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调天线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4847发布日期:2019-02-15 22:3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电调天线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天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调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电调天线的辐射面电下倾角度是根据天线的辐射单元相位变化而相应调整。具体是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天线内的移相器改变各辐射单元的相位和幅度,进而改变天线的相位、水平分量、垂直分量幅值等参数,从而达到改变覆盖区域的作用。电调天线通过电调控制器单元和机械传动装置的操作,实现对天线电下倾角度的自动化控制。传统的机械控制系统中,不同的移相器分别由对应的rcu驱动电机控制,每组移相器需要一个电机提供动力,把电机转矩由一套传动结构件转换为直线运动以驱动移相器。当需要设置多频多通道天线时,多频多通道天线的传动方式为单频单通道天线的结构叠加,也就是一个电机的单独控制一组移相器,对于多频多通道天线而言,要实现多组移相器的独立调节就需要配置多个电机的rcu,由于电机价格贵、体积大,增大了天线体积和天线成本,且存在结构复杂、生产不便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重量轻,尺寸小,质量可靠的电调天线传动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电调控制器的选位传动组件、螺杆传动组件、拉杆,螺杆传动组件通过拉杆连接移相器,螺杆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杆、螺杆、设置在传动螺杆上的传动螺杆齿轮,选位传动组件包括选位连接轴套、前腔体、选位输入轴、传动连接轴套、传动输入轴、惰轮、传动从动轮、选位部件、后腔体,电调控制器通过选位连接轴套与选位输入轴连接,选位输入轴设置有选位输入轴齿轮,选位部件包括选位滑板、选位齿轮,选位滑板上设置有与选位输入轴齿轮相啮合的选位齿条,选位齿轮设置在选位滑板上,选位齿条将选位输入轴输入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选位齿轮与传动螺杆齿轮相啮合可以完成对该传动螺杆的选位;

电机控制器通过传动连接轴套与传动输入轴连接,传动输入轴通过传动输入轴齿轮与传动从动轮、惰轮连续相啮合,将输入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选位部件的选位齿轮,选位齿轮经过所述的选位动作后与传动螺杆齿轮相啮合,将输入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传动螺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传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拉杆连接件,拉杆连接件与拉杆连接,将传动螺杆的螺旋运动转换为拉杆的直线运动,拉杆和移相器之间有连接机构,通过拉杆带动移相器做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后止位套,拉杆连接件套设于传动螺杆上,设置在前、后止位套之间;传动螺杆外平行设置有导向轴,拉杆连接件设置有与导向轴对应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选位输入轴、传动输入轴、惰轮、传动从动轮、选位部件、传动螺杆都装置在前腔体和后腔体形成的空腔内部,相互之间的传动配合为齿轮与齿轮啮合、齿轮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配合,轴与轴套的配合。

进一步地,前腔体和后腔体形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滑块导槽,选位滑板活动设置在滑块导槽中,可做水平直线运动,并使用前腔体和后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选位左止位面和选位右止位面,作为选位滑板直线运动的开始和停止位置。

进一步地,选位滑板上设置有两列齿条,选位输入轴设置有两个选位输入轴齿轮,选位输入轴齿轮与齿条啮合,以带动选位滑板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选位齿轮通过选位齿轮轴固定在选位滑板上,可绕轴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传动输入轴含有3个传动输入轴齿轮,其中一个传动输入轴齿轮与一个传动从动轮相啮合,传动从动轮又与一个惰轮相啮合以传递传动输入轴输入的旋转运动;其中另一个齿轮与另一个传动从动轮相啮合,另一传动从动轮又与另一个惰轮上的一个齿轮相啮合,依次将旋转运动传递下去,直到将旋转运动传递到与需要调节的传动螺杆的齿轮相啮合为止。

进一步地,连接电机控制器的选位连接轴套和传动连接轴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传动输入轴和选位输入轴,用于传递电机控制器输出的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每组移相器通过一个移相器连接机构与所述天线传动装置的拉杆相连接,传动螺杆的运动输出对应需调节的每组移相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2个电机的电调控制器驱动,选位与传动输出相分离,可以控制1组到多组移相器,采用多零件封装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方便。

2、本发明把旋转运动转化成水平直线运动的选位部件和传动螺杆的结构均采用单层水平排列,根据实践证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节约了天线背部的空间,减小了天线厚度尺寸,有效降低了天线体积,进而降低天线风阻,提高了天线的可靠性。

3、本发明把旋转运动转化成水平直线运动的选位部件和传动螺杆的结构均采用单层水平排列的方式可以增加惰轮、传动从动轮、选位齿轮和传动螺杆的数量方式拓展到控制更多组的移相器,不受移相器组件数量的限制,质量可靠,产品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调天线移相器调节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装置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装置爆炸图;

