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结转子铁心叠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021发布日期:2018-11-30 20:0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粘结转子铁心叠压工装。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一般定转子铁心冲片叠压后的连接方法有焊接式、铆接式或者螺栓连接式,最近采用自粘结涂层连接得到越来越多的厂家青睐,这种新工艺就是直接用带涂层的硅钢片叠压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冷却固化后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的铁心或铁心块。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叠压的硅钢片,因为初始压力值固定,但是涂层在加热融化后会使硅钢片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整个铁心或铁心块的尺寸变小,压紧装置的压力也就随之减小,造成压紧力度不够,硅钢片之间的粘合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自粘结转子铁心叠压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粘结转子铁心叠压工装,包括底座,在底座上与底座垂直且同心的可拆装的设置有假轴,在假轴上套设有下压板,在下压板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对应的设置有与下压板垂直的定位装置,在下压板上还可拆装的设置有若干与定位装置平行的拉杆,拉杆上套设有上压板,在上压板上端设置有与拉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套设在假轴上且可沿假轴作直线运动的第一间隔片、第二间隔片、压力补偿装置、第三间隔片和第四间隔片;

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键底座,定位键底座与假轴相邻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键,在定位键与假轴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在定位键与定位键底座相邻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键底座配合使用的安装槽;

压力补偿装置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弹顶板,在弹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在连接柱上且位于弹顶板之间套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第四间隔片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假轴上的间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力补偿装置补偿涂层融化后压紧装置对铁心的压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的硅钢片之间的粘合度,并且可同时生产两组铁心,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假轴,3.下压板,4.定位装置,40.定位键底座,41.定位键,42.定位槽,43.安装槽,5.拉杆,6.上压板,7.螺母,8.第一间隔片,80.第二间隔片,81.第三间隔片,82.第四间隔片,83.间隔板,9.压力补偿装置,90.弹顶板,91.连接柱,92.弹簧,10.硅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自粘结转子铁心叠压工装,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与底座1垂直且同心的可拆装的设置有假轴2,在假轴2上套设有下压板3,在下压板3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对应的设置有与下压板3垂直的定位装置4,在下压板3上还可拆装的设置有若干与定位装置4平行的拉杆5,拉杆5上套设有上压板6,在上压板6上端设置有与拉杆5螺纹连接的螺母7,在上压板6和下压板3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套设在假轴2上且可沿假轴2作直线运动的第一间隔片8、第二间隔片80、压力补偿装置9、第三间隔片81和第四间隔片82;

定位装置4包括定位键底座40,定位键底座40与假轴2相邻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键41,在定位键41与假轴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42,在定位键41与定位键底座40相邻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键底座40配合使用的安装槽43;

压力补偿装置9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弹顶板90,在弹顶板90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柱91,在连接柱91上且位于弹顶板90之间套设有弹簧92,弹簧92为耐高温弹簧。

叠片时,先把第四间隔片82套在下压板3上面,目的是不让硅钢片10粘在工装上。然后把硅钢片10套在假轴2上,以定位键41上的定位槽42确定齿形方向,叠到要求高度后,再套上第三间隔片81,把压力补偿装置9也套上,在压力补偿装置9上放置第二间隔片80,叠压硅钢片10,再套设上第一间隔片8,完成后盖上上压板6,穿入四根拉杆5,并锁上螺母7,用扭力扳手锁紧螺母7确保一定的压力后,测量铁心高度,完成整个压装工序。最后把假轴2脱出铁心,送进烘箱加热固化,冷却后就可以很方便的取出铁心。当锁紧螺母7时,同时也对压力补偿装置9施加了压力,弹簧92收缩,当硅钢片10上的自黏涂层因为融化使硅钢片10的长度缩小时,弹簧92向两个方向继续施加压力,保障了在烘烤过程中不会降低压力,从而保障了硅钢片10之间的粘合牢度。

在第四间隔片82与下压板3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假轴2上的间隔板83,再次隔绝铁心与工件之间的连接,防止粘连。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