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8595发布日期:2019-03-27 10:3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充放电设备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指太阳发出的热辐射能,通俗来讲就是利用太阳发出的光线作为发电或热水器的能源。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不只是只属于现代人类社会的事,太阳能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能源,从古代至今就是生命发育、人类生息、农业等领域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产生电力、动力、热力等能源,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正在以一个极高的速度消耗,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与其相关的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太阳能充放电设备因其以太阳光为能源,对于连接式的电力来源依赖性较小或者没有依赖性的特点,是一种适合应用于可移动用电器的设备。

cn202370266u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移动太阳能双插式浴室属于可移动浴室技术领域,其主要利用双插式太阳能热水器与可移动浴室的原理将其结构相结合,将双插式太阳能热水器置于活动浴室顶上,热水通过管道连接流向活动浴室,活动浴室分为男女两间,解决传统固定、单间式太阳能浴室,从而实现可移动,不受地域受制,拆卸、安装方便,出热水快,热水取水量大,男女洗浴无需因性别问题等待,排污易、寿命长的功能。

cn204615977u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太阳能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无线网络摄像头、控制器、蓄电池、可移动车架和与车架垂直连接的支杆,其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一端与可移动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杆相连接且与可移动车架之间呈一定角度;其中所述的无线网络摄像头设置在支杆的顶端与蓄电池一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的蓄电池设置在电池板下方,另一端通过控制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该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可移动智能监控成本低,随意性大,有车轮移动方便,不受地域限制,环保无污染。

现有的可移动太阳能用电设备,多数存在光电转化效率不高的缺点,可移动性也较差,造成移动费时费力,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辅助电力能源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方便,光电转化效率高的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致力于提升太阳能充放电设备的移动性能和实用性。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

其主要部件包括:充电设备本体,充电设备本体有可开关的门;车载电池,车载电池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中;车体,所述的车体上设置充电设备本体,车体上至少有四个起支撑作用的可转动滑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包括若干个可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和车载电池以及充电模块电连接;信号发射器,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内,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通讯连接;控制箱,其位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开关门上;以及,设于所述控制箱上用于显示充电信息的液晶屏、用于启闭的开关按钮、用于识别记录ic卡的刷卡感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充电设备本体内部设有主控模块,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的包括计费模块、充电模块、ic卡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

所述的主控模块可以通过网络模块实接收充电的指令,并上传电压、电流、电池电量以及充电等信息。

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结构如下:

玻璃衬底,所述的玻璃衬底表面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电级,所述的透明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锡或氧化铟锡或两者的混合物;传输层,所述的空穴传输层由10-15重量份的碘化亚铜,3-7重量份的硫氰酸亚铜,2-5重量份的氧化铜,1-5重量份的氧化亚铜,1.5-3.5重量份的氧化镍和0.5-1.5重量份的氧化钼,0.01-0.05重量份(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烯二酸镝,在研磨机中研磨3-6h得到的混合粉末与四氢呋喃1:1.0-1.5混合后涂膜干燥得到;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为半导体硅或半导体碲化镉或半导体砷化镓或钙钛矿半导体组成;电子传输层,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构成;惰性电极,所述的惰性电极由金属金箔或银箔或石墨片构成;所述的各种结构封装于透明树脂当中。

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按照以下方案制备:

按照质量份数,取钛酸四丁酯25-30份溶解于在300-400份的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9-10,反应,30-60min后,将二氧化钛沉淀过滤、洗涤至中性,然后分散于400-500份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20%-30%的次氯酸水溶液45-55份,再加入0.01-0.05重量份的三(1,10-菲咯啉)六氟磷酸铁,0.01-0.05重量份的三[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镱,0.01-0.05重量份的四苯基硼酸铷,加热升温至85-95℃,反应120-300min后采用1000-1500r/min的转速下旋转涂布于惰性电极上,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400-500℃处理240-300min,随炉冷却后即可得到电子传输层。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制备的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因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能较大幅度减少用电设备对于外接电力能源的依赖性,或避免使用外接电力能源,做到具有较高的移动性和使用便捷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其主要部件包括:充电设备本体,充电设备本体有可开关的门;车载电池,车载电池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中;车体,所述的车体上设置充电设备本体,车体上至少有四个起支撑作用的可转动滑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包括若干个可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和车载电池以及充电模块电连接;信号发射器,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内,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通讯连接;控制箱,其位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开关门上;以及,设于所述控制箱上用于显示充电信息的液晶屏、用于启闭的开关按钮、用于识别记录ic卡的刷卡感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充电设备本体内部设有主控模块,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的包括计费模块、充电模块、ic卡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

