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壳体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冷却。而目前的电机壳体采用铝或铝合金铸造而成,通常存在加工精度不高,强度相对较差等缺陷,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为此,人们设计的各种的技术方案。如2017年6月13日公布的201710116104.2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介绍了一种液冷伺服马达,电机壳体由设置有冷却凹槽的壳体和内衬套相互焊接而成。但这件专利的技术方案是在电机壳体的一端设置定位台阶,将内衬套插入电机壳体内并与电机壳体焊接一体。但因为电机壳体的两端需要设置与端盖连接的螺孔,因此这种结构容易将螺打在焊缝处,造成冷却液的泄漏。是为了防止泄漏,则需要将电机壳体的壁厚加厚,这样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成本低且强度高的电机壳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冷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的壳体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径向向内凸起的两个连接环,在两个所述的连接环之间的所述的壳体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冷却凹槽,两个所述的连接环之间嵌设有内衬套,所述的内衬套与所述的壳体本体密封焊接,所述的内衬套的外表面与所述的冷却凹槽一起构成所述的壳体本体的液冷通道。
所述的两个连接环中的一个一体设置有电机端盖。
两个所述的连接环之间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的连接环相接的实心锁紧条,所述的锁紧条的表面与所述的壳体本体的内表面平齐,所述的冷却凹槽不穿过所述的锁紧条。
所述的内衬套可以是具有接缝的筒形构件,所述的接缝位于所述的锁紧条上,在所述的接缝处通过焊接使所述的内衬套密封形成闭合的筒形构件且所述的接缝与所述的锁紧条焊接固定。
所述的内衬套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开口的筒形构件,所述的开口位于所述的锁紧条上,所述的开口内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的固定销与所述的内衬套密封焊接,所述的开口和所述的固定销与所述的锁紧条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需要过多增加产品成本即能够消除冷却液泄漏的隐患,达到加工方便且提高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内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液冷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壳体本体1的两端设置有径向向内凸起的两个连接环2,在两个连接环2之间的壳体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冷却凹槽3,两个连接环2之间嵌设有内衬套4,内衬套4与壳体本体1密封焊接,内衬套4的外表面与冷却凹槽3一起构成壳体本体1的液冷通道5,两个连接环2之间设置有与两个连接环2相接的实心锁紧条6,锁紧条6的表面与壳体本体1的内表面平齐,冷却凹槽3不穿过锁紧条6,内衬套4是具有接缝41的筒形构件,接缝41位于锁紧条6上,在接缝41处,通过焊接使内衬套4密封形成闭合的筒形构件且接缝41与锁紧条6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电机壳体在制作时,可以先通过铸造的方式制成具有连接环2和冷却凹槽3的壳体本体1,然后加工出具有接缝41的内衬套4,将内衬套4从接缝41处错开重叠,使其能够通过连接环2进入到壳体本体1的内部,然后将其撑开使接缝41处平整,并使接缝41位于锁紧条6上,将内衬套4与壳体本体1密封焊接,并通过在接缝4处焊接使内衬套4密封形成闭合的筒形构件且接缝41与锁紧条6焊接固定。
实施例二: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衬套4是一个具有开口42的筒形构件,开口42位于锁紧条6上,开口42内设置有固定销7,固定销7与内衬套4密封焊接,开口42和固定销7与锁紧条6焊接固定。
实施例三: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一个连接环2一体设置有电机端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