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371发布日期:2018-11-07 21:37阅读:1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光伏行业内,太阳能板通常需要采用支架进行定位,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安装导轨。实践中,为避免雷击破坏太阳能板,需要将太阳能板接地,此时就需要将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导通,以便通过安装导轨实现太阳能板的接地。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的导通,设有一种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夹板。该夹板夹装在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之间,并在其与太阳能板相接触的板面以及与安装导轨相接触的板面上均突出设置有尖刺部;当操作人员将太阳能板通过与螺杆连接的压块压紧定位在安装导轨上时,所述夹板会分别刺破太阳能板的边框以及安装导轨,进而实现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的导通。

采用上述夹板,需要将夹板放置于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之间,在通过螺杆以及压块压紧定位的过程中,夹板可能会相对二者滑动,进而导致错位甚至脱落,不便于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具有便于安装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若干尖刺部,所述本体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刺孔,多个所述刺孔的端口向外凸起形成尖刺部,所述本体中部设置有用于供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本体对称于通孔的两端开设有与安装导轨上的凹槽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以其两侧壁朝下弯折形成卡接于凹槽两侧壁的卡接片。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刺孔向外凸起形成尖刺部,在生产时,只需将本体上的穿孔并将其余片推出刺孔外即可形成尖刺部,便于生产。在与压块连接的螺杆穿设过通孔并压紧定位后,尖刺部将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表面的氧化层刺破,从而实现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的导通,避免太阳能板遭雷击破坏,实现保护太阳能板的效果。在安装时通过有卡槽两侧弯折形成的卡接片卡接于安装导轨的凹槽内,使得将连接件放置于安装导轨上后,该连接件只能相对于凹槽延伸的方向滑移,从而在安装时避免其从安装导轨上脱落,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设置为长方形体,且所述本体的宽度与安装导轨宽度大小一致。

如此设置,通过将本体设置为长方形体,且宽度与安装导轨的宽度大小一致,使得连接件放置于安装导轨上时与安装导轨的表面相适应,从而在安装时避免连接件突出于安装导轨刮伤技术人员,提升安装过程的安全性,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对称于通孔的两端还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设置于通孔与卡槽之间且与所述卡槽连通。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让位槽,使得在加工卡接片时,将卡槽的两侧壁朝下弯折避免其将本体撕裂,具有便于加工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刺孔对称于卡槽设置于本体的两侧,且所述尖刺部依次分别向本体的两面凸起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将刺孔设置于本体两侧,使得在连接件放置于安装导轨上时,本体两侧分别抵触于安装导轨的表面上,便于将其刺破导通,且尖刺部依次朝本体的两面凸起设置,从而分别刺破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的氧化层,实现导通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尖刺部呈圆台状凸起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将尖刺部设置为圆台状,使得尖刺部从端部到刺孔之间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从而增大了尖刺部的受力能力,避免在安装时将其挤压变形,保证其刺破氧化层并导通的能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尖刺部远离刺孔一端的边缘呈锯齿状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锯齿状,减少其与安装导轨以及太阳能板接触时的面积,从而使得尖刺部更为锋利,便于刺破氧化层,进而实现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的导通。

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中部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底部形成所述通孔。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U形槽,使得U形槽底部形成通孔,从而将螺杆由U形槽的开口伸入,逐渐移动至U形槽的底部,从而将螺杆穿过通孔并连接压块,使得将太阳能板、连接件压紧定位于安装导轨上,且U形便于调整螺杆的位置,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U形槽以其两侧壁的中部内凹形成卡位,以便将所述螺杆限定于所述通孔内。

如此设置,通过将其两侧壁中部向内凹进,从而形成凸起即为卡位,从而使得卡位与U形槽底部的半弧形结构相互配合,能够将螺杆限定在通孔内,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避免安装时螺杆在U形槽内滑动,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刺孔并向外凸起形成尖刺部,便于加工形成尖刺部,且尖刺部将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的氧化层刺破,导通太阳能板与安装导轨,具有保护太阳能板的效果;

2、通过设置卡槽弯折形成的卡接片,避免安装时连接件脱落,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连接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件安装后的侧视图。

图中:1、本体;2、刺孔;3、尖刺部;4、通孔;5、卡槽;6、卡接片;7、让位槽;8、U形槽;9、卡位;10、安装导轨;101、凹槽;11、螺杆;12、太阳能板;13、压块;14、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用的连接件,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本体1和设置于本体1上的若干尖刺部3,本体1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本体1设置为长方形体,且本体1的宽度与安装导轨10的宽度大小一致。

如图1和图4所示,本体1中部设置有用于供螺杆11穿过的通孔4,在本体1对称于通孔4两端开设有安装导轨10的凹槽101相对应的卡槽5,卡槽5以其两侧壁朝下弯折形成卡接于凹槽101两侧壁的卡接片6。本体1对称于通孔4的两端还设置有让位槽7,让位槽7设置于通孔4与卡槽5之间且与卡槽5连通,且在让位槽7与卡槽5连接处设置为弧形状,使得在加工卡接片6时,避免撕裂本体1,便于进行加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刺孔2,多个刺孔2的端口向外凸起形成尖刺部3,尖刺部3呈圆台状凸起设置,且尖刺部3远离刺孔2一端的边缘呈锯齿状设置。多个刺孔2对称于卡槽5设置于本体1的两侧,且尖刺部3依次分别向本体1的两面凸起设置。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体1中部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8,U形槽8的底部形成通孔4用于与螺杆11配合,压块13上的螺杆11可以穿过通孔4。在U形槽8的两侧壁设置有卡位9,以U形槽8两侧壁的中部内凹进,从而形成凸起,该凸起即为卡位9,则卡位9与U形槽8的底部的半弧形结构相互配合,以便将螺杆11限定于通孔4内。

如图4和图5所示,将太阳能板12安装于安装导轨10上时,将连接件放置于导轨上,再将压块13与螺杆11与安装导轨10连接,安装导轨10的凹槽101内滑动有一滑动块14,螺杆11穿设过压块13并与滑动块14螺纹连接,锁紧时滑动块14抵触于凹槽101槽壁上,压块13将太阳能板12固定于安装导轨10上,连接件的尖刺部3分别抵触于太阳能板12与安装导轨10上。

工作原理:在需要安装太阳能板12时,通过将连接件本体1放置于安装导轨10上,使得卡槽5与凹槽101对位,从而使得两卡接片6分别卡接于凹槽101的槽口侧壁上,限制本体1只沿凹槽101延伸的方向滑移,避免本体1从安装导轨10上滑落,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之后将太阳能板12放置于本体1上,通过将螺杆11穿设过压块13并插接于通孔4上,设置的卡位9将螺杆11限制于通孔4上,避免螺杆11相对U形槽8滑移,从而便于安装;再将螺杆11与安装导轨10凹槽101内的滑动块14螺纹连接,并锁紧固定,从而使得本体1上的尖刺部3将太阳能板12与安装导轨10表面的氧化层刺破进而实现太阳能板12与安装导轨10导通,以便通过安装导轨10实现太阳能板12的接地,避免雷击将太阳能板12毁坏。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