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铁芯结构以及盘式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1934发布日期:2019-06-29 01:3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式铁芯结构以及盘式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盘式铁芯结构以及盘式电机。



背景技术:

盘式电机由于具有更高的铁芯利用率、更大的功率密度以及更高的转矩密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对电机体积和重量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目前,盘式电机的盘式铁芯大多数采用对硅钢片的冲压、卷绕的工艺来制造。盘式铁芯用于下线的槽型跟常规径向磁场电机类似,有开口槽、半开口槽和闭口槽。其中,闭口槽结构在铁芯中极少使用;开口槽结构具有下线容易,但是电机电磁性能差,电机的气隙谐波增加,导致较大的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增加电机的损耗,降低电机的性能和效率;半开口槽结构,电磁性能较好,但是该槽型下线难度增加,难以使用扁铜线或者由扁铜线制成的成型线圈。

因此,如何在提高电磁性能的同时降低下线难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提高电磁性能的同时降低下线难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式铁芯结构以及盘式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盘式铁芯结构,包括卷绕铁芯和导磁块,所述卷绕铁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槽,每个所述槽的槽口处卡有所述导磁块,每个所述槽与对应的所述导磁块共同形成半开口槽。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所述卷绕铁芯包括齿、槽和轭,所述齿和所述槽间隔布置,所述轭位于所述齿和所述槽的背后,每个所述齿的与槽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嵌槽,所述导磁块插装在所述嵌槽中。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所述嵌槽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齿两侧的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所述导磁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部和第二导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磁部和所述第二导磁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磁部的内侧嵌入至所述第一嵌槽中,所述第二导磁部的内侧嵌入至所述第二嵌槽中。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所述第一导磁部的内侧设置有嵌入至所述第一嵌槽中的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导磁部的外侧为形成所述半开口槽的第一半槽口;所述第二导磁部的内侧设置有嵌入至所述第二嵌槽中的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导磁部的外侧为形成所述半开口槽的第二半槽口。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每个所述槽对应有两个导磁块中一个导磁块的第一半槽口以及两个导磁块中另外一个导磁块中的第二半槽口。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所述导磁块自所述卷绕铁芯的内部插入,每个所述半槽开口的两侧的第一半槽口和第二半槽口相互平行。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所述导磁块由高导磁铁粉压制成型。

优选地,在上述盘式铁芯结构中,所述卷绕铁芯通过硅钢片、非晶合金、坡莫合金或者铁钴合金带材通过模具冲压卷绕或者线切割的方式来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盘式电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铁芯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盘式铁芯结构中,先下线到槽中,然后将导磁块安装在槽口处,且导磁块与槽形成半开口槽。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盘式铁芯结构不仅具有半开口槽的磁性能,还具有方便下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盘式铁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卷绕铁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卷绕铁芯、200为导磁块、101为齿、102为槽、103为轭、104为第一嵌槽、105为第二嵌槽、201为第一导磁部、202为第二导磁部、203为连接部、2011为第一嵌入部、2012为第一半槽口、2021为第二嵌入部、2022为第二半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盘式电机:盘式电机也叫轴向磁场电机,其电机内部的磁场的方向是沿着轴向。由于轴向磁场电机一般都呈现扁平状,因此也叫盘式电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盘式铁芯结构以及盘式电机,以在提高电磁性能的同时降低下线难度。

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盘式铁芯结构,包括卷绕铁芯100和导磁块200,卷绕铁芯100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槽102,每个槽102的槽口处卡有导磁块200,每个槽102与对应的导磁块200共同形成半开口槽。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盘式铁芯结构中,先下线到槽102中,然后将导磁块200安装在槽口处,且导磁块200与槽形成半开口槽。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盘式铁芯结构不仅具有半开口槽的磁性能,还具有方便下线的优点。

请参阅图2,卷绕铁芯100通过硅钢片、非晶合金、坡莫合金或者铁钴合金带材通过模具冲压卷绕或者线切割的方式来制成。该卷绕铁芯100包括齿101、槽102和轭103,齿101和槽102间隔布置,轭103位于齿101和槽102的背后,每个齿101的与槽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嵌槽,导磁块200插装在嵌槽中。

每个齿101上设置有一个嵌槽或者每个齿101上设置有两个嵌槽,当设置有两个嵌槽时,嵌槽包括相对设置在齿101两侧的第一嵌槽104和第二嵌槽105。第一嵌槽104和第二嵌槽105分别用于插入导磁块200。

请参阅图3,导磁块200由高导磁铁粉压制成型,例如高导磁铁粉为SMC。导磁块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部201和第二导磁部202,以及连接第一导磁部201和第二导磁部202的连接部203,第一导磁部201的内侧嵌入至第一嵌槽104中,第二导磁部202的内侧嵌入至第二嵌槽105中。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磁块200形成U型结构。每个齿101上均卡有一个导磁块200,每个槽上对应有两个导磁块200的部分结构。

为了提高导磁块200的稳定性,第一导磁部201的内侧设置有嵌入至第一嵌槽104中的第一嵌入部2011,第一导磁部201的外侧为形成半开口槽的第一半槽口2012;第二导磁部202的内侧设置有嵌入至第二嵌槽105中的第二嵌入部2021,第二导磁部202的外侧为形成半开口槽的第二半槽口202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嵌槽104为V型结构,对应的第一嵌入部2011为与第一嵌槽104相贴合的V型结构;同理,第二嵌槽105为V型结构,对应的第二嵌入部2021为与第二嵌槽105相贴合的V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槽102对应有两个导磁块200中一个导磁块200的第一半槽口2012以及两个导磁块200中另外一个导磁块200中的第二半槽口2022。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盘式铁芯结构的电磁性能,导磁块200自卷绕铁芯的内部插入,每个半槽开口的两侧的第一半槽口2012和第二半槽口2022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盘式电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铁芯结构。由于上述盘式铁芯结构具有以上优点,包括上述盘式铁芯结构的盘式电机也具有相应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