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4072发布日期:2018-11-14 00:5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辅助工具,具体涉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输电线路越建越多,并且穿越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在严寒的冬季,冰雪危害引起的供电中断事故通常都是较严重的,其修复难度大、周期长、停电面积广、影响铁路交通,现在主要依靠人力除冰,通过电力工人爬上高压线塔用铁锤、拉杆、竹棒沿线敲打使附冰脱落,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对电力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国外,一些国家的地理与气候与我国相似,甚至一些国家的情况更加恶劣。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输电线路的出兵效率,减少损失,维护工人的安全,研制出除冰机器,但是导线上结冰往往过厚,一般除冰机器很难去除,而且除冰机器需要人操作,同时价格昂贵,往往只有在结冰严重后才开始除冰,这样导致了后期除冰的工作难度大,效率慢,不能预防结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包括导线,还包括防冰部件、滚轮组、上滚轮轴、外壳、下滚轮轴、下垂部件,所述外壳为顶部不封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防冰部件包括两个长方形的坡面板,两个坡面板的一侧长向连接并向上突起,两个坡面板的另一侧长向连接在外壳的顶部的长向边缘;所述滚轮组包括一个上滚轮和一个下滚轮,一个滚轮组中的上滚轮通过上滚轮轴桥接在外壳的空腔内,一个滚轮组中的下滚轮通过下滚轮轴桥接在外壳的空腔内,并且上滚轮处于下滚轮的正上方;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分别与外壳的顶部的短向边缘平行;在外壳的两个相对的短向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导线穿孔;所述导线依次穿过一侧的导线穿孔、上滚轮与下滚轮之间的空隙、另一侧的导线穿孔,并且上滚轮与下滚轮分别与导线的外表面相切,上滚轮、下滚轮和导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滚轮的滚轮面和下滚轮的滚轮面为凹槽;所述下垂部件设置在外壳的底部。

雨淞、雾淞凝附在导线上或湿雪冻结在导线上的现象,称为电线积冰(附着在导线上的霜、干雪花和沾附的雨滴,因气温下降至零下而冻结少量的冰,都不作为电线积冰)。电线积冰按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降水积冰和云雾积冰。

从积冰架上的导线开始形成积冰起,至积冰消失止,称为一次积冰过程。一次积冰过程,一般可以包括积冰的发展、保持、崩塌或消融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可能顺次出现,也可能反复交错出现,时间长短不一。往往积冰在总的增长过程中,会夹杂出现一些较小的崩塌现象。

本发明设置了滚轮组,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滚轮的滚轮面和下滚轮的滚轮面为凹槽,上滚轮和下滚轮将导线夹在滚轮面之间使得本发明能在导线上移动;积雪、积水的天气往往是吹大风的时候,只要有风,本发明的外壳为挡风面,大风就能给与本发明一定的动力,使得本发明在导线上移动,本发明具有一定的重量,在移动的过程中,上滚轮和下滚轮(特别是上滚轮)对导线上积雪或者积水进行碾压,达到一定的剔除效果,如果已经出现一定的积冰,那么上滚轮滚过之后,会由于本发明自身的重力对积冰碾压,使冰破损,从而避免了积冰的开始;本发明为了避免自身结构造成积雪,在顶部设置了除冰部件,除冰部件通过倾斜的坡面避免积雪较多,同时,由于吹风会导致本发明摇摆,摇摆的时候会导致除冰部件上的积雪掉落。本发明在外壳底部设置下垂部件是为了增加本发明的重量,同时也是为了使本发明的重心处于下垂部件上,保证本发明的一定的稳定性,避免本发明在导线上旋转,从而避免对导线造成额外的拉力。本发明通过上滚轮对导线上的积雪、积水、积冰造成碾压、破坏,阻碍导线上积雪积水而造成严重积冰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导线结冰灾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输导线路的出兵频率,减少损失,维护工人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使用除冰机器的机会,就算需要除冰机器出动,也会为除冰机器降低除冰的难度。

进一步地,构成防冰部件的坡面板包括基板、低盐层、高盐层,所述基板、低盐层、高盐层由下至上依次叠放;所述低盐层为含盐的石膏层,所述高盐层为使用纱布包裹盐块的纯盐层。

