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738发布日期:2019-01-18 19:39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充电电池的往往具有经济、环保、电量足、适合大功率、长时间使用的电器,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充电过程中,充电器往往因使用时间过长或零部件损坏而造成电池与充电器接触不良而使充电效果中断、电池过热引发安装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能够提示用户电池是否与充电器接触良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胆壳和外壳,所述胆壳可以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或从所述外壳内部脱离;胆壳包括充电槽,电池安装在充电槽中;所述外壳包括插头、第一电路组件和第二电路组件;所述第一电路组件与所述第二电路组件均与所述插头电连接;当所述胆壳内安装电池并所述胆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时,所述胆壳接通所述第一电路组件;所述胆壳接通所述第一电路组件时,所述胆壳接通所述第二电路组件;所述第二电路组件包括灯件,所述灯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胆壳包括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二接触片安装在所述充电槽两端;当电池安装在所述充电槽内时,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电连接;电池通过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与第一电路组件电连接,当插头接入电源时,电池通过第一电路组件接收电源电量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路组件包括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当所述胆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一接触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与所述第二接触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路组件包括第三接触端和第四接触端,所述胆壳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凹设于所述胆壳表面且位于所述充电槽内,当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充电槽内时,所述电池推压所述电连接件,使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胆壳表面;当所述胆壳内安装电池并所述胆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接触端和所述第四接触端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接触端和所述第四接触端同时电连接时,所述第二电路组件形成通路。

进一步的,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一接触端电连接时,所述第三接触端与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胆壳包括第一凸起,所述胆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一凸起固定在所述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胆壳包括轨槽;所述胆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轨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件凹设于所述轨槽内且位于所述充电槽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和所述第四接触端均露出于所述第二凸起;当所述充电槽内安装电池并且所述胆壳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三接触端和所述第四接触端。

进一步的,所述胆壳一端设有把手,外拉所述把手时,所述胆壳脱离所述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路组件作为电池充电电路,第二电路组件作为充电电路通路指示电路,并在第二电路组件上设置灯件以指示充电电路是否接通;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电池与充电器是否良好接触,有效地避免了因不良接触造成的电池损坏或电池充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壳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胆壳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壳中第二电路组件在外壳中的分布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电路组件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路组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器包括胆壳2和外壳1,胆壳2可以安装在外壳1内部或从外壳1内部脱离。胆壳2包括充电槽23,电池安装在充电槽23中。

外壳1包括插头15、第一电路组件11和第二电路组件12;第一电路组件11与第二电路组件12均与插头15电连接;当胆壳2内安装电池并胆壳2安装在外壳1中时,胆壳2接通第一电路组件11;胆壳2接通第一电路组件11时,胆壳2接通第二电路组件12。

第二电路组件12包括灯件123,灯件123安装在外壳1上;胆壳2包括第一接触片21和第二接触片22,第一接触片21与第二接触片22安装在充电槽23两端;当电池安装在充电槽23内时,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分别与第一接触片21和第二接触片22电连接;电池通过第一接触片21和第二接触片22与第一电路组件11电连接,当插头15接入电源时,电池通过第一电路组件11接收电源电量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组件11接通时,第二电路组件12接通。当接入外接电源时,第一电路组件11给安装在充电槽23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第二电路组件12上的灯件123亮起,指示用户充电处于进行中,方便用户观察电池是否与充电器良好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式完成在外壳1中安装胆壳2中的方式连接外壳1中的第一电路组件11与第二电路组件12:

第一电路组件11包括第一接触端111和第二接触端112;当胆壳2安装在外壳1内时,第一接触片21与第一接触端111电连接,第二接触片22与第二接触端112电连接。

第二电路组件12包括第三接触端121和第四接触端122,胆壳2包括电连接件24;电连接件24凹设于胆壳2中,当电池安装在充电槽23内时,电池推压电连接件24,使电连接件24位于胆壳2表面;当胆壳2内安装电池并胆壳2安装在外壳1中时,电连接件24与第三接触端121和第四接触端122电连接;电连接件24与第三接触端121和第四接触端122同时电连接时,第二电路组件12形成通路。

第一接触片21与第一接触端111电连接时,第三接触端121与电连接件24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式固定外壳1中的胆壳2:

外壳1包括固定槽12,固定槽12位于外壳1内侧;胆壳2包括第一凸起25,胆壳2安装在外壳1内时,第一凸起25固定在固定槽12中。

外壳1包括第二凸起14,第二凸起14位于外壳1内侧,胆壳2包括轨槽26;胆壳2安装在外壳1内时,第二凸起14位于轨槽26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凸起14为条状,沿外壳1长边方向设置;胆壳2安装在外壳1的过程中,轨槽26沿第二凸起14移动,确保胆壳2的在外壳1内的移动方向,确保第一凸起25准确地固定在固定槽12中。

电连接件24位于凹设于轨槽26内,当电池安装在充电槽23中时,电池推压电连接件24位于轨槽26表面;第三接触端121和第四接触122端均露出于第二凸起14;当胆壳2安装在外壳1内时,电连接件24电连接第三接触端121和第四接触端122。

胆壳2一端设有把手27,外拉把手27时,胆壳2脱离外壳1。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