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保护管的封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821发布日期:2018-10-13 00:29阅读:26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保护管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的封堵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启动了新一轮的电网建设,本次电网建设以城市配电网为主体,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美化,配电电缆线路广泛应用。在城市中,电缆线路的布置原则为道路两侧,为了避免反复的道路边缘开挖与施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根据城市规划,往往在第一次施工过程中预埋电力电缆 保护管,基本原则为主干道路24根,次干道路12根,支路8根,以满足未来社会电力需求。但由于备用电力电缆保护管长时间埋于地下,管口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水、泥沙等杂物极易堵塞管道,造成预埋的电力电缆保护管报废,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又造成了后 期重复开挖道路。

因此,公告号为CN2035965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管口用封堵头,包括堵头和堵盖,堵头成圆锥状;堵头最小处直径与电力电缆保护管管口内径大小相同,堵头圆锥面上设置有锁定环;所述堵盖成圆形,堵盖的直径大于电力电缆保护管管口内径;堵头设置在堵盖的中心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容易,能有效防止埋地用电缆保护管由于长时间埋地管内进水、进泥沙等杂物,确保预埋电力电缆保护管线路在后期线缆铺设正常运行的封堵头。

但是在该实用新型中,在将适配的堵头塞进保护管端口后,堵盖贴合盖设于管口处,且其远离保护管的端面平整设置,工作人员在安装和拆卸封堵头时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的封堵头结构,其具有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封堵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的封堵头结构,包括直径大于保护管外径设置堵盖,所述堵盖中心开有小于保护管内径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插设有呈圆柱状设置的堵头,所述堵头直径与通孔内径相同,且所述堵头远离保护管的一端设有握柄;所述堵盖靠近保护管一端、绕通孔边缘间隔设有多个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一端转动连接在堵盖上,所述弹性板厚度大于堵头外壁和保护管内壁间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封堵头和保护管的过盈配合实现封堵头和保护管的紧密连接,同时,通过紧密连接的封堵头外周壁和保护管内周壁完成对保护管端部的密封,由于堵盖的牢固的抵接在保护管端面上,工作人员在拆装堵头时十分麻烦,因此,将堵盖盖覆在保护管处,将堵头插设进堵盖上开通的通孔中,利用厚度大于堵头外径和保护管内径差值设置的弹性板,使得堵头紧密的卡设在多个弹性板之间,从而固定住堵盖位置,进而封堵住保护管的端口,而堵头上设置的握柄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插设和取出堵头部分,以方便工作人员拆装封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堵盖靠近保护管的一端配合保护管端口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堵盖靠近保护管的端面上开有环形槽,并在环形槽中设置上橡胶圈,从而将堵盖卡接在保护管端口处,保护管的端口紧密的插设在环形槽中,避免由于堵盖与保护管端口之间的缝隙影响到封堵头结构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内壁沿保护管长度方向开有滑动槽,所述堵头外周壁上配合设有滑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堵头外周壁上和弹性板的内壁上沿保护管的长度方向配合设置上滑动块和滑动槽,利用滑动块在滑动槽中的滑移导向和定位堵头在多个弹性板之间的滑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插接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远离堵盖的一端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垂直于滑动槽设置,且与滑动槽连通设置,所述定位槽宽度不小于滑动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槽远离堵盖的端部连通开有定位槽,在推动堵头向保护管中移动时,滑动块在滑动槽中滑移至定位槽时,利用定位槽卡住堵头在保护管轴向上的滑移,避免堵头脱离弹性板部分而失去封堵作用;另外,待滑动块滑移至定位槽时,转动堵头 即能使滑动块偏离滑动槽所在位置,从而避免堵头脱离保护管。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远离保护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孔远离保护管的一侧设置上盖板,待赌徒插设到保护管中时,转动盖板封住通孔,一方面,盖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堵盖对保护管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盖板的设置能够将堵头与外部环境隔绝,避免在外界环境的长时间作用下,堵头力学性能和物理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延长堵头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堵盖、堵头和盖板采用LLDPE塑料注塑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LPE注塑而成的堵盖、堵头和盖板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因此,堵盖、堵头和盖板能够回收利用,多次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中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堵头中空设置,从而在保证堵头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少堵头用料,节约资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厚于堵头外径和保护管内径差值设置的弹性板,实现堵盖位置的固定,从而利用堵盖封住保护管端口,避免了由于堵头多次使用而密封性能逐渐下降的问题;

