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564发布日期:2019-01-22 22:5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外壳。



背景技术:

预装式变电站外壳,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箱体可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箱体由于制作周期长,且需要焊接,焊接后还需喷涂,且金属导热快,吸热也快,特别在夏天,箱内温度比室外高出5℃以上,对设备运行安全造成很大隐患,也会缩短箱内设备的寿命,并且制作周期长,且大型箱体远距离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外壳,采用不同形状的型材部件,只需要简单的装配工具,就能完成整个箱体的装配,且表面无需喷涂;对于大型箱体,在工厂预制成型后,到现场后再进行快速组装,制作周期短方便运输的同时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外壳,包括底座、箱体和顶盖,所述箱体设置于底座之上,顶盖设置于箱体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箱体骨架和与箱体骨架连接的门板组成;所述底座与箱体骨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与箱体骨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骨架由上骨架、下骨架以及连接所述上骨架、下骨架的四个角立柱构成;所述上骨架和下骨架均为矩形框架,由四根横梁通过四个角联器连接形成;所述角立柱两端分别与所述角联器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角立柱将上骨架和下骨架连接,形成箱体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骨架还包括多根中立柱,所述中立柱两端通过T形联接器连接于上骨架与下骨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中立柱有八根,在所述上骨架和下骨架的矩形框架两两相对的横梁之间分别设有两根。

进一步地,所述门板由门框架和嵌于门框架中的门夹芯板构成,所述门框架由四个角联器与四根横梁连接而成;

所述底座由底座框架和嵌于底座框架中的底座夹芯板构成,所述底座框架由四个角联器与四根横梁连接而成;

所述顶盖由顶盖框架和嵌于顶盖框架中的顶盖夹芯板构成,所述顶盖框架由四个角联器与四根横梁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门夹芯板、底座夹芯板和顶盖夹芯板都是SMC改性聚氨酯夹芯板。

所述角联器和T形联接器都是具有三通连接功能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角联器包括内设有连接孔的角联器主体和垂直设置于角联器主体外壁的两个长方体角联器凸部。所述角联器通过角联器主体的连接孔与角立柱连接,通过角联器凸部与横梁连接,此时,横梁设有与角联器凸部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T形联接器包括联接器主体和设置于联接器主体外壁的长方体联接器凸部,联接器主体为内设有矩形通孔的中空管。所述T形联接器通过横梁穿过联接器主体内的矩形通孔与横梁连接,通过联接器凸部与中立柱连接,此时,中立柱设有与联接器凸部相匹配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门板、底座和顶盖分别与箱体骨架铰接。

优选地,所述门板通过门铰链与中立柱或角立柱连接,所述底座通过门铰链与下骨架的横梁连接,所述顶盖通过门铰链与上骨架的横梁连接。

所述门铰链包括门铰链主体和铰链片,门铰链主体为内设有矩形通孔的中空管,铰链片通过销轴与门铰链主体连接。中立柱、角立柱和横梁分别穿过门铰链主体内的矩形通孔,从而将门铰链固定在中立柱、角立柱和横梁上,铰链片通过螺丝与门板、底座和顶盖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门板与箱体骨架,底座与箱体骨架,以及顶盖与箱体骨架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预装式变电站外壳为拼装结构,立柱、横梁和不同形状的联接器采用先进的FRP成型工艺,均可以做成标准件,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尺寸,在工厂预制成型,在现场进行组装,具有快速加工,快速装配,快捷运输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预装式变电站外壳,材料及结构符合相关标准,无需焊接,无需喷涂,从而使得加工周期大大缩短,降低焊接及人工成本,且FRP成型材料隔热、保温,强度高,对箱内设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箱体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角联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T形联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门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角立柱的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中立柱、横梁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SMC改性聚氨酯夹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顶盖;2-箱体;3-底座;4-角立柱;5-中立柱;6-角联器;7-T形联接器;8-门铰链;9-横梁;10-夹芯板;11-箱体骨架;12-门板;61-角联器主体;62-角联器凸部;63-连接孔;71-联接器主体;72-联接器凸部;81-门铰链主体81;82-铰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10所示的预装式变电站外壳,包括顶盖1、箱体2、底座3三大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由不同组件拼接而成,具体组件包括角立柱4、中立柱5、角联器6、T形联接器7、门铰链8、横梁9和夹芯板10。

