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箱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886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机箱电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油田开采仪器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机箱电源。



背景技术:

矿山、油田使用的阀组间仪表,原设计采用电池供电,用电成本极高,人力物力投入大,且电池或变换后的直流电源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寿命大大缩减。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新型电源,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机箱电源,包括机箱1及其内部的交流部分和变压部分2;

所述机箱包括机箱内层11和机箱外层12;所述机箱内层11与机箱外层12之间填充聚氨酯泡沫13;还包括嵌合于内外层之间的半导体制冷器组;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组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器14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器142;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器141嵌合于机箱前后位置;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器142嵌合于机箱的左右位置;

还包括设置在外壁的温度传感器15;所述机箱1外壁安装有电子控制器3,该电子控制器包括交直流变压器、控制芯片、对比模块、模数转换器;所述交直流变压器与交流部分连接用于给电子控制器提供直流电;所述控制芯片与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依次连接对比模块、模数转换器、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嵌合于机箱内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嵌合于机箱内层;

所述交流部分包含交流输入端,所述交流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后接出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之间并列安装有两个有极性电容;所述变压部分包含左侧电路和右侧电路以及左侧电路和右侧电路中间的芯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电子控制器连接的温度显示器,该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机箱正前方;所述机箱内层设置有箱内温度传感器16;所述箱内温湿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连接。还包括与机箱铰接的机箱盖14,所述机箱盖内侧设置有与机箱口匹配的隔热垫17。机箱盖可以在必要时盖上,保证与外界隔离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电路结构为如下,包含并列的四部分,四部分中第一部分包含两个输入端,输入端之间包含并列的三个电容,三个电容分别为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第一部分的引线经过一个电容后接入BOOT2针脚;第二部分包含一个接地的电容,第二部分的引线接入PVDD2针脚;第三部分包含一个接地的电容,第三部分的引线接入BP针脚;第一部分的引线还连接一个旁路部分,所述旁路部分包含为并列于该引线的电容,该电容接地,引线经过该旁路后接入FB2针脚;第四部分包含串接的电路,该串接的电路包含一个电容和一个稳压二极管,二者串接后接地,该串接的电路接入SW2针脚,该串接电路还接入第一部分的引线。

进一步的,左侧电路结构为如下,包含并列的四部分,四部分中第一部分包含两个输入端,输入端之间包含并列的三个电容,三个电容分别为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第一部分的引线经过一个电容后接入BOOT1针脚;第二部分包含一个接地的电容,第二部分的引线接入PVDD1针脚;第三部分直接接地,引出三个引线接入GND针脚、EN`1针脚、EN2针脚;第一部分的引线还连接一个旁路部分,所述旁路部分包含为并列于该引线的电容,该电容接地,引线经过该旁路后接入FB1针脚;第四部分包含串接的电路,该串接的电路包含一个电容和一个稳压二极管,二者串接后接地,该串接的电路接入SW1针脚,该串接电路还接入第一部分的引线。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封装技术将变压部分进行加壳封装,流出交流电接点,并将封装好的变压部分置于机箱内,当接入交流电源后变压部分对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进一步的当在直流电源用于供电工作时,当地气候变化导致温差较大时,比如过热40多度,过冷-10摄氏度,机箱的自身保温结构,如内嵌的聚氨酯泡沫,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箱内温度不变或与外界的一定时间隔绝,保证了直流电源的工作环境,当机箱自身的结构无法满足温度保持时,机箱外的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超出预设的温度值时,比如说是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模数转换器将探测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反馈给对比模块,对比模块收到信息后根据预设的温度值比如说1摄氏度,那么将该数字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第二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对机箱内进行提高温度的处理;反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比如35摄氏度时,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对机箱内进行降低温度的处理。始终使得机箱内的变压部分设备或电池组处于一个较为适宜的温度环境,保证了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对不同厂家的阀组间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等仪表进行持续供电,供电稳定性高,不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始终使电源的工作温度保持在8-26摄氏度,并且具有多个直流电源输出口保证了供电需求,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火灾或电器罢工。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电子控制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交流部分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变压部分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新型机箱电源,包括机箱及其内部的交流部分和变压部分;

