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的电子元器件线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1004发布日期:2018-10-26 21:1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纳米的电子元器件线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纳米的电子元器件线束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一般由导线、绝缘护套、接线端子以及包扎材料组成,但是现有的连接于电子元器件的线束一般比较长,在使用时都会用线扣将多余的部分捆绑起来,但是这样的方式在后期进行调整时需要将线扣拆开在重新进行调整,操作麻烦,而且影响美观,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基于纳米的电子元器件线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纳米的电子元器件线束装置,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纳米的电子元器件线束装置,包括线束主体,所述线束主体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调节通口,所述第一调节通口的内腔侧壁滑动安装有第一下压板,所述第一下压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贴合层,所述线束主体的外侧壁套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右表面开设有滑动通口,所述线束主体贯穿滑动通口,所述滑动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二调节通口,所述第二调节块的前表面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第二调节块的前表面位于第二调节通口中。

优选的,所述滑动通口的内腔侧壁滑动安装有第二下压板,所述第二下压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贴合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压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贯穿第一调节块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限位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下压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表面贯穿滑动通口固定安装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和滑动块的前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压条,所述压条位于同侧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第三把手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当线束过长时,将线束主体伸入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中即可对多余的部分进行收卷,而且在需要后期调节长度时对第二调节块进行调节即可,操作方便而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块左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调节块左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卷线束主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线束主体,2、固定块,3、第一调节块,4、第一调节通口,5、第一下压板,6、第一橡胶贴合层,7、滑动块,8、滑动通口,9、第二调节块,10、第二调节通口,11、限位杆,12、第二下压板,13、第二橡胶贴合层,14、第一连接杆,15、第一把手,16、第二把手,17、第二连接杆,18、第三把手,19、支撑杆,20、压杆,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纳米的电子元器件线束装置,包括线束主体1,线束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块3,第一调节块3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调节通口4,第一调节通口4的内腔侧壁滑动安装有第一下压板5,第一下压板5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贴合层6,线束主体1的外侧壁套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的右表面开设有滑动通口8,线束主体1贯穿滑动通口8,滑动块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块9,第二调节块9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二调节通口10,第二调节块9的前表面插接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贯穿第二调节块9的前表面位于第二调节通口10中。

上述提到的线束主体1中的导线为基于纳米技术的导线,具有更强的导电性以及柔韧性。

具体而言,滑动通口8的内腔侧壁滑动安装有第二下压板12,第二下压板12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贴合层13。

向后移动第二下压板12,第二下压板12带动第二橡胶贴合层13向后移动,第二橡胶贴合层13夹紧线束主体1,从而固定住滑动块7。

具体而言,第一下压板5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4的前端贯穿第一调节块3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15,限位杆1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16,第二下压板12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7的前表面贯穿滑动通口固定安装有第三把手18,第一调节块3、第二调节块9和滑动块7的前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压条20,压条20位于同侧第一把手15、第二把手16和第三把手18的右侧。

上述提到的第一把手15移动至与第一调节块3的前表面紧密贴合时第一把手15带动第一下压板5和第一橡胶贴合层6移动至与线束主体1的上端紧密贴合,从而固定住线束主体1。

需要向后移动第一下压板5时向后移动第一把手,第一把手15带动第一连接杆14向后移动,直至第一把手15与第一调节块3的前表面紧密贴合,随后转动第一把手15,直至第一把手15的前端与对应压条20的后端紧密贴合,通过压条20压住第一把手15,对第一把手15进行固定,从而固定第一连接杆14、第一下压板5和第一橡胶贴合层6。

需要向后移动限位杆11时向后移动第二把手16,第二把手16带动限位杆11向后移动,直至第二把手16与第二调节块9的前表面紧密贴合,随后转动第二把手16,直至第二把手16的前端与对应压条20的后端紧密贴合,通过压条20压住第二把手16,对第二把手16进行固定,从而固定限位杆11。

上述提到的第三把手18移动至与滑动块7的前表面紧密贴合时,第三把手带动第二下压板12和第二橡胶贴合层13移动至与线束主体1的上端紧密贴合,从而固定住线束主体1。

需要向后移动第二下压板12时向后移动第三把手18,第三把手18带动第二连接杆17向后移动,直至第三把手18与滑动块7的前表面紧密贴合,随后转动第三把手18,直至第三把手18的前端与对应压条20的后端紧密贴合,通过压条20压住第三把手18,对第三把手18进行固定,从而固定第二连接杆17、第二下压板12和第二橡胶贴合层13。

具体而言,限位杆1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1。

上述提到的限位块21能够限制限位杆11向前移动的距离。

工作原理:在线束主体1过长,需要进行调节时,首先将长出的线束主体1进行弯折并且将线束主体1贯穿第一调节块3的第一调节通口4和第二调节块9的第二调节通口10,随后向后移动限位杆11,使限位杆11位于弯折的线束主体1之间,随后移动滑动块7,滑动块7带动第二调节块9移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拉紧线束主体1,随后向后移动第一下压板5,第一下压板5带动第一橡胶贴合层6向后移动,橡胶贴合层6向后压住线束主体1即可完成对线束主体1的调节,后续需要重新调节线束主体1的长度时向前移动第一下压板5,随后调节滑动块7的位置,调节完毕后拉紧线束主体1,再向后移动第一下压板5,对线束主体1进行固定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