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侧装式中置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9322发布日期:2018-07-25 00:19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侧装式中置柜,属中置柜成套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侧装式中置柜是一种使用在户内中压的电力设备。由于目前市场上体积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开关柜均无明显断开点,大多是采用SF6开关,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中置柜需整体进行装配,不能分开进行安装,装配周期长,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仪表室组件、母线室组件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三个组件构成,三个组件的所有电气元件均可独立安装,安装完后再进行整柜拼装,缩短安装和施工工期,且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内装有侧装手车式断路器,有明显可视断开点的小型侧装式中置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小型侧装式中置柜,它由柜体、侧装手车式断路器、互感器和绝缘子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由仪表室组件、母线室组件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三个组件构成,仪表室组件、母线室组件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通过自攻螺丝固接;仪表控制回路安装在仪表室组件内,侧装手车式断路器、互感器和绝缘子安装在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内,母线安装在母线室组件内;所述的侧装手车式断路器由专用底盘车、专用鸭嘴触头、专用隔离开关和联锁机构构成,专用底盘车装在侧装手车式断路器的底部,专用鸭嘴触头装在侧装手车式断路器的中部,通过鸭嘴与互感器连接,专用隔离开关装在侧装手车式断路器的顶部,与母线室组件内的母线连接,侧装手车式断路器通过联锁机构与柜体机械联锁。

所述的柜体的仪表室组件、母线室组件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采用2㎜的覆铝锌板通过多道折边工艺制成。

所述的仪表室组件和母线室组件上设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小型侧装式中置柜由仪表室组件、母线室组件、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三个组件构成,主要应用在10KV配电系统中,三个组件均可独立安装电气元件,安装完后再进行整柜拼装,所有部件可以同时进行安装,从而缩短了安装工期;且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并具有明显可视断开点,还可以进行开关柜之间的调换,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整柜拼装,增加了开关柜的灵活性,组装后与柜体进行机械联锁,满足五防要求,保证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该小型侧装式中置柜可广泛用于电厂、电网、冶金、石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型侧装式中置柜组装完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型侧装式中置柜组装完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小型侧装式中置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小型侧装式中置柜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小型侧装式中置柜三个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柜体,1-1、仪表室组件,1-2、母线室组件,1-3、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2、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1、专用底盘车,2-2、专用鸭嘴触头,2-3、专用隔离开关,2-4、联锁机构,3、互感器,4、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一种侧装手车式断路器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小型侧装式中置柜,它由柜体1、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互感器3和绝缘子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由仪表室组件1-1、母线室组件1-2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1-3三个组件构成,柜体1的仪表室组件1-1、母线室组件1-2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1-3采用2㎜的覆铝锌板通过多道折边工艺制成;仪表室组件1-1、母线室组件1-2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1-3通过自攻螺丝固接;仪表控制回路安装在仪表室组件1-1内,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互感器3和绝缘子4安装在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1-3内,母线安装在母线室组件1-2内;所述的仪表室组件1-1和母线室组件1-2上设有吊环。所述的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由专用底盘车2-1、专用鸭嘴触头2-2、专用隔离开关2-3和联锁机构2-4构成,专用底盘车2-1装在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的底部,专用鸭嘴触头2-2装在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的中部,通过鸭嘴与互感器3连接,专用隔离开关2-3装在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的顶部,与母线室组件1-2内的母线连接,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通过联锁机构2-4与柜体1机械联锁。

该小型侧装式中置柜安装时,先将仪表控制回路安装在仪表室组件1-1内,再将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互感器3和绝缘子4安装在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1-3内,侧装手车式断路器2通过联锁机构2-4与柜体1机械联锁,母线安装在母线室组件1-2内。然后将仪表室组件1-1、母线室组件1-2和断路器互感器室组件1-3之间用自攻螺丝可靠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