的弯弧齿条,所述蜗杆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柱上,所述蜗杆支架设有一通腔,该弯弧梁穿过该通腔并使弯弧齿条与蜗杆相啮合,所述弯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横梁上,通过蜗杆与弯弧齿条的配合位置来对横梁的角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上连接一手动摇杆,通过转动手动摇杆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对横梁的角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所述所述弯弧梁沿其弧长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手动摇杆带动弯弧梁旋转至一定角度时,通过一定位销穿设至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进而固定横梁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上连接一自动驱动装置,通过该自动驱动装置控制蜗杆与弯弧齿条的配合位置,进而调节并固定横梁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支架上还设有一定位滚子,所述定位滚子与蜗杆形成一夹持结构,所述弯弧梁穿过通腔并夹持在该夹持结构内,进而使弯弧齿条与蜗杆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弯弧齿条及定位滚子均由高分子塑料制成,进而实现了自润滑、静音传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板,该安装板用于安装太阳能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弯弧梁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弯弧梁通过该连接杆连接到安装板,进而实现与横梁的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分别设置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及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中,通过蜗杆与弯弧齿条的配合位置来对横梁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太阳能支架的朝向太阳光的角度;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中,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角度,进而使第一支撑柱始终以竖直或某一角度设置在不同倾斜场地上,具有场地适应性高的特点,同时,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传动省力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蜗杆支架隐去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传动装置,包括:一横梁10、一第一支撑柱20、二安装板11、二连接板34、一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及一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该横梁10通过一枢接轴12枢设连接于该第一支撑柱20上,二连接板11分别固定在横梁10的两端,二连接板11用于安装太阳能支架。

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弯弧梁31及蜗杆支架32,所述弯弧梁31沿其弧长方向设有相同曲率的弯弧齿条311,该弯弧齿条311可以是与弯弧梁31呈一体连接结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结构并通过卡接等方式形成固定连接的,此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实现的,在此不再详述。

所述蜗杆支架32设有一通腔(未示出),该通腔的一相对侧上分别设有一蜗杆322及一定位滚子323,所述定位滚子323与蜗杆322形成一夹持结构,所述蜗杆支架32固定在第一支撑柱20上,所述弯弧梁31穿过通腔并夹持在该夹持结构内,进而使弯弧齿条311与蜗杆322相啮合,定位滚子323能保证弯弧梁31转动的稳定性。所述弯弧梁3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34连接至安装板11 上,进而实现与横梁10的连接。所述蜗杆322上连接一手动摇杆33,所述第一支撑柱20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未示出),所述所述弯弧梁31沿其弧长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312。当需要旋转安装其上的太阳能支架的角度时,手动转动手动摇杆33,手动摇杆33带动蜗杆322转动,蜗杆322转动带动弯弧梁31旋转,进而带动横梁10以枢接轴12为中心进行转动,以调节横梁10及太阳能支架的角度。当旋转至一定角度时,通过一定位销50穿设至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312内进而固定横梁10的角度。

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41及连接杆42,所述第二支撑柱 41一端设有安装座43用于固定在地面上,其另一端通过一枢接轴(未示出)枢设连接于第一支撑柱20上(常规设置,不再详述),所述第一支撑柱20上还设有一第一固定孔21,所述第二支撑柱41沿其长度方向上并排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孔41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支撑柱20和第二支撑柱41均设置多个固定孔,或者是单独在第一支撑柱20上设置多个,如果在第一支撑柱20或第二支撑柱41宽度较宽的情况下,第一固定孔21或第二固定孔411也可以沿其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所述连接杆42的两端均设有一连接孔(421及422),所述连接杆42一端的连接孔421与第一支撑柱20上的第一固定孔21相对应并通过螺栓(未示出) 旋接,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的连接孔422与第二支撑柱41的其中一个第二固定孔411相对应并通过螺栓旋接,进而形成一三角形固定结构,从而将第一支撑柱20以一定角度固定在第二支撑柱41上,通过调整连接孔422与第二支撑柱41的多个第二固定孔411之间的对应位置,可调节第一支撑柱20相对于第二支撑柱41的角度。进而使第一支撑柱20始终以竖直或某一角度设置在不同倾斜场地上,具有场地适应性高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调节机构采用蜗杆322与弯弧梁31上的弯弧齿条311 的配合,再通过手动摇杆33的方式调节角度,在实际运用中,手动摇杆33的转动圈数为15圈时,支架转动的对应角度为23°;手动摇杆33的转动圈数为 22.5圈时,支架转动的对应角度为34°;手动摇杆33的转动圈数为30圈时,支架转动的对应角度为45°;手动摇杆33的转动圈数为36.5圈时,支架转动的对应角度为55°。通过转动手动摇杆33的圈数即可确定横梁10及太阳能支架的偏转角度,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传动省力的特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手动摇杆33也可以用自动驱动装置替代,通过该自动驱动装置控制蜗杆322 与弯弧齿条311的配合位置,进而调节并固定横梁10的角度。只是自动驱动装置的成本会较高,适用于大规模运用。

本实施例中,蜗杆支架32有多个可拆卸支架板321固定而成,多个支架板 321可拆卸连接,方便维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弯弧齿条311及定位滚子323均由高分子塑料制成,进而实现了自润滑、静音传动的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分别设置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及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中,通过蜗杆与弯弧齿条的配合位置来对横梁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太阳能支架的朝向太阳光的角度;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中,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角度,进而使第一支撑柱始终以竖直或某一角度设置在不同倾斜场地上,具有场地适应性高的特点,同时,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传动省力等特点。

尽管结合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