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0400发布日期:2018-08-28 23:2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机控制器内部信号线、功率线的连接基本采用安装导线进行连接,连线、扎线方式复杂,维修时引线焊点以及电缆固定的固封胶需要多次处理,维修不方便且增加附加成本,造成产品可靠性不高;同时此类控制器往往组件化率不高,装配时加工者需独自加工,整机装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封顶壳体、驱动板、电容板、电源板以及控制板,其中,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均为空心框架结构,封顶壳体为平板结构;第一框架壳体连接第二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连接第三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连接第四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连接封顶壳体,封顶壳体;驱动板、电容板、电源板以及控制板安装于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以及封顶壳体连接所形成的腔体内。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与第二框架壳体的连接处、第二框架壳体与第三框架壳体的连接处、第三框架壳体与第四框架壳体的连接处以及第四框架壳体与封顶壳体的连接处均设有相配合的止口,驱动板、电容板、电源板以及控制板的边缘安装于止口面处。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以及封顶壳体均为矩形,四角在相同位置处设有安装孔,孔内有内螺纹,通过四个紧固螺钉将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以及封顶壳体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与第二框架壳体的连接处、第二框架壳体与第三框架壳体的连接处、第三框架壳体与第四框架壳体的连接处以及第四框架壳体与封顶壳体的连接处所设置的止口面相互平行,安装孔的位置设于止口面处,紧固螺钉将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封顶壳体、驱动板、电容板、电源板以及控制板连接为一体。

所述驱动板、电容板、电源板以及控制板任何相邻两板之间均通过板间电连接器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以及封顶壳体均使用合金钢进行制造。

第一框架壳体、第二框架壳体、第三框架壳体、第四框架壳体以及封顶壳体均使用合金钢进行制造,在进行安装使用前进行热处理,具体为:常温入炉加热至550-600°,保温4-6小时,出炉空冷。

所述封顶壳体的中心处设有五个定位孔,孔内设有内螺纹,有五个定位螺钉穿过定位孔对驱动板、电容板、电源板以及控制板进行定位。

所述五个定位孔在封顶壳体上呈x形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将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进行了改进,使用堆积式结构,将电机控制器壳体与所需连接的电路板进行结合安装,不但有利于电机控制器各个电路板的拆装维护,降低了整机的装配难度,并且各个电路板之间安装紧凑,减小了整机的安装体积和重量,此外,通过使用止口和螺钉相结合的固定方式,使多个电路板在控制器壳体内位置极为牢固,可以在外部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在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在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在图1中的c-c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在图1中的d-d向剖视图;

图中:1-第一框架壳体壳体,2-第二框架壳体,3-第三框架壳体,4-第四框架壳体,5-封顶壳体壳体,6-驱动板,7-电容板,8.电源板,9.控制板,10-紧固螺钉,11-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封顶壳体5、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其中,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均为空心框架结构,封顶壳体5为平板结构;第一框架壳体1连接第二框架壳体2,第二框架壳体2连接第三框架壳体3,第三框架壳体3连接第四框架壳体4,第四框架壳体4连接封顶壳体5,封顶壳体5;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安装于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以及封顶壳体5连接所形成的腔体内。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1与第二框架壳体2的连接处、第二框架壳体2与第三框架壳体3的连接处、第三框架壳体3与第四框架壳体4的连接处以及第四框架壳体4与封顶壳体5的连接处均设有相配合的止口,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的边缘安装于止口面处。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以及封顶壳体5均为矩形,四角在相同位置处设有安装孔,孔内有内螺纹,通过四个紧固螺钉10将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以及封顶壳体5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1与第二框架壳体2的连接处、第二框架壳体2与第三框架壳体3的连接处、第三框架壳体3与第四框架壳体4的连接处以及第四框架壳体4与封顶壳体5的连接处所设置的止口面相互平行,安装孔的位置设于止口面处,紧固螺钉10将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封顶壳体5、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连接为一体。

所述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任何相邻两板之间均通过板间电连接器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以及封顶壳体5均使用合金钢进行制造。

所述第一框架壳体1、第二框架壳体2、第三框架壳体3、第四框架壳体4以及封顶壳体5均使用合金钢进行制造,在进行安装使用前进行热处理,具体为:常温入炉加热至550-600°,保温4-6小时,出炉空冷。

所使用的各个壳体在进行组装前均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金属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所述封顶壳体5的中心处设有五个定位孔,孔内设有内螺纹,有五个定位螺钉11穿过定位孔对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进行定位。

所述五个定位孔在封顶壳体5上呈x形分布,以一个孔为圆心。其余四个点均匀设置于以该孔为圆心的圆上。

本发明的电机控制器内部由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构成,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均放置在下层框架壳体的凹形止口槽内并被上层框架壳体的凸形止口凸台压住,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的中部区域被各框架壳体的通孔支柱形成顶压固定,驱动板6、电容板7、电源板8以及控制板9的各区域机械应力分布均匀,使其在力学的震动环境中不会产生大位移的颤动,大大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抗力学性能指标。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将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进行了改进,使用堆积式结构,将电机控制器壳体与所需连接的电路板进行结合安装,不但有利于电机控制器各个电路板的拆装维护,降低了整机的装配难度,并且各个电路板之间安装紧凑,减小了整机的安装体积和重量,此外,通过使用止口和螺钉相结合的固定方式,使多个电路板在控制器壳体内位置极为牢固,可以在外部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性能稳定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