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零件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59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零件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机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零件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使用越来越发广泛,电机的使用安全也越来越被重视,电机接地是否可靠、牢固是实现电机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标志。常见电机的接地结构,一般都是在电机端盖,或机壳上打孔、攻丝,将带有接地端子的电线用螺丝固定在攻丝的端盖或机壳之上,但这种方法容易出现油污,加工比较麻烦,人工成本较高;另外,电机接地线需要用连接件(螺丝)固定,装配过程中会出现,漏拧丝,没拧紧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地牢固可靠的电机零件接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零件接地结构,包括电机端盖(1),所述电机端盖(1)中部设置轴孔(13),在所述电机端盖(1)内侧环绕所述轴孔(13)设置轴承座(12),所述电机端盖(1)边缘处以所述轴孔(13)为中心环绕设置连接孔(11),在所述轴承座(12)和连接孔(11)之间设置接地结构,所述接地结构包括电机端盖接线柱(2)、端子(3)和引出线(4),所述端子(3)一端连接部(31)中央开设圆孔(311),所述端子(3)通过圆孔(311)和电机端盖接线柱(2)相连,所述引出线(4)和端子(3)另一端铆接部(32)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端盖接线柱(2)为铝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引出线(4)和铆接部(32)通过铆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引出线(4)为“7”字型,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机端盖(1)上的通孔穿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置出线塞(5),所述出线塞(5)中央设置柱状圆孔,所述引出线(4)从所述柱状圆孔穿过。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端盖时将端盖内侧的电机端盖接地柱和通孔一起制造,因此不用后期使用时在端盖或机壳上面打孔,攻丝,避免油污的影响,降低人工成本;电机端盖接线柱为铝合金材料,受到挤压后与端子上的圆孔紧密结合,确保了接地牢固性;接地线安装时只需和引出线相连,不需要连接件(螺丝)等,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也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漏拧丝,没拧紧等质量问题,保证了接地的可靠性;另外设置在端盖通孔上的出线塞保证电机内部的密封性能,使用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子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端盖,11-连接孔,12-轴承座,13-轴孔,2-电机端盖接线柱,3-端子,31-连接部,311-圆孔,32-铆接部,4-引出线,5出线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机零件接地结构,包括电机端盖1,所述电机端盖1中部设置轴孔13,在所述电机端盖1内侧环绕所述轴孔13设置轴承座12,所述电机端盖1边缘处以所述轴孔13为中心环绕设置连接孔11,在所述轴承座12和连接孔11之间设置接地结构,所述接地结构包括电机端盖接线柱2、端子3和引出线4,制造端盖时将端盖内侧的电机端盖接地柱和通孔一起制造,不用后期使用时在端盖或机壳上面打孔,攻丝,避免油污的影响,降低人工成本;

所述端子3一端连接部31中央开设圆孔311,所述连接部31为圆形,直径大于所述端子中间段,所述端子3通过圆孔311和电机端盖接线柱2相连,所述电机端盖接线柱2为铝合金材料,使用手扳压力机或小型油压机挤压电机端盖接线柱2的上平面,在受到挤压后和圆孔311形成紧配,铆接在一起。

所述引出线4和端子3另一端铆接部32相连。所述引出线4和铆接部32通过铆接连接。所述引出线4为“7”字型,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机端盖1上的通孔穿出。所述通孔内设置出线塞5,所述出线塞5中央设置柱状圆孔,所述引出线4从所述柱状圆孔穿过。接地线安装时只需和引出线相连,不需要连接件(螺丝)等,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也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漏拧丝,没拧紧等质量问题,保证了接地的可靠性;另外设置在端盖通孔上的出线塞保证电机内部的密封性能,使用更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