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6480发布日期:2019-03-08 22:5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机充电宝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手机的快度发展,对产品的多功能性提出了要求,人们在经常使用手机时难免会发生手机电量不足而有没有固定电源的情况,因此需要携带充电宝在外出的情况下保证能够给手机及时充电,现如今应用最广泛的充电宝要使用数据线进行手机充电,但是数据线出门携带不便,使用数据线连接会显的很繁杂,同时需要将数据线多次弯折叠放,而经常弯折容易造成数据线损坏从而影响充电,因此人们更加需要一种无线式的充电宝,使充电更加简单便捷;人们习惯于使用手机观看视频,但长时间用手托举手机会造成不便,杆式、台式手机支架因体积较大因此只能在家庭或一些固定场所使用,因此简单小巧便于携带的手机支架成为了经常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用户的需求;现在犯罪事件频发,尤其针对老人、儿童和年轻女性的犯罪事件,因此独自一人外出时遇到危险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十分必要,现有的一些报警装置通常只具有发出报警音企图吓退歹徒的功能,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人员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及时发送求救信息寻找外援变的十分重要。

因此,如何实现便携式充电宝具有无线充电功能,能够成为手机支架,以及具有报警求救的作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充电宝,外形小巧便于携带,设置有有线充电用的usb接口和无线充电面板,支持对手机的有线或无线充电,使用方便,同时在外壳增加了一层滑盖可以变成手机支架,在方便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充电宝的作用,还设置有报警模块,用户在受到安全威胁时按下报警触发开关,所述多功能充电宝向用户通过app设定的紧急联系人发送定位信息及求救信息,可以及时得到救助有效降低发生危险的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充电宝,包括:壳体、滑盖、无线充电面板;

其中,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报警模块、储电模块,且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储电模块电连接;所述滑盖包括一体成型的推拉部和扣合部;所述推拉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且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盖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扣合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无线充电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面;所述无线充电面板与所述储电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侧边设置有卡扣槽。

优选的,所述扣合部呈型,且所述扣合部的顶面侧边设置有与所述卡扣槽向匹配的卡扣凸起。

优选的,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盖被拉出,所述滑盖与所述壳体形成手机支架,或者推回并将所述卡扣凸起与所述卡扣槽扣合,形成整体固定的充电宝,侧面推拉式的支架设置不影响其余功能结构,方便使用,不易损坏。

优选的,将手机正对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面板上,所述无线充电面板内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传输电能为所述手机充电。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侧边还设置有usb接口,通过数据线为手机充电,在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usb接口为多部手机有线充电。

优选的,通过其他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报警模块并设置多位紧急联系人。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报警触发开关,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定位系统和信息发送系统,触发所述报警触发开关后通过所述信息发送系统将所述定位系统的定位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提前设定好的联系人手机上,在较僻静环境或者遇到穷凶极恶的歹徒时,可以进行无声报警,以防激怒歹徒而受到伤害,可以在第一时间联系外援,而外援能够根据定位信息及时赶到救助用户,避免发生更多危险。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面边缘处设置有电量指示灯,根据电量提示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充电宝存储电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充电宝,在所述壳体顶面设置有无线充电面板,在壳体侧面还设置有usb数据接口,因此本发明技能用于无线充电又能用于有线充电,可以实现同时为多部手机充电,本发明还设置有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的所述滑盖,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盖上的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来实现滑盖的收放,令本发明增加了手机支架的功能,本发明还增加了报警模块,当用户遇到危险需要求救时,通过按下报警触发开关,本发明就会发送定位信息及求救信息至用户设定的紧急联系人手机中,使用户可以更加及时的得到救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充电宝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充电宝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充电宝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充电宝,包括:壳体1、滑盖2、无线充电面板3;其中,壳体1的底面设置有滑槽11;壳体1内部设置有报警模块、储电模块,且报警模块与储电模块电连接;滑盖2包括一体成型的推拉部21和扣合部22;推拉部21位于壳体1的底面,且设有与滑槽11相匹配的滑块211,滑盖2通过滑块211与壳体1滑动连接;扣合部22位于壳体1的一侧;无线充电面板3设置于壳体1顶面;无线充电面板3与储电模块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1的顶面侧边设置有卡扣槽1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扣合部22呈型,且扣合部22的顶面侧边设置有与卡扣槽12向匹配的卡扣凸起22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滑块21在滑槽11内滑动,滑盖2被拉出,滑盖2与壳体1形成手机支架,或者推回并将卡扣凸起23与卡扣槽12扣合,形成整体固定的充电宝,侧面推拉式的支架设置不影响其余功能结构,方便使用,不易损坏。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将手机正对放置于无线充电面板3上,所述无线充电面板3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传输电能为所述手机充电。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1侧边还设置有usb接口17,通过数据线为手机充电,因此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充电模式同时为多部手机充电。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他电子设备连接报警模块并设置多位紧急联系人。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侧边上设置有一个报警触发开关14,报警模块包括定位系统和信息发送系统,触发报警触发开关14后通过信息发送系统将定位系统的定位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提前设定好的联系人手机上,在较僻静环境或者遇到穷凶极恶的歹徒时,可以进行无声报警,以防激怒歹徒而受到伤害,可以在第一时间联系外援,而外援能够根据定位信息及时赶到救助用户,避免发生更多危险。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顶面边缘处设置有电量指示灯13,用户根据电量指示及时为充电宝充电。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侧边还设置有照明模块,照明模块包括照明灯15和照明开关16,照明灯15与照明开关16均与储电模块电连接,且相邻设置于壳体1侧边与报警触发开关14具有一定距离,方便通过照明灯15位置确定照明开关16位置,通过照明开关15控制照明灯15开启与关闭。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报警模块具有更新功能,定位系统进行实时定位,每间隔五分钟通过信息发送系统重新发送一次实时定位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快速找到求救用户。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滑盖2面积与壳体1底面大小相同,在扣合状态下,滑盖2可以很好的保护壳体1,很大程度上避免磕碰对充电宝造成损坏,同时当把滑盖2拉出作为手机支架使用时,由于滑盖2面积较大,所以结构稳定,手机与多功能充电宝均不易倾倒。

实施例

本发明设置的滑盖可以相对于壳体进行推拉滑动,当滑盖推拉部与扣合部贴合壳体放置时,卡扣凸起与卡扣槽相扣接,滑盖与壳体形成一个整体,将手机正对放置于无线充电面板上可以进行无线充电,手机如若没有正对放置于充电面板上则会影响充电效率,本发明的多功能充电宝还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手机数据线为手机充电,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多功能充电宝还可以作为手机支架使用,具体操如下:

滑盖被拉出,滑盖的扣合部突出于壳体之外,滑盖的推拉部部分、扣合部与壳体侧边形成一个空间作为手机支架,可以将手机横放入该空间内,手机侧边接触推拉部,手机背面倚靠壳体侧边,手机正面与扣合部卡接,因此手机与壳体侧面、推拉部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空间,而扣合部限制手机倾斜放置位置,防止手机倾斜滑动,从而形成一个稳固的手机支架。

本发明对日常用到的充电宝进行了功能扩展,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充电宝具有无线、有线充电能力,通过增加了一滑盖结构使得本发明具有手机支架功能,还设置有报警模块,通过按下报警触发开关向设定的紧急联系人发送定位信息和求救信息,及时寻求帮助,从而避免或降低用户损失。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