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9682发布日期:2018-06-01 21:2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发电实验平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背景

以光伏、电池储能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大多采用直流输出的形式,且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采用直流供电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相比于交流供电,直流供电具有线路成本低、输电损耗小等优势,是未来供电方式发展的趋势。随着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微电网系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直流微电网系统更是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大部分研究机构均在搭建直流微电网的实验平台,交直流配电柜作为连接直流微电网中各种设备、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的关键设备,在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目前的配电柜且功能简单,只是简单的开关投切,简单的电能计量和显示,不具备智能控制的功能,且都是交流配电形式,不能满足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满足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中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在于将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中各种变换器、分布式电源等通过有机结合连接到一起,并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对直流微电网平台拓扑的修改、实验环境的设置和直流微电网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等。

本方法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配电柜,所述的配电柜连接风电变流器、风力发电机、可调直流负载、智能变流器1、电池系统1、光伏逆变器、市电380Vac、光伏模拟器、智能变流器2、电池系统2、直流电源、AD/DC变换器、智能监控中心;配电柜内设有AC BUS一条交流母线和DC BUS1和DC BUS2两条直流母线,AC BUS交流母线通过断路器Q1与外部电380Vac相连接,在DC BUS1和DC BUS2两条直流母线共包含8条支路;在DC BUS1直流母线上共包含4条支路,每条支路配置断路器和接触器,支路1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AC BUS交流母线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AC/DC变换器实现支路1的连接贯通,支路2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风电发电设备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风电变流器实现支路2的连接贯通,支路3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可调直流负载的连接支路,支路4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电池系统1的连接支路,在DC BUS2直流母线上共包含4条支路,支路5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AC BUS交流母线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AC/DC变换器实现支路5的连接贯通。支路6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光伏模拟器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光伏逆变器实现支路6的连接贯通,支路7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电池系统2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储能变流器2实现支路2的连接贯通,支路8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双向直流电源的连接支路。

所述的支路1设有触器K5和断路器Q2,支路2设有接触器K7和断路器Q13支路3设有接触器K8和断路器Q8,支路4设有接触器K9和断路器Q14,支路5设有接触器K6和断路器Q3,支路6设有接触器K10和断路器Q15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支路7设有接触器K11和断路器Q16,支路8设有接触器K12和断路器Q12。

所述的配电柜内设有电能采集模块。

所述的配电柜内设有IO模块和接触器。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智能监控中心,通过电能采集模块检测和计量支路1、支路2、支路3、支路4、支路5、支路6、支路7的电能状态,通过IO模块和接触器等控制每一条支路的开关状态,通过与风电发电设备、光伏模拟器、电池系统1、电池系统2、可调直流负载、双向直流电源等通信设置直流微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根据实验目的制定对应系统控制策略,并通过与AC/DC变换器、风电变流器、储能变流器1、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2通信实现了对整个微电网实验平台的控制运行,验证系统控制策略。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的电气和通信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见附图1,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配电柜,所述的配电柜连接风电变流器、风力发电机、可调直流负载、智能变流器1、电池系统1、光伏逆变器、市电380Vac、光伏模拟器、智能变流器2、电池系统2、直流电源、AD/DC变换器、智能监控中心;配电柜内设有AC BUS一条交流母线和DC BUS1和DC BUS2两条直流母线,AC BUS交流母线通过断路器Q1与外部电380Vac相连接,在DC BUS1和DC BUS2两条直流母线共包含8条支路;在DC BUS1直流母线上共包含4条支路,每条支路配置断路器和接触器,支路1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AC BUS交流母线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AC/DC变换器实现支路1的连接贯通,支路2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风电发电设备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风电变流器实现支路2的连接贯通,支路3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可调直流负载的连接支路,支路4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电池系统1的连接支路,在DC BUS2直流母线上共包含4条支路,支路5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AC BUS交流母线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AC/DC变换器实现支路5的连接贯通。支路6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光伏模拟器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光伏逆变器实现支路6的连接贯通,支路7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电池系统2的连接支路,通过外置连接的储能变流器2实现支路2的连接贯通,支路8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双向直流电源的连接支路。

所述的支路1设有触器K5和断路器Q2,支路2设有接触器K7和断路器Q13支路3设有接触器K8和断路器Q8,支路4设有接触器K9和断路器Q14,支路5设有接触器K6和断路器Q3,支路6设有接触器K10和断路器Q15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支路7设有接触器K11和断路器Q16,支路8设有接触器K12和断路器Q12。

所述的配电柜内设有电能采集模块。

所述的配电柜内设有IO模块和接触器。

使用时,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有AC BUS一条交流母线和DC BUS1和DC BUS2两条直流母线。AC BUS交流母线通过断路器Q1与外部电380Vac相连接。在DC BUS1和DC BUS2两条直流母线共包含8条支路;其中在DC BUS1直流母线上共包含4条支路,每条支路配置断路器和接触器组合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功能。支路1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AC BUS交流母线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5和断路器Q2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通过外置连接的AC/DC变换器实现支路1的连接贯通。支路2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风电发电设备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7和断路器Q13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通过外置连接的风电变流器实现支路2的连接贯通。支路3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可调直流负载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8和断路器Q8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支路4为DC BUS1直流母线和电池系统1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9和断路器Q14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通过外置连接的储能变流器1实现支路2的连接贯通;其中在DC BUS2直流母线上共包含4条支路,每条支路配置断路器和接触器组合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功能。支路5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AC BUS交流母线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6和断路器Q3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通过外置连接的AC/DC变换器实现支路5的连接贯通。支路6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光伏模拟器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10和断路器Q15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通过外置连接的光伏逆变器实现支路6的连接贯通。支路7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电池系统2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11和断路器Q16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通过外置连接的储能变流器2实现支路2的连接贯通。支路8为DC BUS2直流母线和双向直流电源的连接支路,通过接触器K12和断路器Q12实现支路的开断和保护;其中DC BUS1直流母线和DC BUS2直流母线通过接触器K13实现两条母线的连接和断开;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智能监控中心,通过电能采集模块检测和计量每一条支路的电能状态,通过IO模块和接触器等控制每一条支路的开关状态,通过与风电发电设备、光伏模拟器、电池系统1、电池系统2、可调直流负载、双向直流电源等通信设置直流微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根据实验目的制定对应系统控制策略,并通过与AC/DC变换器、风电变流器、储能变流器1、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2通信实现对整个微电网实验平台的控制运行,验证系统控制策略。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的交直流智能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智能监控中心,通过电能采集模块检测和计量支路1、支路2、支路3、支路4、支路5、支路6、支路7的电能状态,通过IO模块和接触器等控制每一条支路的开关状态,通过与风电发电设备、光伏模拟器、电池系统1、电池系统2、可调直流负载、双向直流电源等通信设置直流微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根据实验目的制定对应系统控制策略,并通过与AC/DC变换器、风电变流器、储能变流器1、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2通信实现了对整个微电网实验平台的控制运行,验证系统控制策略。

最后说明的是,选取上述实施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想要局限于所示的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