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水圈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7375发布日期:2019-03-08 23:01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挡水圈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挡水圈及具有该挡水圈的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垂直向上安装的电机要求防水等级从ipx4提高至ipx6,ipx4要求向外壳各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ipx6要求向外壳各方向强烈喷水无有害影响。

如图1所示,这种在轴上加防水罩的防水结构,罩住开放性端盖,可满足ipx4防水要求。但是当水压提高到ipx5、ipx6要求时,防水罩变形,端盖的凸台无法阻止水蔓延进电机内部。

如图2所示,这种在开放性端盖和电机轴间增加油封的防水结构,相当于是将开放性端盖改造为密封端盖,油封是一种中间带弹性骨架的橡胶密封件,其唇部需要与轴接触来实现密封,其弹性骨架是为了保证密封持久性。但是这种接触性密封结构会给电机轴增加阻力,影响电机的转矩,其输出速度、功率等均受影响,且油封价格较高,端盖上与之配合的凸台内圈表面需要提高精度才能保证密封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成本低、效果可靠、不影响电机性能的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挡水圈及电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垂直向上安装的电机防水结构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挡水圈,包括挡水圈本体,其中,所述挡水圈本体套设在电机端盖上,所述挡水圈本体上存在伸入电机防水罩内且突出所述端盖顶面的部分;所述挡水圈本体上设置有排水通道,流入所述挡水圈本体内的水能通过所述排水通道流至所述挡水圈本体外。

优选地,所述挡水圈本体上形成有容水腔,所述容水腔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挡水圈本体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的挡水部,所述支撑部套设在电机端盖上,所述挡水部向伸入电机防水罩内延伸并突出所述端盖顶面;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挡水部为环状结构且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挡水部。

优选地,所述挡水部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水部的纵截面形成v型结构。

优选地,向远离电机轴方向延伸的所述挡水部为外挡水部,所述外挡水部的自由端凸出所述端盖上与所述防水罩端部内侧相配合的面;向靠近所述电机轴方向延伸的所述挡水部为内挡水部,所述内挡水部遮挡所述端盖顶面且所述内挡水部与所述端盖的端部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外挡水部的自由端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所述防水罩的方向延伸形成水平挡水部。

优选地,所述内挡水部的自由端沿竖直方向向靠近所述防水罩的方向延伸形成竖直挡水部。

优选地,所述内挡水部上的所述排水孔靠近所述支撑部一侧且沿所述内挡水部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挡水部与所述防水罩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个数至少为两个,所述支撑部沿电机轴的轴线方向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水圈本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环状结构,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靠近电机轴的一侧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挡水部纵截面形成y型结构。

优选地,一个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排水孔与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排水孔沿所述挡水圈的周向方向交错分布。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挡水部和所述支撑部两者上的所述排水孔上下连通。

优选地,远离所述挡水部的所述支撑部其上设置有倒角,且该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排水孔开设在倒角斜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环状结构且所述排水孔沿所述支撑部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挡水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挡水圈,挡水圈上存在伸入电机防水罩内且突出端盖顶面的部分,该突出的部分对于水蔓进电机内部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自带排水通道,挡水圈内的水能通过排水通道流出挡水圈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挡水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垂直向上安装的电机防水结构单一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普通防水结构;

图2是现有技术中加油封的防水结构;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a;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圈与防水罩、端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b;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挡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挡水圈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7的h-h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端盖;2-防水罩;3-容水腔;4-支撑部;5-挡水部;51-外挡水部;511-水平挡水部;52-内挡水部;521-竖直挡水部;6-排水孔;7-电机轴;8-连接部;9-第一凸台;10-第二凸台;11-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挡水圈,包括挡水圈本体,其中,挡水圈本体套设在电机端盖1上,挡水圈本体与电机端盖1过渡配合,挡水圈本体上存在伸入电机防水罩2内且突出端盖1顶面的部分,该突出的部分对于水蔓进电机内部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挡水圈本体上设置有排水通道,流入挡水圈本体内的水能通过排水通道流至挡水圈本体外;挡水圈本体上可以设置有容水腔3,容水腔3与排水通道相连通,水可以进入容纳腔3内,阻止水蔓进电机内部,当没有水通过防水罩2与端盖1之间的间隙进入防水罩2内时,容纳腔3内的水又可以通过排水通道排出防水罩2内;本发明提供的挡水圈,适用于电机轴垂直向上安装的电机,这种结构的防水圈,无需因为增加密封性而影响电机的转矩,无需调整防水罩2、端盖1结构尺寸,提供了一种新的挡水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垂直向上安装的电机防水结构单一的技术问题。