图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装置不同视角的内部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选位输入轴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输入轴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腔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腔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选位传动组件,2.螺杆传动组件,3.拉杆,4.移相器,5.电调控制器,11.连接轴套,12.前腔体,13.选位输入轴,14.传动输入轴,15.惰轮,16.传动从动轮,17.选位部件,18.传动螺杆,19.后腔体,21.垫圈,22.卡簧,23.前止位套,24.拉杆连接件,25.导向轴,26.后止位套,27.传动螺杆固定座,111.传动连接轴套,112.选位连接轴套,121.传动从动轮固定套,122.惰轮固定套,123.选位输入轴固定套,124.传动输入轴固定套,125.选位左止位面,126.选位右止位面,127.滑板导槽,128.传动螺杆固定轴,131.选位输入轴固定位,132.选位输入轴齿轮,133.选位输入轴连接位,134.选位输入轴连接孔,141.传动输入轴固定位,142.第一传动输入轴齿轮,143第二传动输入轴齿轮,144.第三传动输入轴齿轮,145.传动输入轴连接位,146.传动输入轴连接孔,151.第1惰轮,152.第2惰轮,153.第3惰轮,154.第4惰轮,161.第1传动从动轮,162.第2传动从动轮,163.第3传动从动轮,164.第4传动从动轮,165.第5传动从动轮,166.第6传动从动轮,171.选位齿轮轴,172.选位滑板,173.选位齿轮,181.传动螺杆齿轮,182.传动螺杆螺纹,191.选位左止位面,192.选位右止位面,193.滑板导槽,194.惰轮固定套,195.传动输入轴固定套,196.选位输入轴固定轴,197.传动从动轮固定轴,198.传动螺杆固定套,1721.选位齿条,1722.前选位导轨,1723.后选位导轨,1724选位齿轮轴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参照附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应用方案由如下组成:选位传动组件1,螺杆传动组件2,拉杆3,移相器4,电调控制器5。由电调控制器5的选位电机输出旋转运动至选位传动组件1完成对螺杆传动组件2中某一根传动螺杆18的选位,再由电调控制器5的传动电机输出旋转运动至选位传动组件1完成对螺杆传动组件2中某一根传动螺杆18的运动传递,该传动螺杆18通过对拉杆3的移动,带动对应移相器4以完成调节。

具体的:

1).参照附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电调控制器5通过选位连接轴套112将选位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选位输入轴13,选位输入轴13上的选位输入轴齿轮132通过与选位滑板172的选位齿条1721相啮合将输入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带动选位部件17上的选位齿轮173与传动螺杆18上的传动螺杆齿轮181相啮合可以完成对该传动螺杆18的选位,继续运动,可针对每个传动螺杆18选位。

2)、参照附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电调控制器5通过传动连接轴套111将传动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传动输入轴14,传动输入轴14上的第二传动输入轴齿轮143和第三传动输入轴齿轮144通过与传动从动轮16、惰轮15的连续相啮合将输入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选位部件17的选位齿轮173,选位齿轮173经过前面所述的选位动作后与传动螺杆18的齿轮181相啮合,将输入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传动螺杆18。

3)、参照附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传动螺杆18上的传动螺杆螺纹182通过与拉杆连接件24的螺旋连接配合,拉杆连接件24与拉杆3的相连接,将传动螺杆18的螺旋运动转换为拉杆3的直线运动,通过装配在拉杆3和移相器4上的连接机构,拉杆3带动移相器4做调节。

4)、进一步,参照附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选位输入轴13反转运动时,选位输入轴13上的选位输入轴齿轮132啮合选位滑板172的选位齿条1721后利用前选位导轨1722、后选位导轨1723带动整个选位部件17在前腔体12的滑板导槽127和后腔体19的滑板导槽193中向右移动,选位部件17移动到前腔体12的选位右止位面126和后腔体19的选位右止位面192时停止移动,此为选位部件校准点1,选位输入轴13反转运动时,选位输入轴13上的选位输入轴齿轮132啮合选位部件17的选位齿条1721带动整个选位部件17在前腔体12的滑板导槽127和后腔体191的滑板导槽193中向右移动,选位部件17移动到前腔体12的选位左止位面125和后腔体19的选位左止位面191时停止转动,此为选位部件17的校准点2,此时完成了对选位部件17的校准。校准后位选位输入轴13可按电调控制器5设定的参数继续正转或反转,使选位部件17的其中一个选位齿轮173选择其中一个传动螺杆18的齿轮181相啮合,完成对该传动螺杆18的选位。根据不同的电调控制器预设参数,可针对任意一根传动螺杆18选位。

