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8801发布日期:2019-01-25 17:27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变压器中性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故障大部分是由于绝缘的损坏而引起的,目前国际公认的绝缘检测方法为直流叠加法:将直流电压信号叠加在运行中的交流高压系统或电气设备上,直流电压通过系统对地绝缘产生的电流值换算出系统对地的绝缘水平。在高压输电系统中,高压变压器中性点经过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为了能在线实时检测输电系统对地的绝缘水平,需在小电阻或消弧线圈与接地电之间接入直流隔离解耦装置,以保证在线实时检测绝缘设备的正常使用。

目前市场使用的直流隔离装置都是电容器直接隔离,这种直流隔离方式对电容器的伤害较大,减小电容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影响直流隔离解耦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简单耐用,实现在线实时检测绝缘设备的正常使用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包括用于隔离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的电容器C、用于限制电容器C两端的过电压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用于限制电容器C短接后放电电流强度的限流电抗器L、用于快速退出电容器C的主快速开关K0和辅快速开关K1;所述电容器C的进线端接变压器中性点A,电容器C的出线端接地,所述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并联在电容器C的两端,所述限流电抗器L的进线端与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限流电抗器L的出线端与主快速开关K0的进线端相连,主快速开关K0的出线端与电容器C的出线端相连,所述辅快速开关K1并联在主快速开关K0的两端。

所述主快速开关K0采用真空灭弧断路器,通过安装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中的控制器控制其开断。

所述辅快速开关K1采用真空灭弧断路器,用于在主快速开关K0出现故障或系统电源故障时,快速退出电容器C。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简单耐用等优点,通过使用电容器C隔离直流通交流的功能,能有效隔离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可保证变压器中性点为小阻抗接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包括用于隔离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的电容器C、用于限制电容器C两端的过电压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用于限制电容器C短接后放电电流强度的限流电抗器L、用于快速退出电容器C的主快速开关K0和辅快速开关K1;所述电容器C的进线端接变压器中性点A,电容器C的出线端接地,所述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并联在电容器C的两端,所述限流电抗器L的进线端与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限流电抗器L的出线端与主快速开关K0的进线端相连,主快速开关K0的出线端与电容器C的出线端相连,所述辅快速开关K1并联在主快速开关K0的两端。

如图1所示,所述主快速开关K0采用真空灭弧断路器,通过安装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中的控制器控制其开断。所述辅快速开关K1采用真空灭弧断路器,用于在主快速开关K0出现故障或系统电源故障时,快速退出电容器C。辅快速开关K1的动作逻辑:内部控制得电时分闸,开关内部失电时合闸。所述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用于限制电容器C两端的过电压,防止电容器C因过压而损坏。所述辅快速开关K1用于在主快速开关K0出现故障或系统电源故障时,快速退出电容器C。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运行时,将电容器C 串联到高压的变压器中性点A经过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通过电容器C隔离系统变压器中性点A的直流。当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线路发生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A的电流超过控制器设定值时,控制器立即向主快速开关K0、辅快速开关K1发出合闸指令,当电容器C两端电压超过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导通电压后,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快速导通,限制电容器C两端端电压,当高速涡流开关K0、辅快速开关K1合闸后,由高速涡流开关K0、辅快速开关K1继续短接电容器C;当电容器C被短接后,限流电抗器L用于限制电容器C放电冲击电流,防止电容器C由于过流而损坏;通过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高速涡流开关K0、辅快速开关K1多重保护,能有效防止电容器C由于过压而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简单耐用等优点,能有效隔离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可保证变压器中性点为小阻抗接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