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1089发布日期:2018-10-26 17:4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为了实现驱动汽车等机械装备运转,电机需要保持较高的转速,从而达到输出机械能做功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机在快速转动的容易产生巨大的热量,电机壳体外表面开设的散热片常常被灰尘覆盖,使得电机壳体和空气的接触被灰尘阻隔,从而导致电机壳体和空气不能有效的进行热交换,不利于电动机的正常散热,同时现有的电动机通过后端盖一侧安装的风扇进行散热,只能加速散热片附近和后端盖附近的空气流动,难以有效的造成定子和转子周边的空气流动,其散热效果较差,现有的电动机注射润滑油时需要使用润滑油注射器注射,电动机长期工作时需要频繁操作润滑油注射器进行注射,造成工人体力的浪费,不利于进行厂房内其他的工作,也耽误了工人的时间,降低了工人的工作生产效率,现有的电动机依靠安装减震底座进行减震,现有的减震底座难以消除横向震动,在螺栓松动后容易造成电动机翻转掉落的情况发生,造成电动机的损坏和工人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机在快速转动的容易产生巨大的热量,电机壳体外表面开设的散热片常常被灰尘覆盖,使得电机壳体和空气的接触被灰尘阻隔,从而导致电机壳体和空气不能有效的进行热交换,不利于电动机的正常散热,同时现有的电动机通过后端盖一侧安装的风扇进行散热,只能加速散热片附近和后端盖附近的空气流动,难以有效的造成定子和转子周边的空气流动,其散热效果较差,现有的电动机注射润滑油时需要使用润滑油注射器注射,电动机长期工作时需要频繁操作润滑油注射器进行注射,造成工人体力的浪费,不利于进行厂房内其他的工作,也耽误了工人的时间,降低了工人的工作生产效率,现有的电动机依靠安装减震底座进行减震,现有的减震底座难以消除横向震动,在螺栓松动后容易造成电动机翻转掉落的情况发生,造成电动机的损坏和工人受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包括电动机本体,所述电动机本体上方设置有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顶部安装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蓄液盒、挤压杆、推板、挤压板、复位弹簧、限位孔、刻度杆、刻度线和浮标块,所述蓄液盒中部上方安装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上方安装有推板,所述挤压杆下方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上表面位于挤压杆外侧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蓄液盒上部和挤压板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侧安装有刻度杆,所述刻度杆外表面刻画有刻度线,所述刻度杆底部安装有浮标块,所述蓄液盒底部安装有润滑液导管;

所述电机壳体底部贴覆有第一橡胶垫片,所述第一橡胶垫片下表面贴覆有干燥块,所述干燥块下表面贴覆有第二橡胶垫片,所述干燥块内部对称安装有减震机构;

所述电机壳体一侧安装有后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对应后端盖外侧位置处安装有风罩,所述风罩上方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焊接有清灰机构,所述电机壳体与后端盖对应的另一侧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顶部两侧对称焊接有限位环,所述前端盖中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位于后端盖一侧位置处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后端盖上部和下部均安装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安装套管、导风凸块、支撑架、转动轴、导风扇叶和传动齿轮,所述安装套管内壁开设有导风凸块,所述安装套管中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中部安装有导风扇叶,所述转动轴对应主动齿轮位置处安装有传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限位套管、移动槽、第一减震弹簧、限位杆、减震垫片、安装孔道和防碰撞组件,所述限位套管内侧对称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限位套管外圈下方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限位套管内部下方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表面贴覆有减震垫片,所述限位杆上部开设有安装孔道,所述安装孔道内部安装有防碰撞组件。

优选的,所述防碰撞组件包括收缩杆、安装块、第二减震弹簧和橡胶滚柱,所述收缩杆一端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一侧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安装块另一侧安装有橡胶滚柱。

优选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收纳板、限位板、焊接块、收纳弹簧、清理板、清理刷和牵引绳,所述收纳板一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下方焊接有焊接块,所述收纳板底部通过收纳弹簧和清理板安装连接,所述清理板底部安装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一侧中部安装有牵引绳。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道的内直径和收缩杆的外直径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穿过限位环,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有卡杆。

优选的,所述收纳板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收纳板和收纳弹簧的数量比为1:2。

优选的,所述风罩内表面贴覆有防尘海绵。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和蓄液盒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轴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导风扇叶输送的气流,对电机壳体内部形成循环的气流,再通过导风凸块使得气流具有多角度的特性,便于更好的带走电动机本体内部的热空气,将外界低温空气持续输送到电动机本体内部,使得电动机本体内部发热构件能持续和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电动机本体内部的温度,提高了电动机本体的散热效率,解决了现有电动机通过散热片和风扇只能减速电机壳体外表面的空气流动,散热效果差,内部温度依旧较高的问题。