本发明的除冰部件虽然有倾斜的坡面板,但是在大雪的时候还是会很容易积雪,因此将坡面板设置成层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叠放基板、低盐层、高盐层,基板作为支撑板支撑低盐层和高盐层,而高盐层为使用纱布包裹盐块的纯盐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冰雪的融点,从而降低了在除冰部件上积雪积冰的可能性,可以延缓本发明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被冰封住丧失活动能力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在导线穿孔的外侧上边缘设置有除冰弧刀,所述除冰弧刀为弧形铁片,所述除冰弧刀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在4mm~8mm。

当环境温度很低,导线上已经出现了积冰的现象,本发明通过本身在移动过程中的冲力使得除冰弧刀对积冰造成破损,阻碍导线积冰的进度;除冰弧刀的刀口较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下降低冰的融点,提高除冰的效率。同时为了避免除冰弧刀对导线外皮造成损伤,使除冰弧刀与导线之间隔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下垂部件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电源,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分别与电源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警报装置分别与无线发射装置连接。

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检测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将温度发送会工作站点的接收器,供工作人员推断当地的环境对导线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当推断出该测点附近对导线危害会很大,即派出人员对该测点导线进行危害排除;警报装置用于工作人员外出时便于找到该测点设置,可以使用光线报警,也可以使用声音报警;电源为温度检测装置、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提供电能。由于温度检测装置、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电源的重量较大,因此温度检测装置、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电源既可以作为调整本发明的重心的部件,也可以为工作站点提供温度数据。本发明没有采用图像传输的方式,原因是图像传输数据要求较高,费用昂贵,后期不便于维护,而且通过图像观测测点附近的环境,只能通过肉眼对测点环境定性分析,而本发明采用温度数据传输,可以对测点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温度检测装置的维护、数据的传输的便利性都要优于图像传输。

进一步地,在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速度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包括上侧连接轴、转轮、传动轴、速度传感器、空壳和下侧连接轴,所述上侧连接轴为l轴,l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上,l轴的另一端穿过转轮的中心轴;所述转轮连接上侧连接轴端的另一端通过传动轴与速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卡钳在空壳中,空壳通过下侧连接轴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转轮的外表面与导线的外表面相切;所述速度传感器与无线发射装置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与电源连接。

上滚路和下滚轮在导线上动作,当导线上积冰,可能会造成上滚轮是滑动而不是滚动,如果将速度传感器安装在上滚轮或者下滚轮上,数据的误差较大;本发明在外壳内壁上另设转轮,转轮接触导线的侧边,外界对转轮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较小,使速度传感器检测转轮的转动从而测得本发明的速度,再将速度数据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传输至工作站点,供工作人员对测点环境的推测。

温度检测装置、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电源、速度传感器均采用现有技术,其中温度检测装置使用cu50或者pt100,无线发射装置采用433mhz频段无线数据终端dtd433或者gprs透明传输数据终端dtp_s09f,速度传感器采用的是线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下垂部件为石块。

进一步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处于同一高度的两组滚轮组。有助于提高本发明在导线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外壳的侧壁的中部镂空。减小外壳的挡风面,减小风对本发明的影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上滚轮对导线上的积雪、积水、积冰造成碾压、破坏,阻碍导线上积雪积水而造成严重积冰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导线结冰灾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输导线路的出兵频率,减少损失,维护工人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使用除冰机器的机会,就算需要除冰机器出动,也会为除冰机器降低除冰的难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设置有两组滚轮组的长向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短向侧面内部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速度检测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坡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垂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设置有两组滚轮组的长向侧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短向侧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防冰部件,11-导线穿孔,12-除冰弧刀,111-高盐层,112-低盐层,113-基板,2-上滚轮,3-上滚轮轴,4-外壳,5-导线,6-下滚轮,7-下滚轮轴,8-下垂部件,81-温度检测装置,82-无线发射装置,83-警报装置,84-电源,9-速度检测装置,91-上侧连接轴,92-转轮,93-传动轴,94-速度传感器,95-下侧连接轴,37-隔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包括导线5,还包括防冰部件1、滚轮组、上滚轮轴3、外壳4、下滚轮轴7、下垂部件8,所述外壳4为顶部不封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防冰部件1包括两个长方形的坡面板,两个坡面板的一侧长向连接并向上突起,两个坡面板的另一侧长向连接在外壳4的顶部的长向边缘;所述滚轮组包括一个上滚轮2和一个下滚轮6,一个滚轮组中的上滚轮2通过上滚轮轴3桥接在外壳4的空腔内,一个滚轮组中的下滚轮6通过下滚轮轴7桥接在外壳4的空腔内,并且上滚轮2处于下滚轮6的正上方;上滚轮轴3和下滚轮轴7分别与外壳4的顶部的短向边缘平行;在外壳4的两个相对的短向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导线穿孔11;所述导线5依次穿过一侧的导线穿孔11、上滚轮2与下滚轮6之间的空隙、另一侧的导线穿孔11,并且上滚轮2与下滚轮6分别与导线5的外表面相切,上滚轮2、下滚轮6和导线5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滚轮2的滚轮面和下滚轮6的滚轮面为凹槽;所述下垂部件8设置在外壳4的底部。

