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031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包括盒体,盒体内安装有控制模块及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三相输出铜排、直流输入铜排、支撑电容、以及IGBT模块,所述所述IGBT模块输入端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及所述支撑电容连接,所述IGBT输出端与所述三相输出铜排连接,支撑电容能加强输入电压的稳定性并有一定的抗干扰功能。对于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机,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发展,为保证产品的系统可靠性,整车端对电机的工作稳定性要求高,这就要求电机控制器的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但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未能达到要求,因此需对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结构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能改善现有电机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盒体、以及安装在盒体内的控制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直流输入铜排、支撑电容、IGBT模块以及三相输出铜排,所述IGBT模块输入端与所述支撑电容及所述直流输入铜排连接,所述IGBT模块输出端与所述三相输出铜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EMC滤波组件,所述EMC滤波组件安装在直流输入铜排上并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电连接。

上述所述EMC滤波组件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接形成Y电容组,所述第三电容与Y电容组并联,Y电容组的两端形成所述EMC滤波组件的正极端和负极端,正极端、负极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接点形成所述EMC滤波组件的接地端,所述接地端与所述盒体连接。

上述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三相连接铜排和直流连接铜排,所述三相连接铜排与所述三相输出铜排连接,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直流连接铜排连接,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IGBT模块输入端及所述支撑电容连接,所述EMC滤波组件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电连接。

上述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各连接有一个所述EMC滤波组件。

上述所述EMC滤波组件安装在电容板上,所述电容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焊孔、第二连接焊孔和第三连接焊孔分别与所述正极端、所述负极端和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直流输入铜排上与第一连接焊孔、第二连接焊孔对应的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螺栓,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螺栓,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焊孔内安装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盒体连接。

上述所述支撑电容包括电容盒体和安装在电容盒体内的电容组件与极片,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第二端部连接的所述EMC滤波组件集成在所述电容盒体内,所述EMC滤波组件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与所述电容组件的正、负极连接,所述EMC滤波组件的接地端与极片连接,极片的一端伸出所述电容盒体外与盒体连接。

上述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突波电容和复合母排,所述突波电容两端与所述IGBT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支撑电容、所述直流输入铜排及所述三相输出铜排通过所述复合母排与所述IGBT模块连接,所述复合母排安装在所述IGBT模块上,所述突波电容安装在所述复合母排上方,所述支撑电容安装在所述突波电容上方。

上述所述三相输出铜排和所述直流输入铜排安装在所述复合母排一侧,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三相输出铜排及所述直流输入铜排上方并位于所述支撑电容旁,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功率模块之间设有屏蔽板。

上述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通过软排线连接,所述软排线上套有第一磁环,所述第一磁环固定在所述屏蔽板上。

上述所述软排线和所述第一磁环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屏蔽板上。

上述所述盒体一侧壁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外安装有接线盒,所述出线孔内安装有接线排,所述三相连接铜排和直流连接铜排穿过接线排伸入到接线盒内,所述接线排上安装有第二磁环和第三磁环,所述第二磁环套在所述直流连接铜排上,所述第三磁环套在所述三相连接铜排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在所述直流输入铜排上安装EMC滤波组件,可提高功率模块的电磁兼容性,使电机控制器工作稳定;

2)所述EMC滤波组件结构简单,能有效抑制干扰;

3)所述EMC滤波组件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电连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EMC滤波组件的安装位置;

4)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各连接有一个所述EMC滤波组件,进一步提高功率模块的电磁兼容性;

5)所述EMC滤波组件集成在所述支撑电容内,可节约空间,使电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更合理;

6)所述IGBT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突波电容,突波电容能有效吸收干扰;所述复合母排安装在IGBT模块上,突波电容安装在复合母排上方,支撑电容安装在突波电容上方,使功率模块的体积缩小,结构紧凑;

7)所述三相输出铜排和直流输入铜排安装在所述复合母排一侧,三相输出铜排、直流输入铜排及复合母排形成了一个强电层,缩短了电机控制器的强电流通路程;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三相输出铜排及直流输入铜排上方并位于支撑电容旁,使电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更合理、紧凑;

8)所述软排线上套有第一磁环,第一磁环能减少功率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的干扰,使电机控制器的工作更稳定;

9)所述直流连接铜排上套有第二磁环,所述三相连接铜排上套有第三磁环,进一步加强了电机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中功率模块的原理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中功率模块的爆炸图;

