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820发布日期:2019-02-10 22:5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其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化工行业,环保行业,电力系统,冶金系统,工业,核电行业,消防安全监控,交通行业等。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供电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智能小区的不断崛起,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宅小区一般会在地下车库里专门设置配电室作为安放电气柜的场所,在电气柜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布线,即将线缆引至电气柜中进行连接,为了避免在地板上开槽,施工中会选择使用布线槽,通常是将布线槽固定在地下车库的天花板上。目前采用的布线槽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U型槽体1,在槽体上配合设有槽盖2,槽盖采用吊杆4与天花板5进行固定连接,槽体和槽盖的两侧采用螺栓3进行连接。

在进行布线时需先拆卸槽体和槽盖两侧的连接螺栓,将槽体和槽盖完全分离,待线缆放入槽体中后并沿槽体纵向布置,再将槽体和槽盖两侧的连接螺栓安装好。该布线槽在安装电缆时操作繁琐,布线效率较低,且在线缆放入槽体中后,槽体和线缆的重量均需要由工人进行支撑,劳动强度大。另外,线缆在该布线槽中缺乏束缚,相互之间容易发生缠绕,且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布线槽内的美观性,同时也不便于后续进行线缆故障查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的布线槽在安装线缆时,需要将槽体和槽盖完全分离,操作繁琐,布线效率较低,且在线缆放入槽体中后,槽体和线缆的重量均需要由工人进行支撑,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该布线装置在安装线缆时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布线效率,且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截面呈工字型,在槽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槽盖,两个槽盖与槽体之间形成两个用于容纳线缆的腔体,所述槽盖的下部与槽体铰接,上部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在槽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将槽体与天花板进行固定的吊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截面呈工字型的槽体,并在槽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槽盖,使用时将吊杆与天花板进行固定,由于槽盖的下部与槽体铰接,上部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在进行线缆安装时,只需将可拆卸连接拆开,两侧的槽盖即可打开并悬挂在槽体下方,从而将线缆放入腔体内,由于槽盖与槽体不会完全分离,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布线效率,且线缆放入槽体的腔体内后,槽体和线缆的重量均由吊杆承受,无需再采用工人支撑,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槽体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横板,在两块横板之间设有纵板,该槽体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槽体的整体刚性,避免在使用中发生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该连接方式稳固可靠,可以避免槽盖被轻易拉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腔体内设有多个与槽体底部相连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线缆的卡槽,在竖杆与槽体顶部之间留有用于线缆跨过竖杆顶端的间隙。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多个与槽体底部相连的竖杆,且竖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线缆的卡槽,该卡槽可以对相邻线缆进行隔开和束缚,避免线缆之间出现缠绕,使线缆走向统一,提高布线的美观性,同时也便于后续进行线缆故障查找,由于在竖杆与槽体顶部之间留有用于线缆跨过竖杆顶端的间隙,便于将线缆安装到竖杆两侧的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竖杆上所有的卡槽宽度尺寸各不相同。通过将竖杆上所有的卡槽宽度尺寸设置为各不相同,从而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规格的线缆进行整理固定,布线时只需将线缆卡入相适配的卡槽中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有的卡槽倾斜设置在竖杆上。通过将所有的卡槽倾斜设置在竖杆上,当线缆放入卡槽中时,由于重力作用,线缆会自动滑入卡槽底部,且能避免线缆从卡槽口轻易滑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竖杆为弹性橡胶制成,在竖杆中间还设有支撑板。将竖杆采用弹性橡胶制成,有利于对放入的线缆进行卡紧,且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扩大卡槽适应范围,同时能够减轻竖杆的重量;由于在竖杆中间还设有支撑板,可以增加竖杆整体刚性,避免竖杆被线缆压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槽体为不锈钢板拼焊制成,使得槽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整体刚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槽盖为硬质塑料制成,使得槽盖的重量轻,有利于降低整个布线装置的重量。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截面呈工字型的槽体,并在槽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槽盖,使用时将吊杆与天花板进行固定,由于槽盖的下部与槽体铰接,上部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在进行线缆安装时,只需将可拆卸连接拆开,两侧的槽盖即可打开并悬挂在槽体下方,从而将线缆放入腔体内,由于槽盖与槽体不会完全分离,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布线效率,且线缆放入槽体的腔体内后,槽体和线缆的重量均由吊杆承受,无需再采用工人支撑,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2、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多个与槽体底部相连的竖杆,且竖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线缆的卡槽,该卡槽可以对相邻线缆进行隔开和束缚,避免线缆之间出现缠绕,使线缆走向统一,提高布线的美观性,同时也便于后续进行线缆故障查找,由于在竖杆与槽体顶部之间留有用于线缆跨过竖杆顶端的间隙,便于将线缆安装到竖杆两侧的卡槽内;

