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门联锁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46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门联锁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的断路器底盘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关门联锁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开关柜上的断路器底盘结构是利用丝杆和丝杆螺母传递动力使手推车推进或拉出,以达到断路器工作位置切换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底盘结构一般分为电动和手动两种驱动方式,但是,无论电动还是手动都需在开关柜柜门打开的情况下进行,给操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操作时不仅劳动强度要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容易引起错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带开、关门联锁,且便于关门操作的断路器底盘结构,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研发出一种克服所述缺陷的关门联锁底盘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门联锁底盘结构,使得操作方便,且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关门联锁底盘结构,包括静车架、动车架、丝杆、丝杆螺母、定位套、拐臂、联锁板及复位拉簧;静车架上转动设置丝杆,动车架滑设在静车架上,动车架上设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套在丝杆上与丝杆传动配合;定位套安装在静车架上位于丝杆端部,定位套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槽;联锁板滑动设置在静车架上,复位拉簧一端固定在静车架上,复位拉簧另一端固定在联锁板上,联锁板一端插入定位套的限位槽中;拐臂枢接在静车架上,拐臂一端为自由端,拐臂另一端与联锁板另一端接触抵靠,柜门关闭触动拐臂摆动,拐臂驱使联锁板滑动使联锁板一端从定位套的限位槽中拔出。

进一步,拐臂包括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联锁板包括第一联锁板和第二联锁板,复位拉簧包括第一复位拉簧和第二复位拉簧,定位套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联锁板滑动设置在静车架上位于定位套一侧,第一复位拉簧一端固定在静车架上,第一复位拉簧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联锁板上,第一联锁板一端插入定位套的第一限位槽中,第一拐臂枢接在静车架上,第一拐臂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拐臂另一端与第一联锁板另一端接触抵靠;第二联锁板滑动设置在静车架上位于定位套另一侧,第二复位拉簧一端固定在静车架上,第二复位拉簧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联锁板上,第二联锁板一端插入定位套的第二限位槽中,第二拐臂枢接在静车架上,第二拐臂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拐臂另一端与第二联锁板另一端接触抵靠。

进一步,第一拐臂通过第一销轴枢接在静车架上,第二拐臂通过第二销轴枢接在静车架上。

进一步,静车架上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位于定位套两侧,第一联锁板在第一滑槽中滑行,第二联锁板在第二滑槽中滑行。

进一步,定位套为六角定位套。

进一步,六角定位套具有径向外翻边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柜门关闭,柜门关闭触动拐臂摆动,拐臂驱使联锁板滑动使联锁板一端从定位套的限位槽中拔出,解除对定位套的限位,此时操作人员可在柜门关闭的情况下将摇柄插入定位套转动丝杆对底盘结构进行推车作业;柜门打开时,柜门停止对拐臂的压制限位,联锁板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复位,联锁板的一端插入定位套的限位槽中,将定位套限位,摇柄无法插入定位套转动丝杆,从而无法对底盘结构进行推车作业。有效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标号说明

静车架1 安装板11

第一滑槽111 第二滑槽112

动车架2 丝杆3

丝杆螺母4 定位套5

拐臂6 第一拐臂61

第一销轴611 第二拐臂62

第二销轴621 联锁板7

第一联锁板71 第二联锁板72

复位拉簧8 第一复位拉簧81

第二复位拉簧82 柜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关门联锁底盘结构,包括静车架1、动车架2、丝杆3、丝杆螺母4、定位套5、拐臂6、联锁板7及复位拉簧8。

静车架1上转动设置丝杆3,动车架2滑设在静车架1上,动车架2上设有丝杆螺母4,丝杆螺母4套在丝杆3上与丝杆3传动配合。

定位套5安装在静车架1上位于丝杆3端部,定位套5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定位套5优选为六角定位套,六角定位套具有径向外翻边结构,便于插摇柄。

联锁板7滑动设置在静车架1上,复位拉簧8一端固定在静车架1上,复位拉簧8另一端固定在联锁板7上,联锁板7一端插入定位套5的限位槽中。拐臂6枢接在静车架1上,拐臂6一端为自由端,拐臂6另一端与联锁板7另一端接触抵靠,柜门9关闭触动拐臂6摆动,拐臂6驱使联锁板7滑动使联锁板7一端从定位套5的限位槽中拔出。

本实施例中,拐臂6包括第一拐臂61和第二拐臂62,联锁板7包括第一联锁板71和第二联锁板72,复位拉簧8包括第一复位拉簧81和第二复位拉簧82,定位套5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第一联锁板71滑动设置在静车架1上位于定位套5一侧,第一复位拉簧81一端固定在静车架1上,第一复位拉簧81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联锁板71上,第一联锁板71一端插入定位套5的第一限位槽中。第一拐臂61枢接在静车架1上,第一拐臂61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拐臂61另一端与第一联锁板71另一端接触抵靠。

第二联锁板72滑动设置在静车架1上位于定位套5另一侧,第二复位拉簧82一端固定在静车架1上,第二复位拉簧82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联锁板72上,第二联锁板72一端插入定位套5的第二限位槽中,第二拐臂62枢接在静车架1上,第二拐臂62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拐臂62另一端与第二联锁板72另一端接触抵靠。

柜门9关闭同时触动第一拐臂61和第二拐臂62摆动,第一拐臂61和第二拐臂62分别驱使第一联锁板71和第二联锁板72滑动,使第一联锁板71和第二联锁板72的一端分别从定位套5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中拔出。

如图5所示,第一拐臂61通过第一销轴611枢接在静车架1上,第二拐臂62通过第二销轴621枢接在静车架1上。

如图2所示,静车架1上设置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设置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分别位于定位套5两侧,第一联锁板71在第一滑槽111中滑行,第二联锁板72在第二滑槽112中滑行。

使用时,将柜门9关闭,柜门9关闭同时触动第一拐臂61和第二拐臂62摆动,第一拐臂61和第二拐臂62分别驱使第一联锁板71和第二联锁板72滑动,使第一联锁板71和第二联锁板72的一端分别从定位套5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中拔出,解除对定位套5的限位,此时操作人员可在柜门关闭的情况下将摇柄插入定位套5转动丝杆3对底盘结构进行推车作业。

柜门9打开时,柜门9停止对第一拐臂61和第二拐臂62的压制限位,第一联锁板71和第二联锁板72分别在第一复位拉簧81和第二复位拉簧82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联锁板71和第二联锁板72的一端分别插入定位套5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中,将定位套5限位,摇柄无法插入定位套5中转动丝杆3,从而无法对底盘结构进行推车作业。有效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六角定位套、联锁机构的合理设置,使得底盘结构必须在柜门关闭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不仅能有效避免突发事件下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方便了开关柜和底盘结构的操作,操作维护方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适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