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是图4的B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中支撑电容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中功率模块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盒体11、以及安装在盒体11内的控制模块4和功率模块3,所述功率模块3包括直流输入铜排34、支撑电容32、IGBT模块31以及三相输出铜排33,所述IGBT模块31输入端与所述支撑电容32及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连接,所述IGBT模块31输出端与所述三相输出铜排3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EMC滤波组件38,所述EMC滤波组件38安装在直流输入铜排34上并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电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在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上安装EMC滤波组件38,可提高功率模块的电磁兼容性,使电机控制器工作稳定。

所述EMC滤波组件38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接形成Y电容组,所述第三电容C3与Y电容组并联,Y电容组的两端形成所述EMC滤波组件38的正极端E+和负极端E-,正极端E+、负极端E-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的接点形成所述EMC滤波组件的接地端G,所述接地端G与所述盒体11连接。所述EMC滤波组件38结构简单,能有效抑制干扰。

所述功率模块3还包括三相连接铜排36和直流连接铜排37,所述三相连接铜排36与所述三相输出铜排33连接,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的第一端部341与所述直流连接铜排37连接,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的第二端部342与所述IGBT模块31输入端及所述支撑电容32连接,所述EMC滤波组件38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的第一端部341或第二端部342电连接。

所述EMC滤波组件38安装在电容板381上,所述电容板381上设有第一连接焊孔3811、第二连接焊孔3812和第三连接焊孔3813分别与所述正极端E+、所述负极端E-和所述接地端G连接,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上与第一连接焊孔3811、第二连接焊孔3812对应的设有第一安装孔343和第二安装孔344,一安装孔343内安装有第一螺栓382,第二安装孔344内安装有第二螺栓383,所述正极端E+和所述负极端E-通过第一螺栓382、第二螺栓383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焊孔3813内安装有第三螺栓384,所述接地端G通过第三螺栓384与所述盒体11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述第一安装孔343、第二安装孔344可选择设在靠近第一端部341或靠近第二端部342的位置上。

所述功率模块3还包括突波电容35和复合母排39,所述突波电容35两端与所述IGBT模块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支撑电容32、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及所述三相输出铜排33通过所述复合母排39与所述IGBT模块31连接,所述复合母排39安装在所述IGBT模块31上,所述突波电容35安装在所述复合母排39上方,所述支撑电容32安装在所述突波电容35上方。使功率模块3的体积缩小,结构紧凑。

所述三相输出铜排33和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安装在所述复合母排39一侧,所述控制模块4安装在所述三相输出铜排33及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上方并位于所述支撑电容32旁,所述控制模块4与所述功率模块3之间设有屏蔽板41。三相输出铜排、直流输入铜排34及复合母排39形成了一个强电层,缩短了电机控制器的强电流通路程;所述控制模块4安装在三相输出铜排33及直流输入铜排34上方并位于支撑电容32旁,使电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更合理、紧凑。

所述功率模块3与所述控制模块4之间通过软排线42连接,所述软排线42上套有第一磁环43,所述第一磁环43固定在所述屏蔽板41上。第一磁环43能减少功率模块3与控制模块4之间的干扰,使电机控制器的工作更稳定。

上述所述软排线42和所述第一磁环43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屏蔽板41上。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

所述盒体11一侧壁上设有出线孔12,所述出线孔12外安装有接线盒2,所述出线孔12内安装有接线排23,所述三相连接铜排36和直流连接铜排37穿过接线排23伸入到接线盒2内,所述接线排23上安装有第二磁环231和第三磁环232,所述第二磁环231套在所述直流连接铜排37上,所述第三磁环232套在所述三相连接铜排36上。第二磁环231和第三磁环232进一步降低干扰,加强了电机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电机控制器与实施例一所述电机控制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EMC滤波组件38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的第二端部342电连接,所述EMC滤波组件38集成在所述支撑电容32内。

具体为:所述支撑电容32包括电容盒体321和安装在电容盒体321内的电容组件与极片322,所述EMC滤波组件38安装在所述电容盒体321内,所述EMC滤波组件的正极端E+和负极端E-分别与所述电容组件的正、负极连接,所述EMC滤波组件的接地端G与极片322连接,极片322的一端伸出所述电容盒体321外与盒体1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EMC滤波组件8集成在所述支撑电容32内,可节约空间,使电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更合理。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电机控制器与实施例一所述电机控制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的第一端部341和第二端部342各连接有一个所述EMC滤波组件38(38A,38B)。

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第一端部341与连接的所述EMC滤波组件38A安装在在电容板381上;所述直流输入铜排34第二端部342连接的所述EMC滤波组件38B集成在所述电容盒体321内。

本实施例所述电机控制器,增加了连个EMC滤波组件38,进一步提高功率模块3的电磁兼容性。

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