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003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进行发电的太阳电池发电技术就是备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技术。太阳电池是由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如硅、砷化镓、铟硒铜等材料制成,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目前,由多片太阳电池组合而成的光伏组件作为基本的光伏发电单元被大量使用于建设各种光伏发电系统,或将透明的薄膜组件作为建筑物幕墙材料来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率,各种新型结构的光伏组件不断被开发和应用,比如,一种可以双面发电的双玻光伏组件也被研发出来并开始应用。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接线盒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引出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因此,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光伏组件构建各种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另,相比于传统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光伏组件背面使用的面积较大的接线盒,对于双玻双面发点的光伏组件来说,接线盒的体积需要越小越好,而且要考虑电缆线的走线,避免占用太多的组件空间或者对组件的有效发电面形成遮挡;接线盒的体积越小,组件的外观更漂亮、整洁,就具有更广的适用场合;另外,在接线盒体积变小的情况下,使接线盒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以及良好的散热效果又是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当接线盒通过的电流越来越大时,耐热和散热性能就更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双玻双面发点光伏组件对接线盒的应用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体积小,走线方便,耐热性和散热性能优异且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以及正极接线盒,所述的负极接线盒与正极接线盒的一端分别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以及正极接线盒为两端为圆弧形的胶囊状构造,并在光伏组件上呈一直线设置;所述的接线盒包括框体,尼龙底板以及盒盖;尼龙底板与框体固定,汇流条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固定在所述的尼龙底板上,且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跨设在接线盒的两端,中间通过垂直设计的铜板桥接,第二接线端子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的中间,其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之间设有隔离板,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之间通过二极管连接;所述的框体的背面设置有胶槽。

优选的,所述的盒盖的内侧设有台阶面,在将盒盖与框体扣合时,所述的台阶面与框体的顶部抵接,台阶面与盒盖的顶部之间留有一预定的高度的空间。

再优选的,所述的盒盖与框体通过卡槽与卡扣进行扣合固定。

再优选的,所述的尼龙底板上设有多个定位热熔柱,接线端子通过所述的定位热熔柱与尼龙底板定位并通过热熔与其固定。

再优选的,所述的负极接线盒与正极接线盒的第一接线端子分别与电缆线的端部铆接固定,且接线端子与电缆线的铆接部位设置有两个铆接固定点。

再优选的,在电缆线与接线端子铆接后,在铆接部位涂敷焊锡。

再优选的,所述的框体和尼龙底板的底面设置为咬花面。

再优选的,在框体上设有组装防呆槽,在盒盖的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防呆槽配合的防呆筋。

再优选的,所述的中间接线盒上设有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采用三个呈一直线设置的两端为圆弧的胶囊型构造的接线盒组合而成,体积小,外形美观,占用组件面积极小;电缆线方便各个方向的走线;采用独立的尼龙底板,使接线盒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导通和耐热能力;接线端子采用铜板桥接的横跨设计,提高了散热能力;盒盖的上方留有间隙,避免内部的硅胶受热膨胀将接线盒顶起变形。所述的接线盒体积小,耐热及散热性能优异,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更长,成本低且加工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负极接线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未含盒盖);

图1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的中间接线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极接线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A的负极接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图1A的负极接线盒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B所示为图1A的负极接线盒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A的负极接线盒的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所示为图3的负极接线盒的盒盖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B所示为图3A的A-A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优点详述如下。

参照图1A至1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负极接线盒10、中间接线盒20以及正极接线盒30,所述的负极接线盒10与正极接线盒30的一端分别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盒10、中间接线盒20以及正极接线盒30为两端为圆弧形的胶囊状构造,并在光伏组件上呈一直线设置。由于三个接线盒的主要技术特征基本相同,为避免重复赘述,以下仅以负极接线盒10为例来具体说明接线盒的结构特征。

参照图2及图2A所示的负极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接线盒包括框体12,尼龙底板14以及盒盖16(见图3),盒盖16与框体12通过卡槽165与卡扣125进行固定;尼龙底板14通过卡扣结构142与框体12固定,汇流条接线端子141与142设置在所述的尼龙底板14上,尼龙底板14上设有多个定位热熔柱144,接线端子通过所述的定位热熔柱与尼龙底板14定位并通过热熔与其固定;由于尼龙材料的耐热性能非常好,接线端子又是接线盒内主要的发热器件,将接线端子设置在独立设置的尼龙底板上,而不是采用一体成型的盒体,可以大幅提高接线盒的耐热性能且无需增加太多成本。

参照图2B,为了充分利用接线盒有限的空间并提高接线盒的散热性能,所述的接线端子141跨设在接线盒的两端,中间通过垂直设计的铜板1413桥接,另一接线端子143设置在接线端子141的中间,其一端与接线端子141之间设有隔离板146,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41之间通过二极管145连接。

所述的接线端子141与电缆线18的端部铆接固定,参照图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线端子141与电缆线18的铆接部位设置有两个铆接固定点147,如此可以提高连接强度,更优选的,电缆线与接线端子铆接后,在铆接部位涂敷焊锡。

参见图2A,所述的框体12的背面设置有胶槽121,在将接线盒与组件进行粘贴时,仅需在胶槽内注上硅胶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两端为圆弧设计,可以提高点胶机注胶的连贯性并保证硅胶均匀。如果接线盒采用直角设计,在点胶机往胶槽内点胶时,在直角处需要停顿后改变点胶方向再继续点胶,如此,在四个直角出的点胶量与其他地方的点胶量就会造成差异,影响点胶的厚度均匀性,进而影响接线盒与组件的粘贴效果。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框体12和尼龙底板14的底面设置为咬花面,如此可以增加接线盒与组件的粘贴效果。

参照图3及3B,所述的接线盒盒盖16的内侧设有台阶面161,在将盒盖16与框体12扣合时,所述的台阶面161与框体12的顶部抵接,而台阶面161与盒盖的顶部之间还留有一预定的高度d的空间,如此,在接线盒框体内填充的硅胶受热膨胀后,此空间可以容纳硅胶膨胀的体积,不至于由膨胀的硅胶将盒盖顶起使盒盖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

另外,参照图2及图3,为了避免工人在组装接线盒时将盒盖的方向搞错,在框体12上设有防呆槽123,在盒盖16的对应位置设有防呆筋163。

参照图1B,为了便于中间接线盒在组装时的便利性,比如,为了便于中间接线盒在定位夹具上的取放,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间接线盒20上设有手持部21。

本实用新型的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采用三个呈一直线设置的两端为圆弧的胶囊型构造的接线盒组合而成,体积小,外形美观,可以紧靠组件的边缘安装,占用组件面积极小;电缆线沿盒体直线方向出线,既不会阻挡组件的有效发电面积,又方便各个方向的走线,减少线的折弯,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独立的尼龙底板,使接线盒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导通和耐热能力;电缆线与接线端子采用双铆接并涂敷焊锡,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充分利用有限的盒体空间将接线端子采用铜板桥接的横跨设计,提高了散热能力;盒盖的上方留有间隙,避免内部的硅胶受热膨胀将接线盒顶起变形。综合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接线盒,体积小,耐热及散热性能优异,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更长,成本低且加工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