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6023发布日期:2018-07-18 02:2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但现有的配电箱存在安全问题,且存在散热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箱,其能够提高安全性,提高散热效果,安装、检修更加方便,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配电箱,其包括:

配电箱柜门,与配电箱本体相连,其包括视窗、显示器、把手、操作盘,显示器、把手、操作盘都位于视窗一侧,显示器位于把手上方,操作盘位于把手下方;

配电箱本体,其包括安装平台、总线定位槽、总开关放置板、火线定位槽、火线汇流排、零线定位槽、零线汇流排、接地线定位槽、接地安装板,总线定位槽、总开关放置板、火线定位槽、火线汇流排、零线定位槽、零线汇流排、接地线定位槽、接地安装板都安装在安装平台上,总线定位槽位于总开关放置板内侧,火线汇流排位于火线定位槽内侧,零线汇流排位于零线定位槽内侧,接地安装板位于接地线定位槽内侧,总开关放置板位于火线定位槽一侧,零线定位槽位于火线定位槽另一侧,接地线定位槽位于零线定位槽一侧。

优选地,所述配电箱柜门通过多个榫卯与配电箱本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配电箱本体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操作盘上设有多个按钮。

优选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多个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总线定位槽、火线定位槽、零线定位槽、接地线定位槽上设有多个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安全性,提高散热效果,安装、检修更加方便,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配电箱包括:

配电箱柜门1,与配电箱本体6相连,其包括视窗2、显示器3、把手4、操作盘5,显示器3、把手4、操作盘5都位于视窗2一侧,显示器3位于把手4上方,操作盘5位于把手4下方;

配电箱本体6,其包括安装平台7、总线定位槽8、总开关放置板9、火线定位槽10、火线汇流排11、零线定位槽12、零线汇流排13、接地线定位槽14、接地安装板15,总线定位槽8、总开关放置板9、火线定位槽10、火线汇流排11、零线定位槽12、零线汇流排13、接地线定位槽14、接地安装板15都安装在安装平台7上,总线定位槽8位于总开关放置板9内侧,火线汇流排11位于火线定位槽10内侧,零线汇流排13位于零线定位槽12内侧,接地安装板15位于接地线定位槽14内侧,总开关放置板9位于火线定位槽10一侧,零线定位槽12位于火线定位槽10另一侧,接地线定位槽14位于零线定位槽12一侧。

所述配电箱柜门1通过多个榫卯16与配电箱本体6相连,这样能增加灵活性。

所述配电箱本体6上设有多个散热孔,这样能提高安全性。

所述操作盘5上设有多个按钮,这样方便操作。

所述安装平台7上设有多个散热器,这样能提高配电箱本体内元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总线定位槽8、火线定位槽10、零线定位槽12、接地线定位槽14上设有多个小孔,这样方便线的穿插,方便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视窗、显示器、把手、操作盘都安装在配电箱柜门上,安装平台、总线定位槽、总开关放置板、火线定位槽、火线汇流排、零线定位槽、零线汇流排、接地线定位槽、接地安装板都安装在配电箱本体内,配电箱本体通过多个榫卯与配电箱柜门相连,这样结构简单;视窗安装在配电箱柜门上,这样方便查看配电箱本体内的情况;显示器安装在配电箱柜门上,这样方便操作和查看;操作盘安装在配电箱柜门上,这样方便操作;且把手安装在配电箱柜门上,这样方便使用;安装平台安装在配电箱本体内部,总线定位槽、总开关放置板、火线定位槽、火线汇流排、零线定位槽、零线汇流排、接地线定位槽、接地安装板都安装在安装平台,这样方便管理;总线定位槽位于总开关放置板内侧,火线汇流排位于火线定位槽内侧,零线汇流排位于零线定位槽内侧,接地安装板位于接地线定位槽内侧,总开关放置板通过总线定位槽与火线定位槽相连,火线定位槽通过零线定位槽与零线汇流排相连,零线定位槽通过接地线定位槽与接地安装板相连,这样安装、检修更加方便;且安装平台上设有多个散热器,这样能提高散热效果,从而提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安全性,提高散热效果,安装、检修更加方便,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