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44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220kV以下微机保护装置都采用单套设计方案。当作为二次设备的微机保护装置发生异常或故障时,其保护和控制的一次设备往往需要受累被迫停电,直接导致供电可靠性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考虑在不额外增加一套微机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使用一种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替代出现问题的微机保护装置,保证原来运行的微机保护装置故障处理期间,被保护的一次设备不失去保护无需被迫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包括微机保护装置,通过电线分别与微机保护装置相连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微机测控装置,所述电流互感器与微机保护装置之间的电线上卡有读取电流信号的钳形电流表,所述钳形电流表连接应急保护装置,所述应急保护装置通过电线分别连接通过电线分别连接微机保护装置、断路器、电压互感器、微机测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保护装置包括CPU插件,所述CPU插件分别连接AD插件、出口插件和信号插件,所述AD插件连接钳形电流表和接入端子排的电压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口插件包括控制正电、跳闸线、合闸线和继电器;所述信号插件包括遥信信号和信号正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关键技术是采用了钳形电流表采集电流信号,保证了电流互感器不开路的情况下电流直接接入装置,同时因为采用钳形电流表极大的降低了作为交流信号采集部分的AD插件的体积和重量,实现了应急保护装置的便携化,提高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应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微机保护装置、2-断路器、3-电流互感器、4-电压互感器、5-微机测控装置、6-钳形电流表、7-应急保护装置、7-1-CPU插件、7-2-AD插件、7-3-出口插件、7-4-信号插件、7-3-1-控制正电、7-3-2-跳闸线、7-3-3-合闸线、7-3-4-继电器、7-4-1-包括遥信信号、7-4-2-信号正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包括微机保护装置1,通过电线分别与微机保护装置1相连的断路器2、电流互感器3、电压互感器4和微机测控装置5,所述电流互感器3与微机保护装置1之间的电线上卡有读取电流信号的钳形电流表6,所述钳形电流表6连接应急保护装置7,所述应急保护装置7通过电线分别连接微机保护装置1、断路器2、电压互感器4、微机测控装置5。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保护装置7包括CPU插件7-1,所述CPU插件7-1分别连接AD插件7-2、出口插件7-3和信号插件7-4,所述AD插件7-2连接钳形电流表6和接入端子排的电压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口插件7-3包括控制正电7-3-1、跳闸线7-3-2、合闸线7-3-3和继电器7-3-4;所述信号插件7-4包括遥信信号7-4-1和信号正电7-4-2。

微机保护装置1主要通过电流互感器3获得一次设备运行的电流信号,通过电压互感器4获得运行设备的电压信号。然后通过自身的CPU插件7-1进行计算,驱动出口插件7-3控制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驱动信号插件7-4发出各种信号。

电流互感器3的运行特性是运行过程中不能出现开路,电压互感器4的运行特性是运行过程中不能出现短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考虑采用钳形电流表6在不改变现有电流互感器3二次回路不使其开路的基础上通过将钳形电流表6直接卡在原电流互感器3二次线上读取电流信号提供给应急保护装置7。而对于电压信号,可以直接通过二次线在现有保护装置的端子排上引出接入应急装置7即可。

该应急保护装置7也设有保护CPU插件7-1,通过分析处理钳形电流表6和二次线接入的交流信号进行逻辑功能判断。其也配置有自适应的出口插件7-3,当微机保护装置1故障需要退出时,将控制回路的电源线,跳闸线、合闸线直接接入该应急保护装置7。控制回路的接入也通过端子排实现。同时该便携式应急保护装置还有断路器闭锁信号接入回路以及应急保护装置开出信号回路。其中信号开出回路接入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断路器闭锁信号接入回路主要是指当保护装置控制的断路器处于异常状态时(主要是SF6气体压力降低或者弹簧未储能状态),断路器禁止操作,此时断路器发出闭锁信号给保护装置,禁止保护装置操作该断路器。应急保护装置开出信号回路接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应急保护装置将自身运行状态的信号通过硬接点或者软报文的形式上送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远方能够监控到该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反应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信号主要有,运行异常、装置失电、装置闭锁、保护动作等信号。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