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兆瓦级微网储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6454发布日期:2018-11-02 21:51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兆瓦级微网储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转换效率的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兆瓦级微网储能电站。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已被视为电力生产过程中“采-发-输-配-用-储”六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中引入储能环节后,可以有效地进行需求侧管理,削峰平谷,平滑负荷,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同时也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的一种手段。所以,采用储能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目前,以铅酸、铅碳电池为储能的微网,单体能量密度仅40Wh/kg,对环境有严重污染;梯次利用的电池一致性偏差较大,只适用于小型储能系统;钴系、锰系锂电池容易出现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无法用于大型储能系统;钛酸锂电池虽然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寿命,但是电压平台较低在1.65V,组合的成本较大,且未规模化生产。电池放电呈曲线平台,直接接入逆变器,其转换效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不能保持在逆变器的最高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用于大型储能系统,转换效率不确定和存在环境污染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转换效率的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兆瓦级微网储能电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兆瓦级微网储能电站,包括主控制器、n个储能单元和双向逆变器;各个储能单元均包括若干个电池模组、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和DC/DC变流器,各个电池模组均包括电池模组管理模块BMU和m个磷酸铁锂电池;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各个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电连接,电池模组管理模块BMU分别与各个磷酸铁锂电池、DC/DC变流器和各个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电连接,DC/DC变流器与双向逆变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微网的储能设备,使用分布式的电源管理系统,通过DC/DC变流器与双向逆变器两级变流器实现储能微网,以达到对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储存,电网削峰填谷,工业备用电源的功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报警装置和与各个DC/DC变流器连接的开关;各个开关分别与双向逆变器电连接,报警装置和各个开关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各个电池模组还包括均衡模块,所示均衡模块分别与电池模组管理模块BMU和各个磷酸铁锂电池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三极管Q1;电阻R1的一端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VCC电源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

作为优选,n为5至100,m为1至12。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储能单元分别与双向逆变器电连接,保证后端负载可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并能延长循环寿命;DC/DC变流器与双向逆变器进行交流转换,提高了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装置的一种电路图。

图中:主控制器1、储能单元2、双向逆变器3、报警装置4、开关5、电池模组21、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22、DC/DC变流器23、蜂鸣器41、限流电路42、开关电路43、电池模组管理模块BMU211、磷酸铁锂电池212、均衡模块2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兆瓦级微网储能电站,包括主控制器1、5个储能单元2、500KW的双向逆变器3、报警装置4和5个开关5;各个储能单元均包括15个13.8KW的电池模组21、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22和DC/DC变流器23,各个电池模组均包括电池模组管理模块BMU211、12个3.2V、360Ah的磷酸铁锂电池212和均衡模块213;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各个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报警装置和各个开关电连接,电池模组管理模块BMU分别与各个磷酸铁锂电池、DC/DC变流器、各个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和均衡模块电连接,均衡模块与各个磷酸铁锂电池电连接,双向逆变器分别与各个开关和DC/DC变流器电连接。

如图2所示,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41、限流电路42、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43;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三极管Q1;电阻R1的一端与MCU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VCC电源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过程:电网或者情节能源的电能经过500KW的双向逆变器,电流统一转换成直流电流,再经过DC/DC交流器,使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升压到储能所需的充电电压后,对各个储能单元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放电过程:各个磷酸铁锂电池储存的电能经过DC/DC交流器,使输出电压能够保证500KW的双向逆变器保持在最大工作效率,再经过500KW的双向逆变器逆变成380V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

当储能电力不足或者电网处于谷电时,电网经过双向逆变器直接给负载供电;当其中一个储能单元出现故障时,报警装置工作,将故障信息传递给主控制器,蜂鸣器发出提示声,主控制器接收报警信息,并通过控制储能单元管理模块BCU切断出现故障那一路的储能单元接入系统,由其他4路储能单元供电,在排除故障后再次接入系统;当系统故障或者需要检修时,通过开关将储能单元与电网隔离,电网直接向负载供电。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