所述的主控模块可以通过网络模块实接收开始充电、结束充电的指令,并上传电压、电流、电池电量、已充电时长、剩余充电时长等信息。

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结构如下:

玻璃衬底,所述的玻璃衬底表面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电级,所述的透明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锡或氧化铟锡或两者的混合物;传输层,所述的空穴传输层由13重量份的碘化亚铜,4重量份的硫氰酸亚铜,3重量份的氧化铜,2重量份的氧化亚铜,2.5重量份的氧化镍和1.0重量份的氧化钼,0.02重量份(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烯二酸镝,在研磨机中研磨4h得到的混合粉末与四氢呋喃1:1.3混合后涂膜干燥得到;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为半导体碲化镉组成;电子传输层,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构成;惰性电极,所述的惰性电极由银箔构成;所述的各种结构封装于透明树脂当中。

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按照以下方案制备:

按照质量份数,称取钛酸四丁酯28份溶解于在350份的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3%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0,反应,40min后,将二氧化钛沉淀过滤、洗涤至中性,然后分散于450份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25%的次氯酸水溶液50份,再加入0.02重量份的三(1,10-菲咯啉)六氟磷酸铁,0.02重量份的三[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镱,0.04重量份的四苯基硼酸铷,加热升温至90℃,反应200min后采用1300r/min的转速下旋转涂布于惰性电极上,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450℃处理260min,随炉冷却后即可得到电子传输层。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8.65%,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28v。

实施例2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其主要部件包括:充电设备本体,充电设备本体有可开关的门;车载电池,车载电池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中;车体,所述的车体上设置充电设备本体,车体上至少有四个起支撑作用的可转动滑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包括若干个可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和车载电池以及充电模块电连接;信号发射器,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内,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通讯连接;控制箱,其位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开关门上;以及,设于所述控制箱上用于显示充电信息的液晶屏、用于启闭的开关按钮、用于识别记录ic卡的刷卡感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充电设备本体内部设有主控模块,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的包括计费模块、充电模块、ic卡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

所述的主控模块可以通过网络模块实接收开始充电、结束充电的指令,并上传电压、电流、电池电量、已充电时长、剩余充电时长等信息。

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结构如下:

玻璃衬底,所述的玻璃衬底表面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电级,所述的透明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锡或氧化铟锡或两者的混合物;传输层,所述的空穴传输层由10重量份的碘化亚铜,3重量份的硫氰酸亚铜,2重量份的氧化铜,1重量份的氧化亚铜,1.5重量份的氧化镍和0.5重量份的氧化钼,0.01重量份(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烯二酸镝,在研磨机中研磨3h得到的混合粉末与四氢呋喃1:1.0混合后涂膜干燥得到;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为半导体砷化镓组成;电子传输层,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构成;惰性电极,所述的惰性电极由石墨片构成;所述的各种结构封装于透明树脂当中。

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按照以下方案制备:

按照质量份数,称取钛酸四丁酯25份溶解于在300份的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9,反应,30min后,将二氧化钛沉淀过滤、洗涤至中性,然后分散于400份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20%的次氯酸水溶液45份,再加入0.01重量份的三(1,10-菲咯啉)六氟磷酸铁,0.01重量份的三[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镱,0.01重量份的四苯基硼酸铷,加热升温至85℃,反应120min后采用1000r/min的转速下旋转涂布于惰性电极上,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400℃处理240min,随炉冷却后即可得到电子传输层。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8.54%,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27v。

实施例3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其主要部件包括:充电设备本体,充电设备本体有可开关的门;车载电池,车载电池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中;车体,所述的车体上设置充电设备本体,车体上至少有四个起支撑作用的可转动滑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包括若干个可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和车载电池以及充电模块电连接;信号发射器,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内,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通讯连接;控制箱,其位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开关门上;以及,设于所述控制箱上用于显示充电信息的液晶屏、用于启闭的开关按钮、用于识别记录ic卡的刷卡感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充电设备本体内部设有主控模块,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的包括计费模块、充电模块、ic卡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