3、通过将竖杆上所有的卡槽宽度尺寸设置为各不相同,从而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规格的线缆进行整理固定,布线时只需将线缆卡入相适配的卡槽中即可;

4、通过将所有的卡槽倾斜设置在竖杆上,当线缆放入卡槽中时,由于重力作用,线缆会自动滑入卡槽底部,且能避免线缆从卡槽口轻易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布线槽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槽体,11-横板,111-折弯板,12-纵板,13-腔体,2-槽盖,3-螺栓,4-吊杆,5-天花板,6-转轴,7-竖杆,71-卡槽,7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于使用的新型布线装置,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的截面呈工字型,在槽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槽盖2,两个槽盖与槽体之间形成两个用于容纳线缆的腔体13,所述槽盖的下部与槽体通过转轴6相铰接,上部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在槽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将槽体与天花板5进行固定的吊杆4。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截面呈工字型的槽体,并在槽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槽盖,使用时将吊杆与天花板进行固定,由于槽盖的下部与槽体铰接,上部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在进行线缆安装时,只需将可拆卸连接拆开,两侧的槽盖即可打开并悬挂在槽体下方,从而将线缆放入腔体内,由于槽盖与槽体不会完全分离,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布线效率,且线缆放入槽体的腔体内后,槽体和线缆的重量均由吊杆承受,无需再采用工人支撑,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体1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横板11,在两块横板11之间设有纵板12,该槽体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槽体的整体刚性,避免在使用中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螺栓3进行连接,该连接方式稳固可靠,可以避免槽盖被轻易拉开。为了使槽盖受到稳固支撑,可以在槽体顶部的横板两端设置向下的折弯板111,以方便螺栓安装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13内设有多个与槽体底部相连的竖杆7,该竖杆可以槽体底部粘接或栓接,所述竖杆7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线缆的卡槽71,在竖杆与槽体顶部之间留有用于线缆跨过竖杆顶端的间隙。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多个与槽体底部相连的竖杆,且竖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线缆的卡槽,该卡槽可以对相邻线缆进行隔开和束缚,避免线缆之间出现缠绕,使线缆走向统一,提高布线的美观性,同时也便于后续进行线缆故障查找,由于在竖杆与槽体顶部之间留有用于线缆跨过竖杆顶端的间隙,便于将线缆安装到竖杆两侧的卡槽内。为了使布线更加整齐美观,每个腔体内所有的竖杆沿槽体纵向均匀间隔布置,从而使线缆沿槽体纵向走线更加笔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杆7上所有的卡槽71宽度尺寸各不相同。通过将竖杆上所有的卡槽宽度尺寸设置为各不相同,从而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规格的线缆进行整理固定,布线时只需将线缆卡入相适配的卡槽中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卡槽71倾斜设置在竖杆7上。通过将所有的卡槽倾斜设置在竖杆上,当线缆放入卡槽中时,由于重力作用,线缆会自动滑入卡槽底部,且能避免线缆从卡槽口轻易滑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杆7为弹性橡胶制成,在竖杆7中间还设有支撑板72,弹性橡胶可以采用硫化工艺与支撑板进行连接。将竖杆采用弹性橡胶制成,有利于对放入的线缆进行卡紧,且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扩大卡槽适应范围,同时能够减轻竖杆的重量;由于在竖杆中间还设有支撑板,可以增加竖杆整体刚性,避免竖杆被线缆压弯。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体1为不锈钢板拼焊制成,使得槽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整体刚性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盖2为硬质塑料制成,使得槽盖的重量轻,有利于降低整个布线装置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