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0092发布日期:2020-06-12 16: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泵(1)、流量传感器(2)、螺旋水道冷却器(5)及管路(6),其中离心泵(1)、待冷却的电动机(8)、电动机控制器(9)及螺旋水道冷却器(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6)串联,所述螺旋水道冷却器(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6)与离心泵(1)相连,在所述离心泵(1)与电动机(8)之间的管路(6)上或电动机控制器(9)与螺旋水道冷却器(5)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6)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2);所述螺旋水道冷却器(5)包括外部耐压壳体(10)及内套(11),该外部耐压壳体(10)外罩于内套(11)的外部,所述内套(11)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螺旋水道(12),该螺旋水道(12)与所述外部耐压壳体(10)的内表面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密闭水道;所述内套(11)上安装有与密闭水道相连通的水嘴(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1)与流量传感器(2)的管路(6)之间通过并联一支路连接有膨胀罐(4),该支路上安装有球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水道(12)的轴向截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1)轴向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部耐压壳体(10)焊接,所述螺旋水道(12)位于内套(11)轴向的前后两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20)为四个,分别为水嘴a(21)、水嘴b(22)、水嘴c(23)及水嘴d(24),由所述电动机控制器(9)输出的管路(6)与水嘴a(21)相连通,所述水嘴d(24)通过管路(6)与离心泵(1)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嘴b(22)在初始向管路(6)中补水的阶段通过排气管路(16)连接有排气球阀(17),所述水嘴c(23)在初始向管路(6)中补水的阶段通过补液管路(19)连接有补液球阀(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20)的轴向截面呈“t”型,中间沿轴向开有与所述密闭水道相连通的通孔(14),该“t”型的竖边外表面开设有密封槽(13),该密封槽(13)内容置有与所述内套(11)实现密封的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20)上沿轴向设有便于拆装的平面(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冷却装置,离心泵、待冷却的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器及螺旋水道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串联,螺旋水道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离心泵相连,在离心泵与电动机之间的管路上或电动机控制器与螺旋水道冷却器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螺旋水道冷却器包括外部耐压壳体及内套,该外部耐压壳体外罩于内套的外部,内套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螺旋水道,螺旋水道与外部耐压壳体的内表面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密闭水道;内套上安装有与密闭水道相连通的水嘴。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结构紧凑,螺旋水道冷却器布置在耐压壳体内部,能够满足大深度水下机器人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吕振;于延凯;曹钧凯;张发年;郭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