本实施例中横梁9为内设有矩形通孔的矩形中空管,矩形中空管的两短边向外延伸突出与矩形长边形成限位槽;中立柱5结构与横梁9结构相同,也为内设有矩形通孔的矩形中空管,矩形中空管的两短边向外延伸突出与矩形长边形成限位槽;角立柱4为内设有矩形通孔的中空管,其外相邻两边设有凹槽。中立柱5、横梁9和角立柱4外部尺寸相同。

角联器6与T形联接器7都是具有三通连接功能的结构。角联器6包括内设有连接孔63的角联器主体61和角联器主体61外壁垂直设置的两个长方体角联器凸部62;角联器凸部62尺寸与横梁9内的矩形通孔大小相匹配,连接孔63大小与角立柱4的尺寸相匹配。T形联接器7包括联接器主体71和设置于联接器主体外壁的长方体联接器凸部72,联接器主体71为内设有矩形通孔的中空管;联结器凸部72尺寸与中立柱5内的矩形通孔大小相匹配,联接器主体71内的矩形通孔大小与横梁9的尺寸相匹配。

角联器凸部62伸入到横梁9的矩形中空管内,通过螺丝锁紧,从而实现两根横梁9间的连接。通过这种设置,用四个角联器6和四根横梁9,可以拼接出一个矩形框架单元,且由于横梁9具有限位槽,矩形框架单元同样具有限位槽,这里可以用来嵌入夹芯板10。矩形框架单元根据不同需要设置成不同大小尺寸,可以用于变电站外壳的不同部件,具体可以用作箱体骨架11的上骨架和下骨架,用于底座3框架,在框架内嵌入夹芯板10即可构成底座10使用,同理,用于门框架,在框架内嵌入夹芯板10,即可构成门板12使用,可以理解地,用于顶盖1框架,在框架内嵌入夹芯板10,即可作为顶盖1使用。通过角联器6和横梁9即可实现门板12、底座3和顶盖1的预组装。而对于箱体2而言,两个矩形框架单元,分别作为箱体骨架11的上骨架和下骨架,而角联器6上的通孔与角立柱4大小尺寸是相匹配的,那么在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连接四根角立柱4,使每根角立柱4的两端分别插入角联器6的连接孔,即可以将上骨架和下骨架连接构成箱体骨架11。

箱体2由箱体骨架11和门板12连接构成,门板12可以直接用门铰链8连接在角立柱4上。本实施例中,在箱体骨架11的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设置多根中立柱5,中立柱5通过T形联接器7与上骨架和下骨架的横梁9连接,具体的为T形联接器7的联结器凸部72伸入中立柱5内的矩形通孔,横梁穿过联接器主体71内的矩形通孔,用螺丝锁定,实现中立柱5与横梁9的连接。中立柱5一方面可以加固箱体骨架11,另一方面可以用来与门板12连接。

作为较佳实施例,中立柱5的数量为八根,箱体骨架11每一个侧面分别设有两根中立柱5。门板12的数量根据中立柱5的数量和实际需要确定。在本实施例中箱体2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三个门板12,前后两面分别设有五个门板12。门板12通过铰链与箱体2的中立柱5或者角立柱4连接。

本实施例中门板12、底座3、顶盖1通过门铰链8与箱体2的箱体骨架11连接。

门铰链8包括门铰链主体81和铰链片82,门铰链主体81为内设有矩形通孔的中空管,铰链片82通过销轴与门铰链主体81连接。门铰链主体81内的矩形通孔大小与中立柱5、横梁9、角立柱4的尺寸相匹配。这样,中立柱5穿过门铰链主体81内的矩形通孔,用螺丝锁紧,从而将门铰链8固定在中立柱5上,然后铰链片82与门板12用螺丝固定连接,即可实现门板12与箱体骨架11的连接。同样地,横梁9穿过门铰链主体81内的矩形通孔,用螺丝锁紧,从而将门铰链8固定在横梁9上,然后铰链片82与底座3用螺丝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底座3与箱体骨架11的连接。可以理解地,顶盖1与底座3采用相同的方式,通过门铰链8与箱体骨架11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座3、门板12和顶盖1中的夹芯板10均为SMC改性聚氨酯夹芯板。

本实施例中的预装式变电站外壳,结构简单,可实现模块化快速拼装,能实现高效的流水作业;在工厂预制成型,运输方便,到现场后再进行快速组装,无需进行焊接和喷涂操作,减少喷涂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大降低运输和人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