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8200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一般采用散热风扇对主机进行散热,常规设计上,出风口与进风口一般都是以开口朝下的方式设置在主机的底部,工作时,空气从进风口流入主机内部进行循环,然后通过底部的出风口将循环后的高温空气排出,这时,被排出的空气由于来不及散开的原因,容易直接从进风口流回主机的内部,导致电机的散热效果差,并且影响电机的寿命。而为了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往往会在设计上把电机风扇加大,导致电机噪音变大,影响用户使用。

在现有电机散热结构中,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1620105536.4公布了一种搅拌装置的电机散热结构,包括下端开口的壳体、驱动电机、风机和底盘,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底盘的上侧,驱动电机和风机分别安装在壳体内,驱动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驱动电机的上输出轴通过壳体上端的刀孔与搅拌刀件连接,驱动电机的下输出轴与风机连接;还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设在底盘外侧,出风口设在底盘侧部,风机导引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并导引空气由出风口排出壳体外侧。虽然通过该专利结构的设计,能保证了从出风口排出的高温空气不容易从进风口直接流回搅拌装置的主机内,但散热效率问题依然没有妥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结构简单实用,能有效提高电机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机、挡风环和底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环外壁与底部外壳相连接,所述电机底部带有散热风扇,所述挡风环内侧留有挡风段,所述底部外壳上设有与挡风环对应的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外壳外侧设有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设有与挡风环相连接的轴套。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外壳内侧为由外向内凸起的环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环弧形内侧与挡风环形成出风区。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环内壁与隔热风扇至少留有5mm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栅格状或网孔状,具有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水平面上呈十字相对设置,将进出风分隔开,防止从出风口排出的高温空气再次从进风口进入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外壳外侧设置有两块挡风片,对进出风进行阻隔。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片与进风口平行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电机底部与挡风环外壁通过螺丝与底部外壳相连接,由于部分散热风扇排开的高温空气会向电机方向排出,通过挡风环的隔热段可对该部分高温空气进行阻隔,形成涡旋,反过来加强出风口排气速度,能有效提高电机散热效率。由于散热效率提高,电机散热风扇设计时可选用较小的电机风扇,变相降低电机噪音。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挡风环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部外壳外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机1、挡风环2和底部外壳3,电机1底部与挡风环2外壁通过螺丝与底部外壳3相连接,电机1底部带有散热风扇,挡风环2内侧留有挡风段6,挡风环2内壁与散热风扇至少留有5mm距离,底部外壳3上设有进风口4和出风口5,进风口4设置在底部外壳3外侧,出风口5设置在底部外壳3内侧,出风口5、散热风扇和挡风环2处于用一轴线上。当散热风扇转动时,高温空气向四周排开,部分高温空气经由下方出风口5排出,部分高温空气会向电机方向排出,通过挡风环2的挡风段6可对该部分高温空气进行阻隔,形成涡旋,受阻隔的高温空气会反过来推动新产生的高温空气向出风口5排出,加强出风口排气速度,提高排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电机上设有与挡风环2相连接的轴套,可对电机转轴起到定位或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底部外壳3内侧为由外向内凸起的环弧形,环弧形内侧与挡风环2形成出风区,与从进风口4进入的冷风隔绝。

本实用新型进风口4和出风口5均为栅格状或网孔状,具有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风口4和出风口5在水平面上呈十字相对设置,将进出风分隔开,防止从出风口排出的高温空气再次从进风口进入主机,底部外壳3外侧设置有两块挡风片7,挡风片与进风口4平行相对,对进出风进行阻隔。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