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063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箱式变电站由于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影响市容市貌等种种缺点,已经逐步被地埋式箱变所取代,但是由于地埋式箱变由于变压器置于封闭的地坑下,如果要对其温度、湿度进行测量,维护人员就要频繁打开入井盖,增大作业难度和强度,缺乏对地下温、湿度的实时数据,则设计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亟亟可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在地上部分增加监控室,安装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和视频显示器对变电站地下部分实现实时监测,并控制排风扇、除湿机和抽水泵工作使地下环境达到合格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包括高、低压配电室,地下部分包括封闭地坑和变压器,所述地上部分还配备有监控室,监控室设置有控温组件、控湿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安装在监控室内的温度控制器、安装在封闭地坑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安装在封闭地坑上面的排风扇,并且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排风扇电连接;所述控湿组件包括设置在监控室内的湿度控制器、设置在封闭地坑内的湿度传感器和除湿机,并且湿度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和除湿机电连接,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设置在监控室内的视频显示器和设置在封闭地坑内的摄像头,并且视频显示器与摄像头电连接,所述封闭地坑的底面具有一个凸起的台面,变压器安装在凸起台面上,凸起台面与封闭地坑侧壁形成积水槽,并且积水槽内安装有抽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温组件包括三个温度传感器,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封闭地坑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湿组件包括三个湿度传感器,三个湿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封闭地坑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闭地坑顶面开有与排风扇和抽水泵配套使用的排风孔和排水管出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变电站地上部分配置有监控室,安装有控温组件、控湿组件和显示组件,能够在不进入封闭地坑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封闭地坑内的情况实时监测,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和防范措施,并且大大降低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分别通过安装在地下部分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智能对排风扇和除湿机发出工作命令,保障封闭地坑内的工作环境达标;

3、封闭地坑的凸起台面安放变压器,并且在封闭地坑的上部设置有摄像头,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能够了解积水槽的情况,及时启动抽水泵,保障变压器的工作运行环境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埋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控室,2、温度控制器,3、温度传感器,4、排风扇,5、湿度控制器,6、湿度传感器,7、除湿机,8、视频显示器,9、摄像头,10、积水槽,11、抽水泵,12、排风孔,13、排水管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包括高、低压配电室,地下部分包括封闭地坑和变压器,其中所述地上部分还配备有监控室1,监控室1设置有控温组件、控湿组件和显示组件,控温组件包括安装在监控室1内的温度控制器2、安装在封闭地坑内的温度传感器3和安装在封闭地坑上面的排风扇4,并且温度控制器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3和排风扇4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3提供的数据,智能控制排风扇4的工作;所述控湿组件包括设置在监控室1内的湿度控制器5、设置在封闭地坑内的湿度传感器6和除湿机7,并且湿度控制器5分别与湿度传感器6和除湿机7电连接,通过湿度传感器6提供的数据,智能控制除湿机7的工作;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设置在监控室1内的视频显示器8和设置在封闭地坑内的摄像头9,并且视频显示器8与摄像头9电连接,所述封闭地坑的底面具有一个凸起的台面,变压器安装在凸起台面上,凸起台面与封闭地坑侧壁之间形成积水槽10,并且积水槽10内安装有抽水泵11,通过显示组件可以实时监控封闭地坑内的环境,根据情况启动抽水泵11。

其中温度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6各有三个,分别安装在封闭地坑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采集不同位置的数据给予温度控制器2和湿度控制器5,发出指令更加精准;并且在封闭地坑的顶面开有与排风扇4和抽水泵11配套使用的排风孔12和排水管出孔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