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配电箱、电池舱及综合配电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9754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配电箱、电池舱及综合配电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配电箱、电池舱及综合配电箱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主设备越来越小,环境适应性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基站建站模式也随之在逐步改变。目前,重要的主设备全部集中在局部中心机房统一管理,如BBU设备、传输设备等,具体站点直接用RRU与天线组成独立小型基站,配电箱则主要提供这两种设备的供电、监控与信息上传即可。通常配电箱实现供电、监控与信息上传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采用小型户外机柜的方式。机柜内配置交流输入设备、防雷设备、开关电源、直流防雷设备、蓄电池及动环监控设备等,同时为站点预留少量的安装空间。这种采用户外机柜的方式,虽然可提供少量的设备安装空间,但是占地面积较大,建站速度较慢,环境适应性低。

方式二:采用传统的壁挂电源的方式。站点通过壁挂电源供电,壁挂电源通过挂墙或者抱杆安装,监控采用单独的外置的动环监控。这种采用壁挂电源的方式,虽然建站速度较快,但产品本身复杂,重量较重,可变化性较低,同时还不能提供多余的设备安装空间。

综上所述,现有综合配电箱都存在着容量固定单一、无法扩容以及由于所有客户公用一个箱体造成的客户管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将配电箱进行模块化拼接从而对配电箱的容量进行扩容的模块化配电箱、电池舱及综合配电箱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配电箱,包括模块化的单元箱体机构,单元箱体机构内设有用于装配设备的设备舱,单元箱体机构设有顶面和底面,在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用于缆线通过的通孔,两通孔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对应设置,单元箱体机构的顶部与底部相互对应设有相匹配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连接结构为相匹配的螺钉和螺孔。

进一步,在顶面的通孔和底面的通孔周围设有用于相互匹配定位的定位环或者定位板或者定位点。

进一步,单元箱体机构的后面设有用于挂墙安装或者抱杆安装的抱杆。

进一步,抱杆包括由两相互交错的多孔调节钢带组成的环形调节机构。

进一步,单元箱体机构的侧面设有用于电缆侧面进入的侧进缆盒。

进一步,顶面上还设有可拆卸的顶盖,单元箱体机构上设有用于设备散热的风扇,单元箱体机构设有柜门。

还提供一种与模块化配电箱相匹配的电池舱,电池舱的顶面与单元箱体机构的底面相匹配,电池舱的底面与单元箱体机构的顶面相匹配,电池舱上对应单元箱体机构的顶面和底面设有通孔的位置也设有用于缆线通过的电池舱通孔。

还提供一种包括模块化配电箱和电池舱的综合配电箱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化配电箱和至少一个电池舱,各模块化配电箱与电池舱相互堆叠设置且彼此连接固定。

进一步,在综合配电箱系统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在综合配电箱系统的顶部设置有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元箱体机构的顶部与底部设置相互对应且相匹配的连接结构,从而使得单元箱体机构可以相互堆叠安装,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还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配置配套设备,实现了将客户管理分开管理的要求。可以完全满足现阶段基站建设对多元化功能的需求,可以根据需求配置电池、电源、防雷装置、监控设备及交直流设备等。而且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不受场地限制,市场应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个单元箱体机构安装在一个电池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中多个模块化配电箱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配电箱,包括模块化的单元箱体机构1,单元箱体机构1包括可拆卸的顶盖11、用于设备散热的风扇12、设备舱13、柜门14、抱杆15及侧进缆盒16。抱杆15用于挂墙安装或者抱杆安装,抱杆15为由两相互交错的多孔调节钢带组成的环形调节机构,使得基站建站适应性强,可立地安装,也可挂墙安装及抱杆15安装。侧进缆盒16用于电缆从侧面进入单元箱体机构1。设备舱13用于安装设备电池、电源、防雷装置、监控设备及交直流设备等。

单元箱体机构1设有顶面和底面,在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用于缆线通过的通孔17,通孔17为矩形通孔,两通孔17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对应设置,在顶面的通孔和底面的通孔周围设有定位环171,用于单元箱体机构1在堆叠时相互匹配定位。单元箱体机构1的顶部与底部相互对应设有相匹配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为相匹配的螺钉和螺孔,但不局限于螺钉和螺孔连接。

还提供一种与模块化配电箱相匹配的电池舱2,电池舱2的顶面与单元箱体机构1的底面相匹配,电池舱2的底面与单元箱体机构1的顶面相匹配,电池舱2上对应单元箱体机构1的顶面或者底面设有的通孔位置也设有用于缆线通过的电池舱通孔。

还提供一种由模块化配电箱和电池舱2组成的综合配电箱系统,包括两个模块化配电箱和一个电池舱2,但不局限于两个模块化配电箱和一个电池舱2,将各模块化配电箱与电池舱2根据需求相互堆叠设置且彼此连接固定,可根据客户需求,自由组合电池舱2及模块化配电箱。使用时,将模块化配电箱的顶盖11拆除后,可以任意叠加电池舱2及模块化配电箱,便于客户扩容以及运营商分客户管理。最后在综合配电箱系统的底部设置底座21,在综合配电箱系统的顶部设置安装顶盖11。箱体之间通过内部走线通道相互关联。每个单元箱体都具备相应功能,相互独立,将客户分开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在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还可自由增减单元箱体数量或者增加其他功能,以便资源更有效更合理利用。

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