2、拉动牵引绳,使得清理板带动清理刷对散热片间隙处进行清理,避免电机壳体外表面被灰尘覆盖,保持电动机本体两侧的清洁,便于内部的热量更好的通过散热片和外界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电动机本体散热片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机本体的散热效率。

3、通过按压推板,将蓄液盒内的润滑油液压入润滑油导管内,对内部转动部位进行润滑,同时利用刻度杆能有效了解蓄液盒内部的润滑油液含量,便于及时添加润滑油,有利于工人快速的为转动部位注入润滑油,解决了现有电动机高强度工作时需要工人频繁操作润滑油注射器注射,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工作生产效率的问题。

4、通过第一橡胶垫片和第二橡胶垫片初步降低电动机本体转动时产生的纵向震动,再通过第一减震弹簧进一步的降低纵向震动频率,有效降低了电动机工作时的纵向震动,减少螺栓上下移动,导致螺纹磨损后松动的情况发生,同时随着橡胶滚柱挤压移动槽内壁,配合第二减震弹簧,有效降低了电动机工作时的横向震动,避免固定螺栓受到横向震动形成的剪切应力后,导致断裂损坏,使得电动机本体晃动引发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防碰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清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导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电动机本体;2、电机壳体;3、润滑机构;31、蓄液盒;32、挤压杆;33、推板;34、挤压板;35、复位弹簧;36、限位孔;37、刻度杆;38、刻度线;39、浮标块;4、润滑液导管;5、第一橡胶垫片;6、干燥块;7、第二橡胶垫片;8、减震机构;81、限位套管;82、移动槽;83、第一减震弹簧;84、限位杆;85、减震垫片;86、安装孔道;87、防碰撞组件;871、收缩杆;872、安装块;873、第二减震弹簧;874、橡胶滚柱;9、风罩;10、安装板;11、清灰机构;111、收纳板;112、限位板;113、焊接块;114、收纳弹簧;115、清理板;116、清理刷;117、牵引绳;12、前端盖;13、限位环;14、主轴;15、主动齿轮;16、导风机构;161、安装套管;162、导风凸块;163、支撑架;164、转动轴;165、导风扇叶;166、传动齿轮;17、后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包括电动机本体1,电动机本体1上方设置有电机壳体2,电机壳体2顶部安装有润滑机构3,润滑机构3包括蓄液盒31、挤压杆32、推板33、挤压板34、复位弹簧35、限位孔36、刻度杆37、刻度线38和浮标块39,蓄液盒31中部上方安装有挤压杆32,为了避免润滑油液的泄露,挤压杆32和蓄液盒31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轴封,挤压杆32上方安装有推板33,挤压杆32下方安装有挤压板34,挤压板34上表面位于挤压杆32外侧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35,蓄液盒31上部和挤压板34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36,限位孔36内侧安装有刻度杆37,通过限位孔36能有效保证刻度杆37保持竖直状态,便于使用者更好的了解蓄液盒31内部的润滑油储存量,刻度杆37外表面刻画有刻度线38,刻度杆37底部安装有浮标块39,通过浮标块39有效抬高37的高度,使得使用者根据刻度杆37伸出长度不同,了解蓄液盒31内部的润滑油存储量,蓄液盒31底部安装有润滑液导管4。

电机壳体2底部贴覆有第一橡胶垫片5,第一橡胶垫片5下表面贴覆有干燥块6,干燥块6下表面贴覆有第二橡胶垫片7,干燥块6内部对称安装有减震机构8,通过干燥块6有效吸收减震机构8附近的水汽,避免减震机构8内部的铁质构件受潮损坏的情况发生,减震机构8包括限位套管81、移动槽82、第一减震弹簧83、限位杆84、减震垫片85、安装孔道86和防碰撞组件87,限位套管81内侧对称开设有移动槽82,限位套管81外圈下方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83,限位套管81内部下方安装有限位杆84,限位杆84上表面贴覆有减震垫片85,限位杆84上部开设有安装孔道86,安装孔道86内部安装有防碰撞组件87,防碰撞组件87包括收缩杆871、安装块872、第二减震弹簧873和橡胶滚柱874,为了保证收缩杆871能稳定的安装到安装孔道86内部,安装孔道86的内直径和收缩杆871的外直径相契合,收缩杆871一端安装有安装块872,安装块872一侧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873,安装块872另一侧安装有橡胶滚柱874。

