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8449发布日期:2018-10-02 19:5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供电箱在使用时,其内部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一般的供电箱在其侧壁都会设置有通风孔,使得供电箱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互换来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空气中漂浮的灰尘也会随着空气流动附着在供电箱内部的电器元件上,长期如此,会导致供电箱使用出现障碍,而且普通的供电箱使用时容易受潮,导致供电箱内部的电路受损,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包括墙体和供电箱本体,所述供电箱本体呈中空型长方体结构设置,且供电箱本体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板,供电箱本体的两侧侧壁设有对称设置的移动轨道,移动轨道位于过滤板的下方,且移动轨道上活动连接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设置,且连接有清洁板,清洁板的顶端与过滤板的底端接触,所述供电箱本体的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转动杆,所述墙体位于供电箱本体的两侧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靠近供电箱本体的一侧与转动杆远离供电箱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供电箱本体靠近墙体的一侧四角均连接有活动杆,且供电箱本体与墙体之间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弹簧,所述墙体上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板,且推板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与供电箱本体连接,所述墙体上设有四个结构相同的活动槽,且活动槽与活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箱本体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控制器的型号为DATA-7311。

优选的,所述供电箱本体的顶端和两侧侧壁均设有通孔,且通孔处安装有散热风扇,且位于供电箱本体顶端的散热风扇处安装有第一挡雨板,位于供电箱本体两侧的散热风扇处安装有第二挡雨板,且第二挡雨板的竖切面呈“L”型结构设置,第一挡雨板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轮和驱动马达,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马达,且移动轮活动安装在移动轨道上。

优选的,所述供电箱本体的两侧侧壁设有结构相同的通风孔,且通风孔位于移动轨道的下方,呈倾斜角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供电箱本体上铰接有门板,且供电箱本体的底端内壁滑动连接有集尘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远离供电箱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散热风扇、第一挡雨板、过滤板、移动轨道、集尘槽、通风孔、第二挡雨板、移动装置、第一气缸、清洁板的设置,使得进入供电箱内部的空气得到过滤处理,同时可以对过滤板进行清洁,净化供电箱内部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效果。

2、通过滑槽、滑块、转动杆、活动槽、活动杆、推板、弹簧、第二气缸、安装槽、限位块、湿度传感器、控制器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避免供电箱受潮导致电路故障。

因此,本实用新型使得进入供电箱内部的空气得到过滤处理,同时可以对过滤板进行清洁,净化供电箱内部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效果,该装置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避免供电箱受潮导致电路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的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风扇、2第一挡雨板、3供电箱本体、4过滤板、5移动轨道、6滑槽、7滑块、8转动杆、9集尘槽、10通风孔、11第二挡雨板、12移动装置、13第一气缸、14清洁板、15墙体、16活动槽、17活动杆、18推板、19弹簧、20第二气缸、21安装槽、2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计算机机房供电箱,包括墙体15和供电箱本体3,供电箱本体3呈中空型长方体结构设置,且供电箱本体3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板4,供电箱本体3的两侧侧壁设有对称设置的移动轨道5,移动轨道5位于过滤板4的下方,且移动轨道5上活动连接有移动装置12,移动装置12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竖直朝上设置,且连接有清洁板14,清洁板14的顶端与过滤板4的底端接触,所述供电箱本体3的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转动杆8,所述墙体15位于供电箱本体3的两侧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滑槽6,且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靠近供电箱本体3的一侧与转动杆8远离供电箱本体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供电箱本体3靠近墙体15的一侧四角均连接有活动杆17,且供电箱本体3与墙体15之间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弹簧19,所述墙体15上设有安装槽21,且安装槽21内安装有第二气缸20,第二气缸20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板18,且推板18远离第二气缸20的一侧与供电箱本体3连接,所述墙体15上设有四个结构相同的活动槽16,且活动槽16与活动杆17滑动连接,供电箱本体3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气缸13和第二气缸20连接,控制器的型号为DATA-7311,供电箱本体3的顶端和两侧侧壁均设有通孔,且通孔处安装有散热风扇1,且位于供电箱本体3顶端的散热风扇1处安装有第一挡雨板2,位于供电箱本体3两侧的散热风扇1处安装有第二挡雨板11,且第二挡雨板11的竖切面呈“L”型结构设置,第一挡雨板2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移动装置12包括移动轮和驱动马达,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马达,且移动轮活动安装在移动轨道5上,供电箱本体3的两侧侧壁设有结构相同的通风孔10,且通风孔10位于移动轨道5的下方,呈倾斜角度设置,供电箱本体3上铰接有门板,且供电箱本体3的底端内壁滑动连接有集尘槽9,活动杆17远离供电箱本体3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22。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散热风扇1开启,使得外界空气通过通风孔10进入供电箱本体3内,空气经过过滤板4,使得过滤板4对空气进行过滤,空气中漂浮的杂质附着在过滤板4的底端,然后启动移动装置12,使其带动清洁板14对过滤板4进行清洁,第一气缸13的设置是为了让清洁板14紧贴过滤板4移动,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过滤板4的上方与供电箱本体3内部的空气进行互换,然后再通过散热风扇1处的通孔排出到供电箱本体3的外部,供电箱在使用时,当墙体15潮湿,湿度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20,使其推动推板18以及供电箱本体3,使得活动杆17在活动槽16内滑动,弹簧19拉伸,供电箱本体3与墙体15之间出现一定的间隙,由此达到防潮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