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交流电容运转异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6651发布日期:2019-03-19 20:5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单相交流电容运转异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单相交流电容运转异步电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机结构,通常是包括机壳,机壳的前端位置设置有前端盖,机壳的后端位置设置有后端盖,在机壳内还设置有定子、转子。虽然这种结构能实现转动,但是对于大功率电机而言,电机极易发热,热量得不到及时的疏散,从而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裸露式、内部空间大、散热效果好的单相交流电容运转异步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单相交流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包括左端头、右端头,在左端头和右端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转子,左端头和右端头的内侧面位置均有环形凹槽,左端头和右端头的环形凹槽内卡扣有铁芯,铁芯上缠绕有电枢绕组,铁芯和电枢绕组形成定子,左端头和右端头通过周向设置的多根拉杆拉紧,电枢绕组直接和空气接触;

所述的转轴上靠近转子位置套设有主叶片,左端头和右端头内侧面上沿转轴周向设置有多个副轴,副轴上套设有副叶片,转轴和副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啮合的齿轮上开有多个大通风孔;

所述的左端头上开有多个将内外侧面贯通的进风通道,右端头上开有多个将内外侧面贯通的出风通道。

所述的转轴一端伸出左端头外而另一端伸出右端头外。

所述的左端头和右端头的相对面位置设置有截面呈L型的环形块,环形块与对应的左端头或右端头形成环形凹槽,环形块与左端头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距,环形块与右端头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的转轴与左端头和右端头之间安装有轴承。

所述的左端头和右端头的外侧面上套有风罩。

所述的左端头上的风罩上设置有粉尘过滤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左端头、右端头通过拉杆拉紧且让电枢绕组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结构,能让电枢绕组上的热直接散发,散热效果好;主叶片的设置让内部空间的热同样被吹走,同时副叶片将角落处易积累的热量进一步吹走;环形块的设置是为了让内部的空余空间大,便于空气的流动;三者结合,来提高大功率的切管套丝机用电机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端头,2-右端头,3-转轴,4-转子,5-铁芯,6-拉杆,7-主叶片,8-副轴, 9-副叶片,10-环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单相交流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包括左端头1、右端头2,在左端头1和右端头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上设置有转子4,左端头1和右端头2的内侧面位置均有环形凹槽,左端头1和右端头2的环形凹槽内卡扣有铁芯5,铁芯5上缠绕有电枢绕组,铁芯5和电枢绕组形成定子,左端头1和右端头2通过周向设置的多根拉杆6拉紧,电枢绕组直接和空气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3上靠近转子4位置套设有主叶片7,左端头1和右端头2内侧面上沿转轴3周向设置有多个副轴8,副轴8上套设有副叶片9,转轴3和副轴8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啮合的齿轮上开有多个大通风孔;所述的左端头1上开有多个将内外侧面贯通的进风通道,右端头2上开有多个将内外侧面贯通的出风通道。

所述的转轴3一端伸出左端头1外而另一端伸出右端头2外,转轴3与左端头1和右端头2之间安装有轴承。且伸出左端头1的转轴3的端头为安装端头,冷风从左端头1从右端头2处,能避免对切管套丝机造成不良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端头1和右端头2的相对面位置设置有截面呈L型的环形块10,环形块10与对应的左端头1或右端头2形成环形凹槽,环形块10与左端头1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距,环形块10与右端头2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距。这种设置使得电机内部的空余空间大,便于空气的流动,便于热量被带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端头1和右端头2的外侧面上套有风罩。左端头1上的风罩上设置有粉尘过滤布。粉尘过滤布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粉尘进入电机内部,影响电机的运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