构成防冰部件1的坡面板包括基板113、低盐层112、高盐层111,所述基板113、低盐层112、高盐层111由下至上依次叠放;所述低盐层112为含盐的石膏层,所述高盐层111为使用纱布包裹盐块的纯盐层。

在导线穿孔11的外侧上边缘设置有除冰弧刀12,所述除冰弧刀12为弧形铁片,所述除冰弧刀12与导线5之间的距离在4mm~8mm。

下垂部件8包括温度检测装置81、无线发射装置82、警报装置83、电源84,所述温度检测装置81、无线发射装置82、警报装置83分别与电源84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81和警报装置83分别与无线发射装置82连接。

在外壳4的内壁上设置有速度检测装置9,速度检测装置9包括上侧连接轴91、转轮92、传动轴93、速度传感器94、空壳和下侧连接轴95,所述上侧连接轴91为l轴,l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4的内壁上,l轴的另一端穿过转轮92的中心轴;所述转轮92连接上侧连接轴91端的另一端通过传动轴93与速度传感器94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94卡钳在空壳中,空壳通过下侧连接轴95固定连接在外壳4的内壁上;所述转轮92的外表面与导线5的外表面相切;所述速度传感器94与无线发射装置82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94与电源84连接。

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处于同一高度的两组滚轮组。

外壳4的侧壁的中部镂空。

实施例2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包括导线5,还包括防冰部件1、滚轮组、上滚轮轴3、外壳4、下滚轮轴7、下垂部件8,所述外壳4为顶部不封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防冰部件1包括两个长方形的坡面板,两个坡面板的一侧长向连接并向上突起,两个坡面板的另一侧长向连接在外壳4的顶部的长向边缘;所述滚轮组包括一个上滚轮2和一个下滚轮6,一个滚轮组中的上滚轮2通过上滚轮轴3桥接在外壳4的空腔内,一个滚轮组中的下滚轮6通过下滚轮轴7桥接在外壳4的空腔内,并且上滚轮2处于下滚轮6的正上方;上滚轮轴3和下滚轮轴7分别与外壳4的顶部的短向边缘平行;在外壳4的两个相对的短向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导线穿孔11;所述导线5依次穿过一侧的导线穿孔11、上滚轮2与下滚轮6之间的空隙、另一侧的导线穿孔11,并且上滚轮2与下滚轮6分别与导线5的外表面相切,上滚轮2、下滚轮6和导线5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滚轮2的滚轮面和下滚轮6的滚轮面为凹槽;所述下垂部件8设置在外壳4的底部。

构成防冰部件1的坡面板包括基板113、低盐层112、高盐层111,所述基板113、低盐层112、高盐层111由下至上依次叠放;所述低盐层112为含盐的石膏层,所述高盐层111为使用纱布包裹盐块的纯盐层。

在导线穿孔11的外侧上边缘设置有除冰弧刀12,所述除冰弧刀12为弧形铁片,所述除冰弧刀12与导线5之间的距离在4mm~8mm。

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处于同一高度的两组滚轮组。

外壳4的侧壁的中部镂空。

下垂部件8为石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