2.通过堵头上设置的握柄,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拆取堵头实现对保护管封堵结构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的封堵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电力电缆保护管的封堵头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1、保护管;2、堵盖;21、通孔;211、盖板;22、环形槽;221、橡胶圈;23、弹性板;231、滑动槽;232、定位槽;3、堵头;31、握柄;32、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的封堵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盘状设置的堵盖2,且堵盖2直径大于保护管1外径设置,在堵盖2中心开有小于保护管1内径的通孔21,如图2所示,并在通孔21中插设有直径与通孔21内径相同的堵头3,且堵头3远离保护管1的一端连接有握柄31;而如图3所示,在堵盖2靠近保护管1的端面上、绕通孔21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板23,这里,弹性板23呈弧形设置,且弹性板23的厚度大于堵头3外径和保护管1内径的差值设置。

在现有技术中,堵头和堵盖部分一体设置,通过堵头和保护管1的过盈配合不仅能够使封堵头结构紧密连接与保护管1管口处,还能通过堵头和保护管1的过盈配合密封住保护管1管口,而为了更好的封堵管口,避免堵头在长期使用后,在外力和外界作用下发生破损,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推动堵头移动,使堵盖完全贴合在保护管1端口处,因此,在拆卸和安装这种封堵头结构时,十分麻烦。这样,在封堵保护管1时,将分体设置的封堵头结构中的堵盖2部分压在保护管1端口处,再利用弹性板23、堵头3和保护管1的过盈配合固定住堵盖2位置,从而封住管口,配合堵头3上设置的握柄31,工作人员在拆装封堵头结构时无需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十分方便。

在通过抵住保护管1端口的堵盖2实现对保护管1的封堵时,由于生产加工和长时间使用的原因,堵盖2的端面和保护管1管口的端面容易出现缝隙,而影响到堵盖2对保护管1的封堵效果,因此,如图2所示,在堵盖2靠近保护管1的端面开有环形槽22,在环形槽22中放置有橡胶圈221,保护管1的端口插设在环形槽22中。这样,将保护管1的端口卡接到环形槽22中,从而提高堵盖2对保护管1的封堵效果。

另外,如图3所示,在弹性板23内壁沿保护管1的长度方向开有滑动槽231,在堵头3远离堵盖2的外周壁上配合设置有滑动块32,滑动块32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31中;而在滑动槽231远离堵盖2的端部连通开有定位槽232,定位槽232开设于弹性板23内壁上,且其垂直于滑动槽231设置,同时,定位槽232的宽度不小于滑动块32设置。这样,在推动堵头3向保护管1内滑移时,滑动块32不仅能够导向堵头3的滑移,还能在滑动到滑动槽231端部时,被定位槽232卡住,从而避免堵头3脱离弹性板23部分,而失去紧固作用;滑动块32在滑移至定位槽232后,转动堵头3,使滑动块32偏离滑动槽231位置,即能将堵头3固定住,避免堵头3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滑移,而失去封堵作用。

为了增强堵盖2对保护管1的密封效果,如图1所示,在堵盖2远离保护管1的端面上、在通孔21处转动连接有盖板211,盖板211能够挡住通孔21。这样,如图2所示,在将堵头3插设到通孔21中直至握柄31与堵盖2远离保护管1的端面齐平后,转动盖板211挡住通孔21,不仅能够提高通孔21处的密封性,还能将堵头3与外界环境隔绝,延长堵头3使用寿命。

而由LLDPE注塑而成的堵盖2、堵头3和盖板211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经久耐用。

另外,为了节约成本,如图2所示,将堵头3中空设置,这样,既能保证堵头3部分的结构强度,又能减少用料,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