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1937发布日期:2018-07-04 08:02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振镜电机一般会有不同的性能配置和结构组成。传统上这种偏转电机数字反馈部分多采用数字式光栅传感器,这种数字式光栅传感器由于芯片逻辑运算复杂,导致电机响应速度慢,使用数字式光栅传感器作为反馈的振镜电机,不适用于比如飞行打标类的快速打标设备;此外外数字式光栅传感器价格昂贵,增大了客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振镜电机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响应速度快,结构紧凑,提高了设备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相对定子转动转子、反馈转子转动位置的光电式位置反馈系统,所述定子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定子包括圆形线圈,所述圆形线圈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壁;

所述转子包括圆柱型永磁体磁棒、第一不锈钢圆筒、第二不锈钢圆筒,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角接触球轴承;

其中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和第二不锈钢圆筒分别套接在所述圆柱型永磁体磁棒的两端;

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一方面套接在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外侧壁,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另一方面与所述定子配合安装;

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一方面套接与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外侧壁,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另一方面与所述定子配合安装;

所述光电式位置反馈系统包括发光系统、挡光系统、接光系统,其中所述发光系统和接光系统安装在所述定子上面,所述挡光系统安装在所述转子上面、且所述挡光系统设置在所述发光系统与所述接光系统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上设置有挡销,所述挡销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挡销沿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的径向方向横穿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

其中,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靠所述圆柱型永磁体磁棒的内侧设置有单圈波簧,对应着所述单圈波簧、所述定子的内侧设置有卡簧。

其中,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离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的外侧设置有卡簧。

其中,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包括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安装在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靠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的一端。

其中,所述挡光系统包括遮光片和锁紧螺钉,所述遮光片通过所述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的顶部。

其中,所述发光系统包括LED光源和LED光源支座,所述LED光源通过所述LED光源支座固定在所述定子上面。

其中,所述接光系统包括硅光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硅光电池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定子上面。

作为优选,所述挡光系统和接光系统之间还设置有四个窗口的垫片,所述四个窗口的垫片设置在所述定子上面,所述接光系统通过所述四个窗口的垫片接收光。

其中,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包括后端盖,所述后端盖安装在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靠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其有益效果在于: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转子包括圆柱型永磁体磁棒、第一不锈钢圆筒、第二不锈钢圆筒,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和第二不锈钢圆筒分别套接在所述圆柱型永磁体磁棒的两端;转子结构紧凑,重量轻,刚性强,响应速度显著提高,提高了振镜电机谐振点,使得振镜电机运动更平顺。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转子包括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一方面套接在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外侧壁,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另一方面与所述定子配合安装;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一方面套接与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外侧壁,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另一方面与所述定子配合安装;轴承配合过程,中间不含其他类似零件,使振镜电机更加稳定,结构精度更易保证。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所述圆形线圈是由完整一根漆包线按照一定绕序方向绕制而成的两级线圈,中间中空,提高了漆包线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又能在保证电机有效运转角度提供可靠的电磁反应。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上设置有挡销,所述挡销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挡销沿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的径向方向横穿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所述挡销对所述转子的转动起到机械限位作用,保证转子在有效的角度内偏转。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靠所述圆柱型永磁体磁棒的内侧设置有单圈波簧,对应着所述单圈波簧、所述定子的内侧设置有卡簧;单圈波簧与卡簧的配合,具有减少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游隙,提供电机转动精度等功用。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离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的外侧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对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具有机械限位作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式振镜电机的所述发光系统包括LED光源,所述挡光系统包括遮光片,所述接光系统包括硅光电池,优选硅光电池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挡光系统和接光系统之间还设置有四个窗口的垫片,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四个窗口的垫片射到四个硅光电池上面,硅光电池感受光的强度来调节自身电池输出电压的大小,其中遮光片随转子转动的同时,硅光电池感受光的强度也转着改变,从而改变输出电流的大小,在感受光的强度与电流之间就建立一定的比例关系,电流的大小通过电路板与其他电路的连接表现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的另一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的又一视角结构图。

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的光电式位置反馈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不锈钢圆筒,2、挡销,3、前端盖,4、孔用卡簧,5、定子,6、圆柱型永磁体磁棒,7、圆形线圈,8、第二不锈钢圆筒,9、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外罩,11、锁紧螺钉,12、LED光源,13、LED光源支座,14、后端盖,15、遮光片,16、4个窗口垫片,17、电路板,18、卡簧,19、单圈波簧,20、第一角接触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2、3、4、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式振镜电机,包括定子5、相对定子5转动转子、反馈转子转动位置的光电式位置反馈系统,所述定子5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定子5包括圆形线圈7,所述圆形线圈7设置在所述定子5的内侧壁。

所述转子包括圆柱型永磁体磁棒6、第一不锈钢圆筒1、第二不锈钢圆筒8,第一角接触球轴承20和第二角接触球轴承9。

其中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1和第二不锈钢圆筒8分别套接在所述圆柱型永磁体磁棒6的两端。

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20一方面套接在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1外侧壁,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20另一方面与所述定子5配合安装。

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9一方面套接与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8外侧壁,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9另一方面与所述定子5配合安装。

参考图6所示,所述光电式位置反馈系统包括发光系统A1、挡光系统A2、接光系统A3,其中所述发光系统A1和接光系统A3安装在所述定子5上面,所述挡光系统A2安装在所述转子上面、且所述挡光系统A2设置在所述发光系统A1与所述接光系统A3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1上设置有挡销2,所述挡销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挡销2沿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1的径向方向横穿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1。

其中,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20靠所述圆柱型永磁体磁棒6的内侧设置有单圈波簧19,对应着所述单圈波簧19、所述定子5的内侧设置有卡簧18。

其中,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9离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8的外侧设置有卡簧18。

其中,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5包括前端盖3,所述前端盖3安装在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5靠所述第一不锈钢圆筒1的一端。

其中,所述挡光系统A2包括遮光片15和锁紧螺钉11,所述遮光片15通过所述锁紧螺钉11固定在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8的顶部。

其中,所述发光系统A1包括LED光源12和LED光源支座13,所述LED光源12通过所述LED光源支座13固定在所述定子5上面。

其中,所述接光系统A3包括硅光电池和电路板17,所述硅光电池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7上,所述电路板17固定在所述定子5上面,作为优选,硅光电池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挡光系统A2和接光系统A3之间还设置有四个窗口的垫片16,所述四个窗口的垫片16设置在所述定子5上面,所述接光系统A3通过所述四个窗口的垫片16接收光,具体地,四个硅光电池通过所述四个窗口的垫片16接收光。

其中,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5包括后端盖14,所述后端盖14安装在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5靠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8的一端,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5包括外罩10,所述外罩10安装在所述圆筒形结构定子5靠所述第二不锈钢圆筒8的外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