所述的主控模块可以通过网络模块实接收开始充电、结束充电的指令,并上传电压、电流、电池电量、已充电时长、剩余充电时长等信息。

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结构如下:

玻璃衬底,所述的玻璃衬底表面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电级,所述的透明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锡或氧化铟锡或两者的混合物;传输层,所述的空穴传输层由15重量份的碘化亚铜,7重量份的硫氰酸亚铜,5重量份的氧化铜,5重量份的氧化亚铜,3.5重量份的氧化镍和1.5重量份的氧化钼,0.05重量份(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烯二酸镝,在研磨机中研磨6h得到的混合粉末与四氢呋喃1:1.5混合后涂膜干燥得到;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为钙钛矿半导体组成;电子传输层,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构成;惰性电极,所述的惰性电极由金属金箔构成;所述的各种结构封装于透明树脂当中。

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按照以下方案制备:

按照质量份数,称取钛酸四丁酯30份溶解于在400份的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0,反应,60min后,将二氧化钛沉淀过滤、洗涤至中性,然后分散于500份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30%的次氯酸水溶液55份,再加入0.05重量份的三(1,10-菲咯啉)六氟磷酸铁,0.05重量份的三[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镱,0.05重量份的四苯基硼酸铷,加热升温至95℃,反应300min后采用1500r/min的转速下旋转涂布于惰性电极上,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500℃处理300min,随炉冷却后即可得到电子传输层。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8.78%,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31v。

实施例4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充放电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其主要部件包括:充电设备本体,充电设备本体有可开关的门;车载电池,车载电池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中;车体,所述的车体上设置充电设备本体,车体上至少有四个起支撑作用的可转动滑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包括若干个可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和车载电池以及充电模块电连接;信号发射器,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安装在充电设备本体内,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通讯连接;控制箱,其位于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开关门上;以及,设于所述控制箱上用于显示充电信息的液晶屏、用于启闭的开关按钮、用于识别记录ic卡的刷卡感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充电设备本体内部设有主控模块,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的包括计费模块、充电模块、ic卡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

所述的主控模块可以通过网络模块实接收开始充电、结束充电的指令,并上传电压、电流、电池电量、已充电时长、剩余充电时长等信息。

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结构如下:

玻璃衬底,所述的玻璃衬底表面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电级,所述的透明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锡或氧化铟锡或两者的混合物;传输层,所述的空穴传输层由11重量份的碘化亚铜,4.5重量份的硫氰酸亚铜,2.8重量份的氧化铜,4重量份的氧化亚铜,1.7重量份的氧化镍和0.9重量份的氧化钼,0.04重量份(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烯二酸镝,在研磨机中研磨5h得到的混合粉末与四氢呋喃1:1.4混合后涂膜干燥得到;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为半导体碲化镉组成;电子传输层,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构成;惰性电极,所述的惰性电极由银箔构成;所述的各种结构封装于透明树脂当中。

所述的电子传输层按照以下方案制备:

按照质量份数,称取钛酸四丁酯26份溶解于在330份的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0,反应,48min后,将二氧化钛沉淀过滤、洗涤至中性,然后分散于490份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25%的次氯酸水溶液53份,再加入0.04重量份的三(1,10-菲咯啉)六氟磷酸铁,0.01重量份的三[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镱,0.03重量份的四苯基硼酸铷,加热升温至85℃,反应180min后采用1200r/min的转速下旋转涂布于惰性电极上,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470℃处理280min,随炉冷却后即可得到电子传输层。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8.68%,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28v。

对比例1

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板的环节中不添加碘化亚铜,其它同实施例1。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4.79%,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01v。

对比例2

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板的环节中不添加硫氰酸亚铜,其它同实施例1。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4.99%,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0.93v。

对比例3

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板的环节中不添加(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烯二酸镝,其它同实施例1。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7.04%,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07v。

对比例4

在制备电子传输层的环节中不添三(1,10-菲咯啉)六氟磷酸铁,其它同实施例1。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6.77%,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02v。

对比例5

在制备电子传输层的环节中不添三[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镱,其它同实施例1。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7.03%,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10v。

对比例6

在制备电子传输层的环节中不添四苯基硼酸铷,其它同实施例1。

按照标准gb/t6495.1提供的方法检验所得样品的光能转化效率为16.91%,使用万用表测得样品的开路电压为1.08v。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