所述机箱包括机箱内层和机箱外层;所述机箱内层与机箱外层之间填充聚氨酯泡沫;还包括嵌合于内外层之间的半导体制冷器组;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组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嵌合于机箱前后位置;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器嵌合于机箱的左右位置;

还包括设置在外壁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机箱外壁安装有电子控制器,该电子控制器包括交直流变压器、控制芯片、对比模块、模数转换器;所述交直流变压器与交流部分连接用于给电子控制器提供直流电;所述控制芯片与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依次连接对比模块、模数转换器、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嵌合于机箱内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嵌合于机箱内层;

所述交流部分包含交流输入端,所述交流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后接出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之间并列安装有两个有极性电容;所述变压部分包含左侧电路和右侧电路以及左侧电路和右侧电路中间的芯片。

所述变压部分可以封装外壳后置于机箱内层形成的腔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仪器仪表等需电设备需要直流供电的需求,进一步的还可以是根据室外的温度情况对机箱内的温度进行调节,直到达到8-26摄氏度的标准使用温度,具体是:

通过封装技术将变压部分进行加壳封装,流出交流电接点,并将封装好的变压部分置于机箱内,当接入交流电源后变压部分对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进一步的当在直流电源用于供电工作时,当地气候变化导致温差较大时,比如过热40多度,过冷-10摄氏度,机箱的自身保温结构,如内嵌的聚氨酯泡沫,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箱内温度不变或与外界的一定时间隔绝,保证了直流电源的工作环境,当机箱自身的结构无法满足温度保持时,机箱外的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超出预设的温度值时,比如说是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模数转换器将探测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反馈给对比模块,对比模块收到信息后根据预设的温度值比如说1摄氏度,那么将该数字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第二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对机箱内进行提高温度的处理;反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比如35摄氏度时,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对机箱内进行降低温度的处理。始终使得机箱内的变压部分设备或电池组处于一个较为适宜的温度环境,保证了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如图1、2、3、4所示,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电子控制器连接的温度显示器,该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机箱正前方;所述机箱内层设置有箱内温度传感器;所述箱内温湿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连接。所述箱内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与模数转换器连接,当箱体内的温度达到设定范围比如说8-26摄氏度时,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或第二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进一步的,通过温度显示器可以将机箱内的温度实时显示,便于巡检人员及时记录和检测避免机箱温度调节系统失灵带来的损失。

所述电子控制器也可以直接与变压部分的输出端连接,接收交直流变压器的投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电路结构为如下,包含并列的四部分,四部分中第一部分包含两个输入端,输入端之间包含并列的三个电容,三个电容分别为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第一部分的引线经过一个电容后接入BOOT2针脚;第二部分包含一个接地的电容,第二部分的引线接入PVDD2针脚;第三部分包含一个接地的电容,第三部分的引线接入BP针脚;第一部分的引线还连接一个旁路部分,所述旁路部分包含为并列于该引线的电容,该电容接地,引线经过该旁路后接入FB2针脚;第四部分包含串接的电路,该串接的电路包含一个电容和一个稳压二极管,二者串接后接地,该串接的电路接入SW2针脚,该串接电路还接入第一部分的引线。

进一步的,左侧电路结构为如下,包含并列的四部分,四部分中第一部分包含两个输入端,输入端之间包含并列的三个电容,三个电容分别为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第一部分的引线经过一个电容后接入BOOT1针脚;第二部分包含一个接地的电容,第二部分的引线接入PVDD1针脚;第三部分直接接地,引出三个引线接入GND针脚、EN`1针脚、EN2针脚;第一部分的引线还连接一个旁路部分,所述旁路部分包含为并列于该引线的电容,该电容接地,引线经过该旁路后接入FB1针脚;第四部分包含串接的电路,该串接的电路包含一个电容和一个稳压二极管,二者串接后接地,该串接的电路接入SW1针脚,该串接电路还接入第一部分的引线。

本处的电路板是单独可以出售的单体,且可完成技术效果。

按照图3和图4所示按模块插头图标及管脚定义分别接入AC220V输入电源,焊接输出电缆的DB型插头,注意正负极不能接反;将DB型插头分别插于对应插座位置并连接至仪表输入电源位置,每个插头都有方向和孔针之别,插错是无法插入的;

基于以上结构,可以封装外壳,加上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以及指示灯。 可以直流供电,还可以变压供电,选择不同的电路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