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电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主要是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力,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组件是安装在光伏支架上面,然后光伏支架通过其下部连接的基础单元,通过自重和周边的摩擦力抵抗风载荷、雪载荷等载荷。目前,光伏电站的应用方向主要有分布式、设施农业等,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屋顶、车棚、房屋外立面、房屋周边未利用地上面,其特点是所需材料较少、工程量小、一般不会采用机械进行施工,而目前各类光伏支架和基础多数是针对大型光伏电站所设计的,而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实际安装条件往往不同,这类支架和基础系统使用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中会造成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施工难度增加。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符合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特点,能够适应于多种场地,能够符合光伏支架基础受载荷特性且成本较低的光伏支架。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能够适用于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可以有效地减少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主要由立柱板、立柱、铰链接件、斜梁、横梁、组件安装檩条构成,其中:立柱板上端连接可调平整度的立柱,立柱板上插入易于安装的U型嵌入式分布式光伏支架基础;铰链接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侧板与底板均为三角或类似形状,且侧板与底板竖向垂直,底板上与侧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侧板三角顶点附近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斜梁底面设置有联排长条孔Ⅰ,联排长条孔Ⅰ与铰链接件对应相连接;组件安装檩条上安装有光伏组件,其底面与斜梁相连接;横梁的底面设有联排长条孔Ⅱ,联排长条孔Ⅱ对应与立柱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立柱板由10mm级以上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品表面竖直焊接槽型钢类材料构成。进一步地,上述立柱由U型钢类材料构成,在U型钢底面开有联排长条孔Ⅲ,两个侧面在两端20mm左右位置设置安装孔。进一步地,上述横梁底面的联排长条孔Ⅱ与立柱底面的联排长条孔Ⅲ对应从一端对每个长条孔进行编号,共设置10个编号,通过对所编号的长条孔安装位置的改变,用于实现平整度和倾角的调整,即平整度可调整范围为150mm~300mm,倾角可调整的范围为25°~45°之间。本实用新型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可根据用户自行需要组合,能够安装任何数量的光伏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普遍适用于屋顶、地面等平面安装光伏电站的支架系统,该支架为标准化架构,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平面安装,可在150mm~300mm内进行找平;同时针对各个地区的光伏发电最佳倾角不同,可以自行在25°~45°之间进行调节,适用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的平面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适用于绝大多数安装环境,作为标准化的支架系统,减少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工艺步骤,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且提高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的正视图;图中:1-立柱板,2-立柱,3-铰链接件,4-斜梁,5-组件安装檩条,6-横梁,7-U型嵌入式分布式光伏支架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主要由立柱板1、立柱2、铰链接件3、斜梁4、横梁6、组件安装檩条5构成,其中:立柱板1上端连接可调平整度的立柱2,立柱板上插入易于安装的U型嵌入式分布式光伏支架基础7;铰链接件3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侧板与底板均为三角或类似形状,且侧板与底板竖向垂直,底板上与侧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侧板三角顶点附近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斜梁4底面设置有联排长条孔Ⅰ,联排长条孔Ⅰ与铰链接件3对应相连接;组件安装檩条5上安装有光伏组件,其底面与斜梁4相连接;横梁6的底面设有联排长条孔Ⅱ,联排长条孔Ⅱ对应与立柱2连接;所述立柱板1由10mm级以上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品表面竖直焊接槽型钢类材料构成;所述立柱2由U型钢类材料构成,在U型钢底面开有联排长条孔Ⅲ,两个侧面在两端20mm左右位置设置安装孔;所述横梁6底面的联排长条孔Ⅱ与立柱2底面的联排长条孔Ⅲ对应从一端对每个长条孔进行编号,共设置10个编号,通过对所编号的长条孔安装位置的改变,用于实现平整度和倾角的调整,即平整度可调整范围为150mm~300mm,倾角可调整的范围为25°~45°之间。使用上述可自行找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调倾角支架,通过对所编号的长条孔安装位置的改变,来实现平整度和倾角的调整。将斜梁4底面的联排长条孔Ⅰ记为A件,孔位编号为1~10;横梁6底面的联排长条孔Ⅱ记为B件,孔位编号为1~10;立柱2底面的联排长条孔Ⅲ记为C件,孔位编号为1~5,根据倾角角度α可调整范围的设定,对应的A、B、C件的安装孔位如下表的编号位置进行安装。角度α25°30°35°40°45°A件安装孔位12468B件安装孔位107541C件安装孔位432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