5)、进一步,参照附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传动输入轴14正转运动时,传动输入轴14上的第二传动输入轴齿轮143啮合第2传动从动轮162和第三传动输入轴齿轮144啮合第3传动从动轮163,第2传动从动轮162啮合第1惰轮151,第1惰轮151啮合第1传动从动轮164,同时第3传动从动轮163啮合第2惰轮152,第2惰轮152啮合第4传动从动轮164,第4传动从动轮164啮合第3惰轮153,第3惰轮153啮合第5传动从动轮165,第5传动从动轮165啮合第4惰轮154,第4惰轮154啮合第6传动从动轮166,第6传动从动轮166啮合选位部件17上的其中一个传动齿轮173,传动齿轮173啮合传动螺杆18上的齿轮181,传动螺杆18上的传动螺杆螺纹182与拉杆连接件24进行螺纹连接,经螺旋运动拉杆连接件24向前移动,装配在拉杆连接件24上的拉杆3向前移动,拉杆3带动对应一组移相器4进行调节,当拉杆连接件24向前移动至前止位套23时止转,此为该组移相器4的校准点1;当传动输入轴14反转时,传动输入轴14上的第二传动输入轴齿轮143、第三传动输入轴齿轮144啮合第2传动从动轮162和第3传动从动轮163的齿轮,第2传动从动轮162啮合第1惰轮151,第1惰轮151啮合第1传动从动轮164,同时第3传动从动轮163啮合第2惰轮152,第2惰轮152啮合第4传动从动轮164,第4传动从动轮164啮合第3惰轮153,第3惰轮153啮合第5传动从动轮165,第5传动从动轮165啮合第4惰轮154,第4惰轮154啮合第6传动从动轮166,第6传动从动轮166啮合选位部件17上的其中一个传动齿轮173,传动齿轮173啮合传动螺杆18上的传动螺杆齿轮181,传动螺杆18上的传动螺杆螺纹182与拉杆连接件24进行螺纹连接,经螺旋运动拉杆连接件24向后移动,装配在拉杆连接件24上的拉杆3向后移动,拉杆3带动对应一组移相器4进行调节,当拉杆连接件24向后移动至后止位套26时止转,此为该组移相器校准点2,此时完成对该组移相器4的校准。

6)、进一步,参照附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传动输入轴14正转(或反转)运动时,传动输入轴14上的第二传动输入轴齿轮143啮合第2传动从动轮162和第三传动输入轴齿轮144啮合第3传动从动轮163,第2传动从动轮162啮合第1惰轮151,第1惰轮151啮合第1传动从动轮164,同时第3传动从动轮163啮合第2惰轮152,第2惰轮152啮合第4传动从动轮164,第4传动从动轮164啮合第3惰轮153,第3惰轮153啮合第5传动从动轮165,第5传动从动轮165啮合第4惰轮154,第4惰轮154啮合第6传动从动轮166,第6传动从动轮166啮合选位部件17上的其中一个传动齿轮173,传动齿轮173啮合传动螺杆18上的传动螺杆齿轮181,传动螺杆18上的传动螺杆螺纹182与拉杆连接件24进行螺纹连接,经螺旋运动拉杆连接件24向前(向后)移动,装配在拉杆连接件24上的拉杆3向前(或向后)移动,拉杆3带动对应一组移相器4进行调节。选位部件17对不同传动螺杆18的选位可完成对各组移相器4的调节。

7)、进一步的,参照附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选位输入轴13通过选位输入轴固定位131安装于后腔体19的选位输入轴固定轴196,通过选位输入轴连接位133和选位输入轴连接孔134安装于前腔体12的选位输入轴固定套123。传动输入轴14通过传动输入轴固定位141安装于后腔体19的传动输入轴固定套195,通过传动输入轴连接位145和传动输入轴连接孔146安装于前腔体12的传动输入轴固定套124。第1惰轮151、第2惰轮152、第3惰轮153、第4惰轮154分别安装于后腔体19的4个惰轮固定套194和前腔体12的4个惰轮固定套122。第1传动从动轮161、第2传动从动轮162、第3传动从动轮163、第5传动从动轮165、第6传动从动轮166分别安装于后腔体19的5个传动从动轮固定轴197和前腔体12的5个传动从动轮固定套121;第4传动从动轮164安装于后腔体19的1个传动从动轮固定轴197和选位输入轴的选位输入轴固定位131。传动螺杆18安装于后腔体19的传动螺杆固定套198和前腔体12的传动螺杆固定轴128。选位齿轮173通过选位齿轮轴171安装在选位滑板172上的选位齿轮轴固定套1724中。

8)、进一步的,参照附图1、图2、图3所示,垫圈21、卡簧22、前止位套23、拉杆连接件24,导向轴25、后止位套26安装于传动螺杆18上,然后再把传动螺杆固定座27安装在传动螺杆18上,前止位套23和后止位套26安装时需要使用合适紧固件(图示省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把旋转运动转化成水平直线运动的选位部件和传动螺杆的结构均采用单层水平排列,根据实践证明,该结构节约了天线背部的空间,减小了天线厚度尺寸,有效降低了天线体积,进而降低天线风阻,提高了天线的可靠性;本发明把旋转运动转化成水平直线运动的选位部件和传动螺杆的结构均采用单层水平排列的方式可以增加惰轮、传动从动轮、选位齿轮和传动螺杆的数量方式拓展到控制更多组的移相器,不受移相器组件数量的限制,质量可靠,产品适用面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