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候车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非常迅速,各领域技术都取得很大的突破和进展,部分城市的保有量占所有公交车的比率达到70%,而国家在城市公交标准化方面,对车辆的考虑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公交站台的考虑,对于车辆的运行调度的考虑不是很充分,对于新能源公交车的续航旅程方面,如果设计不合理,就可能造成公交运行受阻,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用。而公交车必经每个公交站点,如果在公交候车亭设计一款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就可以及时给公交车充电,避免续航缺电的情况,加快新能源公交车等的推广。因此,如何设计公交车候车亭的充电系统,是当前新能源推广运用中的一个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零碳排放、安全可靠、可快速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
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储能系统、数据采集器、公交车充电接口和候车亭负荷,所述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光伏组件电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储能系统、公交车充电接口、候车亭负荷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分别与光伏控制器、储能系统、候车亭负荷信号连接,通讯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器、综合管理系统信号连接,通讯模块将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输送至综合管理系统中。候车亭负荷包括照明灯等,候车亭负荷都采用24V的直流系统,照明灯均采用节能的灯具,在满足照度的前提下,采用低功率的LED灯取代传统日光灯,降低自用电量。
一般情况下,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候车亭的顶部,所述光伏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和通讯模块安装在候车亭架构上,储能系统置于地下电池井内,公交车充电接口设置在候车亭前的地面上。
所述光伏组件一般由若干个多晶或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零碳排放,整个公交候车亭的能源消耗全部来源于光伏发电,在保证自用电的前提下,富余的电量给经过本候车亭的新能源汽车补充电;
2、公交候车亭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全过程都自动进行,不需要人为操作,避免耽误车辆运营时间,避免人为故障或损坏系统,且采用的是正弦脉冲的方式,大电流充电,既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又可以配合电池管理系统定期激活恢复储能系统的容量;经测算,30秒内,候车亭可给新能源汽车充电5kWh;
3、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可通过通讯模块自动无线远程输送给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后台监控。
4、经测算,每个公交候车亭每年可提供约7000KWh电量,每年自用电控制在700KWh电量以内,每年可提供给新能源汽车约6300KWh电量,节约原油约5000Kg;
5、本系统的实施可以延长新能源公交车的续航旅程,同时也可以缓和目前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站点不足的问题,同时可弥补目前国家在城市公交标准化方面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光伏组件1、光伏控制器2、储能系统3、数据采集器4、公交车充电接口5和候车亭负荷6,光伏控制器2的输入端与光伏组件1电连接,光伏控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储能系统3、公交车充电接口5、候车亭负荷6电连接,数据采集器4分别与光伏控制器2、储能系统3、候车亭负荷6信号连接,通讯模块7分别与数据采集器4、综合管理系统8信号连接,通讯模块7将数据采集器4采集到的数据输送至综合管理系统8中。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1由若干个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组成。
本实施例中,单晶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候车亭的顶部,光伏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和通讯模块安装在候车亭架构上,储能系统置于地下电池井内,公交车充电接口设置在候车亭前的地面上。
具体运行时,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通过单晶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并传输给光伏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将接收到的电能输送给储能系统、公交车充电接口及候车亭负荷,同时,数据采集器采集光伏控制器、储能系统、候车亭负荷上的各种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综合管理系统中,综合管理系统对整个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实施例2
一种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一种光电充一体化的城乡公交候车亭系统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光伏组件由若干个多晶太阳能电池板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