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228发布日期:2019-04-13 00:4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摩托车的电机与发动机集成在一起,由发动机工作带动电机运转产生电能,其中一部分存储在电池中,另一部分供摩托车车载的电气设备使用。由于摩托车的工作特性,一旦发生碰撞,电机以及发动机会被破坏,其内部的机械元器件会飞出造成骑乘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此外摩托车的发动机部位在工作时温度较高,骑乘人员一旦与其外壳部分有直接接触会造成严重的烫伤,市面上的摩托车也缺少相应的保护设备。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摩托车的工作特性,一旦发生碰撞,电机以及发动机会被破坏,其内部的机械元器件会飞出造成骑乘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此外摩托车的发动机部位在工作时温度较高,骑乘人员一旦与其外壳部分有直接接触会造成严重的烫伤,市面上的摩托车也缺少相应的保护设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左侧设置有侧面板,所述侧面板以及所述顶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侧面板的底部设置有扇叶,所述相邻设置的扇叶之间等间距排列,所述扇叶的底部设置有挡雨板,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加固底座,所述加固底座的右端设置有滑动推杆,所述滑动推杆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至滚轮,所述滚轮有所述滑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圈,所述保护圈与散热风扇外沿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板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挡雨板的表面涂有一层有机氟疏水层,所述疏水层的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顶部设置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呈螺旋排列,所述散热铜管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散热风扇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冷头,所述水冷头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水冷头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数量为2个,所述水冷管的右端连接至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头位于发动机的外部,且水冷头与发动机的连接部位涂有散热硅脂。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额定电压为直流12V,所述散热风扇的最高转速为2000rp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由一个金属外壳将发动机以及电机整体罩住,装置本体的侧面板以及顶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较强的支撑性,同时抗冲击能力较强,此外装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使的装置能与发动机以及电机固定牢固,能够承受出较强的冲击,同时可以阻挡内部元器件发生碰撞飞出的显现,此外在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以及水冷头以及水泵,在骑行过程中空气可以从装置前部的扇叶处流入设备内部,设备内部的散热铜管可以沿着导热管将热量通过散热风扇排出,同时水冷管内填充有水冷液,水冷液比热容较大,吸收热量效果较好,在水泵的带动下循环流动,带走发动机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的装置的两侧表面温度较低,即使骑乘人员与之接触也不会烫伤骑乘人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面板;2-扇叶;3-挡雨板;4-加固底座;5-滑动推杆;6-固定螺栓;7-装置本体;8-顶板;9-导流槽;10-滚轮;11-连接杆;12-保护圈;13-散热风扇;14-散热铜管;15-水泵;16-水冷头;17-水冷管;18-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7,所述装置本体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左侧设置有侧面板1,所述侧面板1以及所述顶板8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侧面板1的底部设置有扇叶2,所述相邻设置的扇叶2之间等间距排列,所述扇叶2的底部设置有挡雨板3,所述装置本体7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6,所述装置本体7的底部设置有加固底座4,所述加固底座4的右端设置有滑动推杆5,所述滑动推杆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槽9,所述导流槽9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11,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杆11连接至滚轮10,所述滚轮10有所述滑动推杆5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9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3,所述散热风扇13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圈12,所述保护圈12与散热风扇13外沿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板3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挡雨板3的表面涂有一层有机氟疏水层,所述疏水层的厚度为2mm,路面上的积水溅到挡雨板上时,会顺着疏水层滑下,不会附着再其表面,防止雨水进入设备内部老化内部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7的内部顶部设置有散热铜管14,所述散热铜管14呈螺旋排列,所述散热铜管14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管18,所述导热管18与所述散热风扇13相连接,可以通过流动的空气散发出热量,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7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冷头16,所述水冷头16的顶部设置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与所述水冷头16密封连接,水泵15可以使的水冷管17内部的水冷液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水冷管17,所述水冷管17的数量为2个,所述水冷管17的右端连接至散热风扇13,通过水冷散热的方式,快速散热,散热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头16位于发动机的外部,且水冷头16与发动机的连接部位涂有散热硅脂,提高水冷头16与发热源的接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15的额定电压为直流12V,供电电压较低,整体功耗较低,所述散热风扇13的最高转速为2000rpm/min,风扇转速较高,气流流动较快,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工作原理:首先,该种摩托车用电机保护装置,由一个金属外壳将发动机以及电机整体罩住,装置本体7的侧面板1以及顶板8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较强的支撑性,同时抗冲击能力较强,此外装置本体7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6,使的装置能与发动机以及电机固定牢固,能够承受出较强的冲击,同时可以阻挡内部元器件发生碰撞飞出的显现,此外在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3、水冷头16以及水泵15,在骑行过程中空气可以从装置前部的扇叶2处流入设备内部,设备内部的散热铜管14可以沿着导热管18将热量通过散热风扇13排出,同时水冷管17内填充有水冷液,水冷液比热容较大,吸收热量效果较好,在水泵15的带动下循环流动,带走发动机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的装置的两侧表面温度较低,即使骑乘人员与之接触也不会烫伤骑乘人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实际使用过程中,由装置本体7前部的扇叶2处吸风,由散热风扇13排风,使的装置内部形成可以流动的风道,而散热风扇13的外部设置有导流槽9,通过滑动推杆5的调节可以改变导流槽9的位置,以改变风道的大小,从而调节出风量以提高散热效果;而在散热风扇13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圈12,可以阻挡一些异物与散热风扇13的叶片直接接触,防止损伤叶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