挡水圈可采用高密度聚丙烯或其他类似材料,软硬适中,有一定的硬度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允许有一定的形变量,并能密封在端盖1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5,挡水圈本体包括支撑部4和与支撑部4相连接的挡水部5,支撑部4套设在电机端盖1上,挡水部5向伸入电机防水罩2内延伸并突出端盖1顶面;至少在支撑部4上设置有排水孔6,容纳腔3内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孔6排出挡水圈本体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挡水部5为环状结构且支撑部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水部5;挡水部5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挡水部5的纵截面形成v型结构。v形结构形成容纳腔3,容纳腔3内的水可以通过支撑部4以及挡水部5上的排水孔6排出挡水圈本体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向远离电机轴7方向延伸的挡水部5为外挡水部51,外挡水部51的自由端凸出端盖1上与防水罩2端部内侧相配合的面(即外挡水部51最大外径略大于端盖第一凸台9外径);向靠近电机轴7方向延伸的挡水部5为内挡水部52,内挡水部52遮挡端盖1顶面(即内挡水部52最小直径小于端盖第二凸台10的内径)且内挡水部52与端盖1的端部相接触;外挡水部51的自由端可以沿水平方向向靠近防水罩2的方向延伸形成水平挡水部511;内挡水部52的自由端可以沿竖直方向向靠近防水罩2的方向延伸形成竖直挡水部521。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挡水部5与防水罩2之间有间隙,确保电机运转时防水罩2发生一定的形变也不会与挡水圈发生接触,产生摩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支撑部4的个数至少为两个,支撑部4沿电机轴7的轴线方向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支撑部4相连接;挡水圈本体还包括连接部8,连接部8为环状结构,支撑部4设置在连接部8靠近电机轴7的一侧且支撑部4与连接部8相连;连接部8与两个v形结构的挡水部5纵截面可形成y型结构;支撑部4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位于下方的支撑部4为下支撑环,位于上方的支撑部4为上支撑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7-图8,上支撑环上的排水孔6与下支撑环上的排水孔6沿挡水圈的周向方向交错分布,用于缓冲进水流速;内挡水部52和上支撑环两者上的排水孔6上下连通,便于模具脱模,排水孔6沿挡水圈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在支撑部4以及内挡水部52上。容纳腔3内的水可以依次通过内挡水部52的排水孔6、上支撑环上的排水孔6流出以及下支撑环上的排水孔排出挡水圈内。此外,水可以通过排水孔6进入防水圈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远离挡水部5的支撑部4其上设置有倒角且该支撑部4上的排水孔6开设在倒角斜面上,该排水孔6连通挡水圈内部以及防水罩2与端盖1之间的间隙,水能通过该排水孔6排出挡水圈内。

实施例1:

一种挡水圈,包括支撑部4和与支撑部4相连接的挡水部5,支撑部4套设在端盖1上,挡水部5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挡水部5的纵截面形成v型结构,支撑部4沿电机轴7的轴线方向分布且两个支撑部通过连接部8相连接,支撑部4设置在连接部8靠近电机轴7的一侧,连接部8与挡水部5纵截面形成y型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挡水圈,结构简单、成本低,自带排水通道,防水效果可靠,可将防水等级提高至ipx6。

实施例2:

一种电机,包括实施例所描述的挡水圈。挡水圈、防水罩2和端盖1一起构成一个半开放性防水结构。当强烈喷水在防水罩2上时,防水罩2会发生形变,水会沿着第一凸台9漫延至防水罩2内,外挡水部51可以利用其斜面阻挡住大部分的水,这部分水会顺势从上往下流出;另一部分水可能会漫过外挡水部51最高处,顺外挡水部51内侧流至内容纳腔3,内挡水部52可以阻止其往上继续漫延,水可以内挡水部52以及两个支撑部4上的排水孔6排出挡水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