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6112发布日期:2018-07-18 02:3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电力工程行业中,线缆的装夹装置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线缆的稳定设置是保证电力工程稳定运行的基础。通常用于线缆之间的装夹采用耐线夹装置。耐线夹是一种将线缆端部固定在电线杆的装置。目前用于电力工程的耐线夹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对于线缆的装夹力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线缆端部松脱现象,使得电缆端部不能得到有效的固定,严重的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而且装夹的线缆较单一,不能实现多种线缆同时装夹固定,使用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的耐线夹装置在结构和设计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实现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多种线缆的同时装夹,也可以对线缆进行双重装夹固定,提高整体线缆的装夹力度,保证线缆的稳定设置,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保证电力信号的稳定传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具有平行设置的拉板,所述的拉板两端之间分别垂直设置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上位于拉板之间套设耐线夹壳体,所述的耐线夹壳体内位于第二固定螺栓两侧均固定设置固定夹块,所述的固定夹块侧壁上设置若干第一固定凹槽,所述的第一固定凹槽的一侧活动设置推动块,所述的推动块一侧对应固定夹块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凹槽处设置若干第二固定凹槽,所述的第一固定凹槽与第二固定凹槽合拢后形成圆形用于夹住线缆;所述的推动块的另一侧垂直设置若干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穿出耐线夹壳体。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一侧位于拉板端部固定设置斜杆,所述的斜杆端部垂直设置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套设转动轮;可以通过转动轮实现电线杆之间的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动轮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弧状凹槽;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卡簧固定设置在拉板上;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的自由装卸,便于后续的更换。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卡簧固定设置在拉板上;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的自由装卸,便于后续的更换。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固定凹槽内侧粘附有防滑橡胶套;可以提高线缆的装夹抱紧力,提高整体装夹的强度。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固定凹槽内侧粘附有防滑橡胶套;可以提高线缆的装夹抱紧力,提高整体装夹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多种线缆的同时装夹,也可以对线缆进行双重装夹固定,提高整体线缆的装夹力度,保证线缆的稳定设置,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保证电力信号的稳定传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板,2、第一固定螺栓,3、第二固定螺栓,4、耐线夹壳体,5、固定夹块,6、第一固定凹槽,7、推动块,8、第二固定凹槽,9、调节螺栓,10、斜杆,11、转动轴,12、转动轮,13、弧状凹槽,14、卡簧,15、防滑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两侧”、“中部”、“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具有平行设置的拉板1,拉板1两端之间分别垂直设置第一固定螺栓2和第二固定螺栓3,第二固定螺栓3上位于拉板之间套设耐线夹壳体4,耐线夹壳体4内位于第二固定螺栓3两侧均固定设置固定夹块5,固定夹块5侧壁上设置若干第一固定凹槽6,第一固定凹槽6的一侧活动设置推动块7,推动块7一侧对应固定夹块5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凹槽6处设置若干第二固定凹槽8,第一固定凹槽6与第二固定凹槽8合拢后形成圆形用于夹住线缆;推动块7的另一侧垂直设置若干调节螺栓9,调节螺栓9穿出耐线夹壳体4。

其中,第一固定螺栓2一侧位于拉板1端部固定设置斜杆10,斜杆10端部垂直设置转动轴11,转动轴11上套设转动轮12。转动轮12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弧状凹槽13。第一固定螺栓2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卡簧14固定设置在拉板1上。第二固定螺栓3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卡簧14固定设置在拉板1上。第一固定凹槽6内侧粘附有防滑橡胶套15。第二固定凹槽8内侧粘附有防滑橡胶套15。

见图1,推动块7可以设置成多个分割成的小推动块,实现各个推动块7的装夹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整体式的推动块7实现对线缆的固定装夹。

该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的实用原理如下:

操作人员可以将耐线夹装置一端通过转动轮12固定设置在电线杆一侧,这样耐线夹壳体4可以随着第二固定螺栓3进行转动,耐线夹壳体4内设置固定夹块5和推动块7,将线缆穿过固定夹块5和推动块7后,通过推动块7一侧设置的调节螺栓9进行旋动调节,可以进行线缆的单次固定;如果需要进行线缆的二次固定,可以将穿过固定夹块5和推动块7之间的线缆再反向穿过固定夹块5和推动块7,这样可以实现线缆的双重固定装夹,提高其整体的线缆的装夹稳定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