电机壳体2一侧安装有后端盖17,电机壳体2对应后端盖17外侧位置处安装有风罩9,为了减少灰尘通过风罩9对电动机本体1内部构件造成损坏,风罩9内表面贴覆有防尘海绵,风罩9上方安装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一侧焊接有清灰机构11,清灰机构11包括收纳板111、限位板112、焊接块113、收纳弹簧114、清理板115、清理刷116和牵引绳117,收纳板111一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板112,限位板112一侧下方焊接有焊接块113,收纳板111底部通过收纳弹簧114和清理板115安装连接,为了便于有效清理电机壳体2两侧的散热片间隙,同时保证清理板115能被收纳弹簧114稳定的拉紧到收纳板111下方,收纳板111数量设置为两个,收纳板111和收纳弹簧114的数量比为1:2,清理板115底部安装有清理刷116,清理刷116一侧中部安装有牵引绳117,为了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牵引绳117带动清理板115稳定移动,同时保证牵引绳117有效保存便于使用,牵引绳117的一端穿过限位环13,牵引绳117的一端连接有卡杆。

电机壳体2与后端盖17对应的另一侧安装有前端盖12,利用焊接块113焊接到前端盖12上,保证限位板112的稳定,前端盖12顶部两侧对称焊接有限位环13,前端盖12中部安装有主轴14,主轴14位于后端盖17一侧位置处安装有主动齿轮15,后端盖17上部和下部均安装有导风机构161,导风机构161包括安装套管161、导风凸块162、支撑架163、转动轴164、导风扇叶165和传动齿轮166,安装套管161内壁开设有导风凸块162,安装套管161中部通过支撑架163安装有转动轴164,转动轴164中部安装有导风扇叶165,转动轴164对应主动齿轮15位置处安装有传动齿轮1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电动机本体1工作时,电机壳体2底部贴覆有第一橡胶垫片5和第二橡胶垫片7,配合限位套管81底部安装的第一减震弹簧83,降低了电动机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纵向震动,减少安装螺栓的上下移动,导致螺纹磨损后松动的情况发生,同时利用橡胶滚柱874挤压移动槽82内壁,配合收缩杆871外侧的第二减震弹簧873,有效降低了电动机本体1工作时的横向震动,避免固定螺栓受到横向震动形成的剪切应力后,导致断裂损坏,使得电动机本体1晃动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电动机本体1工作时,主轴14一侧安装的主动齿轮15带动转动轴164上的传动齿轮166转动,使得和传动齿轮166同轴安装的导风扇叶165转动,形成空气的流动,配合安装套管161内壁安装的导风凸块162,使得空气形成多角度的流动方向,便于更好的使电机壳体2内部的空气更好的和电动机本体1内部构件接触,便于发热构件和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设置两个导风方向不同的导风扇叶165,使得形成气体的循环流动,将外界低温空气持续输送到电动机本体1内部,使得电动机本体1内部发热构件能持续和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电动机本体1内部的温度,提高了电动机本体1的散热效率,解决了现有电动机通过散热片和风扇只能减速电机壳体2外表面的空气流动,散热效果差,内部温度依旧较高的问题。

当需要使用润滑油液时,按压推板33,使得挤压杆32带动挤压板34挤压蓄液盒31底部的润滑油液进入到润滑液导管4内,对电动机本体1内部的转动构件进行润滑,通过刻度杆37上设置的刻度线38,有效了解蓄液盒31内部的润滑油含量,便于及时添加补充润滑油液,润滑机构3操作简单,减少工人频繁离开工位取用润滑油注射器耽误的时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便于使得电动机本体1内部的转动构件持续保持润滑,减少因未及时注射润滑油,导致转动构件摩擦损坏的概率。

需要清理电动机本体1外表面的灰尘时,在限位环13限制下拉动牵引绳117,清理板115在移动时受到限位板112的限制,使得清理刷116底部有效贴合在散热片间隙位置的电机壳体2的外表面,保证清理刷116能有效清理电机壳体2的外表面,避免电机壳体2外表面被灰尘覆盖,保持电动机本体1两侧的清洁,便于内部的热量更好的通过散热片和外界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电动机本体1散热片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机本体1的散热效率,使用完毕后松开牵引绳117,在收纳弹簧114的作用下清理板115被拉回并贴合到收纳板111的底部,便于下次使用,同时避免了清理刷116干扰散热片的散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